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
1. 重度抑鬱症患者在發病時殺人是否付法律責任
精神病人在不能來辨認或者自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 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嗎
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抑鬱症患者故意殺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具體情節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抑鬱症患者犯罪,會不會判刑,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抑鬱症患者屬於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因此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抑鬱症患者駕車沖撞行人獲無期徒刑 感謝法院從輕處理
北京市一中院就被告人白連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白連波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白連波當庭表示不上訴。
白連波原先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因患上抑鬱症辭掉工作,2014年9月12日10時許,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馬坊村西側馬講路上,白連波駕駛紅色馬自達牌轎車無故對路上行人進行沖撞。
造成韓某某(女,歿年45歲)失血性休克合並腦損傷死亡,辛某某(女,歿年30歲)被鈍性外力作用導致顱腦損傷死亡,何某某輕傷。作案後,被告人白連波作案後向公安機關投案。
今年6月12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過程中,白連波說他此前撞人是為了求死,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想自殺,其實從家出來也就不到10分鍾工夫。我到一個小超市買了壁紙刀,找了個偏僻的地方,拿刀在自己的左手腕上割了3刀,但是沒死,就想開車撞人。
撞死了人,政府就會槍斃我,我也想過別的死法,但是怕不牢靠,我想撞的人多一些,肯定會判我死刑。我現在很後悔,白連波在法庭上說。據悉,白連波被捕後,一直在治療抑鬱症,病情已明顯好轉。
受審時,他曾向法官求情:請求法院對我從輕處罰。白連波的辯護人提出,白連波作為一名抑鬱症患者,在案發時行為控制能力明顯受限,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因此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據了解,在案件宣判前經法院調解,白連波的家人向兩位死者各賠償20萬,傷者賠償6萬,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屬撤回了附帶民事訴訟。
北京一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白連波駕駛機動車故意沖撞行人,致二人死亡、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應予懲處。
鑒於案發時被告人白連波受所患精神疾病影響,控制能力減弱,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且在犯罪後主動投案自首,同時考慮在本院審理期間白連波與其法定代理人賠償了被害人及其親屬的經濟損失,達成了民事調解並獲得諒解的情節,依法對被告人白連波予以從輕處罰。
北京一中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被告白連波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案件宣判後,白連波表示不會上訴,並感謝法律對他的從輕處理,並會珍惜這一機會。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參考資料:人民網-抑鬱症患者駕車沖撞行人獲無期徒刑
感謝法院從輕處理
4. 抑鬱症殺人犯法嗎
精神病人抄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這個抑鬱症的患者殺人的話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能力的,如果是屬於嚴重的精神病的話,可以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對於抑鬱症這種情況的相關判定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華律網相關律師。
5. 得抑鬱症了殺人會被判刑嗎
抑鬱症患者殺人是犯法的。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6. 抑鬱症殺人定罪一般判多久
抑鬱症殺人定罪:定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抑鬱症患者只有案發時完全無行為能力才能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6)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抑鬱症教師殺人兒女被判無期
016年8月23日14時許,李曉娟駕車帶著女兒來到其表弟在合作市經營的廣告裝潢門店,趁表弟王某及其妻子唐某外出期間,將其一雙兒女從店內帶走,用車拉至鹿兒台水電站水壩附近,李曉娟先後將表侄子陽陽、表侄女馨馨抱到水庫崖邊推下,隨後自己跳入水庫。
李曉娟落水後本能地抓住水庫岸邊的樹枝爬上岸。經警方查找,8月24日在水庫中尋找到馨馨和陽陽的屍體。經勘驗,馨馨系生前溺水窒息而亡;陽陽系頭部受到鈍性外力作用,造成顱腦損傷致昏迷或瀕死期溺亡。
2017年11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院審理該案,認為被告人李曉娟非法故意剝奪他人的生命,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鑒於被告人作案時處於發病期,具有自首情節及被告人親屬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親屬諒解,具有法定、酌定從輕情節,結合本案查明的事實,依照刑法相關規定,判決被告人李曉娟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7. 抑鬱症患者在殺了人後要負法律責任嗎
我國刑法專門對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進行了規定,即,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內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容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對於抑鬱症患者故意殺人並無專門規定,因此,抑鬱症患者故意殺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具體情節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 嚴重抑鬱症病人殺人怎麼判
以抑鬱的人的普遍心理,我覺得:他們只會殺自己,不會殺別人的。如果真的殺了別人,他殺人的時候是知道自己在殺人的,我覺得會被判故意殺人罪。他們不是精神分裂,只是情緒低落。
9. 抑鬱症傷人有法律責任嗎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抑鬱症傷人有法律責任嗎?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有的人是有一些抑鬱症的,這個抑鬱症對於自身的負面影響非常的大,也有可能會因為這個情況去殺人,那麼抑鬱症患者去殺人的話,會不會承擔刑事責任呢?
抑鬱症是不免除刑事責任的,按照輕傷害造成的結果承擔法律責任,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鑒定為抑鬱症的,可以作為從輕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抑鬱症傷人的情形,其抑鬱症患者的認知是清醒的,其行為人是需要承擔責任的。抑鬱症殺人負法律責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對於抑鬱症患者故意殺人並無專門規定,因此,抑鬱症患者故意殺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具體情節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個抑鬱症的患者殺人的話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能力的,如果是屬於嚴重的精神病的話,可以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對於抑鬱症這種情況的相關判定是非常困難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0. 抑鬱症患者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在觸犯「復憲法」的制情況下,單純的抑鬱症是完全民事行為人,但大部分的抑鬱患者會同時伴有精神分裂,強迫症等精神病,在這種情況下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當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18周歲以上。18周歲是我國公民成年的界限。對於16周歲以上而不滿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法律將之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2條還對「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認定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精神狀況健康正常。公民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和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理智地實施民事行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從事行為的人,即使18周歲以上,也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