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政府強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政府強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7 13:11:26

『壹』 遇到政府強征強拆該怎麼辦

土地徵用應當適當補償。

『貳』 非法拆遷違反哪些法律

拆遷是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博弈,如果要拆遷居民房屋的,必須要慎重,必須需要依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如果有違法行為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非法拆遷房屋違反了違反《憲法》《民法通則》等法律

首先我們應看強制拆遷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實現老百性利益、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還是為了實現地方官員利益、集團利益或個人利益?從強拆所表現出的不平衡利益訴求、老百姓的哀號痛苦和心靈創傷之深重、強力部門的難以顧及法律來看,它與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所要求的把實現人民利益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對困難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一定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解決相差甚遠,與十六大所要求的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背道而弛。

把強拆長期作為解決開發商與居民之間民事糾紛的最後手段,使行政權力深深介入到房地產開發中,是用專政方式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給社會穩定和政府工作造成了不小壓力,極易給法律秩序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帶來沖擊和侵害。

其次,強制拆遷有無法律依據?

《憲法》第13條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第3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民法通則》第75條規定:「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佔、哄搶、破壞……」《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其他國家單行基本法律也都有對房屋私權的保護性規定。

遍查中國既有基本法律,均無為了城市改造及房地產開發之需就可以強制拆毀公民合法擁有房屋的規定。如果不是涉及國防、外交等重大的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任何組織及個人都無權以任何理由及程序強拆公民合法擁有的房屋。但在下位立法中嚴重破壞憲法及據此構建的基本法律的行政法規、地方規章令人觸目驚心地存在著。

按照《立法法》第8條規定,涉及對民事基本權利及財產權利的調整隻能由基本法律調整。而根據《憲法》第62條規定,基本法律的制定主體只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下位立法中有關強制拆遷的規定不僅是調整了公民的財產權利,業已涉及到對公民最基本民事權利即財產權利的生殺與奪問題。這是立法權的嚴重越位,甚至是濫用。

第三,拆遷當事人雙方均屬獨立的民事主體,各自的法律地位平等。拆遷與否及拆遷協議的訂立純屬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訂立過程。《合同法》第4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那些關於拆遷糾紛須經行政裁決及強制執行的規定除了嚴重違反《憲法》和《立法法》外,更直接形成了與《合同法》和《民法通則》這些基本法律的沖突,本應是無效的行政法規。

更令人驚悚的是,司法救濟程序形同虛設。按照有關基本程序法律的規定,強制執行單位對申請強制執行的文書及程序合法與否有審查的義務。但這種例證在實踐中極其罕見,強制拆遷中執法權力的濫用幾乎是司空見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6條對強迫交易屬犯罪之舉的法律界定是非常清楚的,構成此罪的客觀行為表現為買賣與否、買賣時間、價款、來源法律咨詢:網頁鏈接買受及賣予對象這些交易的確立因素都是被強迫接受的。強制拆遷關系中,以行政強制力迫使房屋所有權人將自己的財產以其不能接受的時間、價款賣給開發商,是赤裸裸的強迫交易;更有甚者,強行闖入私宅,將所有權人的財產棄於街市或安置於其不同意或不知情的它處,致使有的被強拆人如喪家之犬在城市中流浪、蝸居。

『叄』 法院判定政府強拆違法責任人應受何種處

法院判定政府強拆行為違法,相關的責任人應受到黨紀政紀的處分。
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法律鏈接:《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二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在行政許可工作中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和程序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違法設定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行政委託的;
(五)對需要政府、政府部門決定的招標投標、徵收徵用、城市房屋拆遷、拍賣等事項違反規定辦理的。

『肆』 非法強拆房屋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非法強拆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對房屋所有權人負有賠償責任,因為行政部門採取的違法行政措施而給普通公民帶來人身或者是財產帶來損害的,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伍』 政府徵收房屋被強拆需要賠償嗎

房子被政府違法強拆需要按照被侵害財產的標的物價值以及附著在該標的物上的其他價值損失進行民事賠償或行政賠償,損害情節嚴重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陸』 強拆拆遷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非法強拆的法律責任有:對房屋所有權人負有賠償責任,因為行政部門採取的違法行政措施而給普通公民帶來人身或者是財產帶來損害的,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柒』 強制拆遷應負的法律責任怎麼界定(回答滿意追加20分)

按實際情況,對於強制拆遷應負的法律責任,相關規定作出詳細規定:

相關法律專規定《國有土地上房屬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三十一條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二條採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捌』 法院判政府強拆違法行政復議後怎賠錢

法院判政府強拆違法,行政復議政府應對被強拆的房屋承擔賠償責任的,政府應按當前市場價格給予賠償。
也可以要求政府按被強拆前的標准給予重建。
法律鏈接:《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五條損害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

『玖』 非法強拆房屋犯了哪幾條法律

非法強拆房屋首先違反了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然後還有如下法律:

1、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2、物權法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3、我國憲法第3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9)政府強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房子被強拆之後一般有以下三種賠償費用: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別墅被拆遷房屋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拆遷別墅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別墅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的,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拾』 請問拆遷需要哪些合法的手續強制拆遷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在拆遷的時候也是需要和業主商量的,需要測量房屋的具體面積,而且還需要出示房產證以及戶主的身份證戶口本,最後再根據一些補償金額達成意願之後,才可以拆遷,強制拆遷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這是一種違規行為。

熱點內容
我國行政法規誰制定 發布:2025-09-19 11:45:48 瀏覽:861
道德與法治一諾 發布:2025-09-19 11:31:12 瀏覽:405
渦陽律師 發布:2025-09-19 11:28:58 瀏覽:577
七言法治對聯大全 發布:2025-09-19 11:24:49 瀏覽:449
司法局街道 發布:2025-09-19 11:14:48 瀏覽:107
勞動法對患有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9-19 10:59:29 瀏覽:776
合夥開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10:39:27 瀏覽:31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畢業論文選題2019 發布:2025-09-19 10:34:30 瀏覽:478
自然與道德 發布:2025-09-19 10:33:25 瀏覽:985
灌鉛刑法 發布:2025-09-19 10:33:24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