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復查意見書的法律效力
① 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該怎麼辦
如果對於信訪復查不服的,可以申請信訪復核,信訪復核是最終結果,類似法院到二審終審。
② 信訪意見答復書,現在有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信訪條例,該答復書是指導性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的只能是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
③ 三級終結後,復核意見處理書的結果有法律效力嗎,我對處理意見不服
《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對處理意見不服,可以通過司法程序主張合法權益。希望有幫助。
④ 信訪事項復查復核不予復查意見書我該怎麼辦
繼續上訪,可去紀檢委投訴
⑤ 信訪人對信訪事項處理,復查,復核意見不服的,怎麼辦
信訪人對信訪事項處理,復查,復核意見不服的,可以以新的證據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如果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政府信訪機構不再受理。
依據《信訪條例》規定如下:
1、第三十一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信訪事項,應當聽取信訪人陳述事實和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信訪人、有關組織和人員說明情況;需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可以向其他組織和人員調查。
對重大、復雜、疑難的信訪事項,可以舉行聽證。聽證應當公開舉行,通過質詢、辯論、評議、合議等方式,查明事實,分清責任。聽證范圍、主持人、參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第三十五條 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復核機關可以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舉行聽證,經過聽證的復核意見可以依法向社會公示。聽證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5)信訪復查意見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信訪條例》第十四條 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四)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派出的人員;
(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 。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第十五條 信訪人對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有關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並遵守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的規定。
第十六條 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提出;信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信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第十七條 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一般應當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等書面形式;信訪人提出投訴請求的,還應當載明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和請求、事實、理由。
⑥ 信訪事項的答復意見書和復查意見書的根本區別在哪
根本區別在於信訪事項所處階段的不同。
⑦ 信訪事項復核決定書有法律效力么
只是信訪條例所制定的一種信訪處理程序,不屬於行政行為,沒有法律效力,不可訴.
⑧ 通過信訪局的答復意見書能夠做為證據向法院起訴嗎
不能作為證據。答復意見是對信訪事項,回復處理意見或結論。而證版據是直接證實案件事實權的書證材料、證言、調查詢問筆錄、勘驗鑒定意見、電子數據等。比如,你向信訪局控告強拆違法、違規,現場的照片、錄像、公安機關的勘驗現場記錄、調查詢問筆錄是證據,而信訪局答復是否存在違規強拆的意見書不算證據,法院不能採用為證據,但可以將信訪局的調查材料作為證據。
⑨ 信訪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拒收復查意見書
如果有其他行政程序能解決的建議不要走信訪途徑,按照有關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復議訴訟。
如果信訪部門沒有按照法定程序和時限辦理的,你可以向該信訪部門所屬的機構反映,要求他們責令該信訪部門改正。
⑩ 信訪意見書有法律效力嗎
信訪,是指公民、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自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所以它不具備法律效力,僅僅就是一種官民之間的溝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