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院改交通事故責任的法律規定

法院改交通事故責任的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10 06:19:06

法院是否有權更改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沒有。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以及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定性、定量評斷時所形成的文書材料。交警出具責任認定書是一種行政行為,法院作為司法部門無權直接變更認定書的內容,當事人如果對交警作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可以自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送達之日起3日內,向其上一級公安交管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公安交管部門受理復核申請的,如果認為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或者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的,作出復核結論,責令原辦案單位對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重新調查、認定;如果認為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責任認定公正、調查程序合法的,就會維持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內容。

❷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多方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具體規定為: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一般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劃分其責任,即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❸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法院可更改嗎

鄭州江律師:法院原則上不更改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結果,但事故認定書也屬於證據,法院可以在查明案件基本情況的前提下,不按照事故認定書的認定結果來判決案件。

❹ 法院如何對交通事故從新分配責任

說實話,事故認定書責任的劃分,法院幾乎是不會去改變的,除非你有特別確鑿的證據法院才有可能推翻事故認定書,重新劃分責任,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目前來講,法院對待事故認定書的態度奉行的是拿來主義,即事認定書如何認定責任,我在判決中就採信事故認定書的責任劃分。也就是說,你交警說是圓的,我法院也說是圓的,交警說是方的,我法院也說是方的。除非當事人能拿出足夠充分的證據能推翻事故認定書的責任劃分,否則將很難再改變事故認定書的內容。
應該說法院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對交通事故的認定,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技能,它涉及到動力學、生理學、法醫學和繁雜的交通法規等多方面的知識,法官做為一名專職法律工作者,是不可能掌握如此多的專業知識。而且,我國又沒有關於事故責任劃分的全國統一標准,如果要求法官對事故的責任劃分做出清晰而又明確的認定,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即使是一線的辦案交警,對於事故責任的認定,他們也多是憑經驗、憑個人主觀感受,進行責任認定。所以說,法院最終也只能是採取「拿來主義」了。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法院依據交警出具的事故認定書中劃分的責任,來認定事故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賠償責任,這就有點類似於交警的行政執法權代替法院行使司法審判權。這是一個非常荒謬也非常無奈的結果。

❺ 人民法院可以重新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嗎

當我們發生交通事故,拿到交管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後,會版有一些當事權人對責任劃分不服,希望交通隊可以重新認定,這里所謂的「重新認定「,其實就是責任復核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提出復核呢?首先應該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取回,仔細研究交警是因為怎麼樣的實施和法律依據判我們承擔這樣的責任。把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弄清楚之後,在收到交通事故責任書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向上一級交管部門提出書面的復核材料。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時間,三個工作日內一定要提出,否則這個復核就無法受理了。另外復核申請上應該詳細敘述本次復核請求及理由和證據,所以復核申請的內容非常重要,最好由專業人士來寫,因為同一起事故只能復核一次。所以,如果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一定要按時、按地、按要求提出復核。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七十一條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證明送達之日起三日內提出書面復核申請。當事人逾期提交復核申請的,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復核申請應當載明復核請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證據。同一事故的復核以一次為限。

❻ 法院可否推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可以。

交通事故認定書第二十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並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因此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證據形式——書證,屬於公文書證的一種。

(6)法院改交通事故責任的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交警部門一般在作出事故責任認定前,都要組織雙方進行聽證。聽證活動中一是要圍繞事故有關事實進行確認,二是聽取雙方對事故責任的意見。所以當事人要十分重視聽證活動,要盡量事前做好充分准備,提前到交警部門查閱事故材料,查清有關法律法規的具體條款,有理有據地說明本方的意見。

交警部門劃分事故責任,一般應根據形成事故的原因力、原因力是否是行為人過錯形成的、各方過錯在原因力中的作用來確定事故責任。但實踐中,許多交警並不是首先考慮形成事故的原因力,而是單單以各方的違章嚴重程度、違章的多寡來認定,往往形成事故責任的劃分偏差。

❼ 法院是否會改判交通事故責任書

僅從你的問題來回答:《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事故責任劃分的證據,如果當事人認為不合理,可以向上一級交警部門申請復議,也可在法庭上提出來,如責任劃分確實不合理,法院有權不採納。
但法律是威嚴的,交警不會在定責時徇私枉法,如果存在違規行為,紀委或檢察院會參與問責,交警會為此擔負法律責任

❽ 區級法官有權利更改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嗎~~~~求問!可加分!

道路交通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二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收到當事人書面復核申請後五日內,應當作出是否受理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核申請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一)任何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法院受理的 」

交警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是認定雙方事故責任的直接證據,
因其系司法機關專業人員製作、並有現場第一手資料,
所以往往會作為法院裁判的的重要依據。但是並不是「唯一」依據,在現實案例的中,
法官也可以根據案件事實的記錄,推翻交警部門對雙方過錯程度的認定。
如果你認為認定書中有許多與事實不符合的地方,你必須舉證說明,包括提供當時的現場錄像。
在庭審舉證階段質疑這份證據的客觀性。我不知道你所舉證的超速行為對事故發生的具有何種程度的因果關系,而且僅憑錄像也無法檢測當時的速度。
根據證據規則,這屬於法院應當查清的事實,建議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要求法院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重新鑒定(費用自理)。法院不調查只能說明他不負責,可以申訴。

❾ 法院有權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中認定的責任嗎

基本沒有,法院就是以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作為判決的依據。如不服交通事故認定,可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復核。

❿ 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要求法院重新判更改嗎

當我們發生交通事故,拿到交管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後,會有一些當事人對責任劃分不服,希望交通隊可以重新認定,這里所謂的「重新認定「,其實就是責任復核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提出復核呢?首先應該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取回,仔細研究交警是因為怎麼樣的實施和法律依據判我們承擔這樣的責任。把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弄清楚之後,在收到交通事故責任書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向上一級交管部門提出書面的復核材料。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時間,三個工作日內一定要提出,否則這個復核就無法受理了。另外復核申請上應該詳細敘述本次復核請求及理由和證據,所以復核申請的內容非常重要,最好由專業人士來寫,因為同一起事故只能復核一次。所以,如果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一定要按時、按地、按要求提出復核。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七十一條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證明送達之日起三日內提出書面復核申請。當事人逾期提交復核申請的,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復核申請應當載明復核請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證據。同一事故的復核以一次為限。

熱點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的危害 發布:2025-09-19 01:17:08 瀏覽:169
工傷問題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9 01:06:55 瀏覽:12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發布:2025-09-19 01:03:41 瀏覽:329
形式法學派 發布:2025-09-19 00:54:13 瀏覽:446
鄢陵的律師 發布:2025-09-19 00:41:20 瀏覽:112
學法律知識做文明少年 發布:2025-09-19 00:40:37 瀏覽:207
對方打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543
古代妓女刑法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361
企業法律顧問失業 發布:2025-09-19 00:25:17 瀏覽:386
深圳社區法律顧問招聘 發布:2025-09-19 00:05:23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