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發布時間: 2025-09-19 01:03:41

Ⅰ 面對《勞動法》,私企老闆總愛說「咱們是民營企業」,是什麼用意

面對《勞動法》,私企老闆總愛說「咱們是民營企業」,是為違反勞動法找借口博同情的用意。

3.私企和民營企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民營企業以經營機制為基礎,民營企業以產權為基礎,後者受相關法律保護。前者過去只存在攔橋於學術理論中。雖然實踐中經常有人這么說,工商部門沒有民營企業的統計口徑,但是科技部門有民營科技企業的統計。以上就是對面對《勞動法》,私企老闆總愛說「咱們是民營企業」,是什麼用意這個問題的解答。

Ⅱ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有用,《勞動法》適用於我國范圍內的所有用人單位,私營企業也要遵守《勞動法》。公務員及事業編制人員除外,但與國家機關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適用《勞動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Ⅲ 淺析勞動法的產生發展及其意義

《勞動法》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公平與和諧

市場化勞動關系「強資本、弱勞動」的特性決定,絕對市場化絕對會導致勞資關系沖突化。資本主義國家為維護其根本利益,也不得不通過勞動立法對極度失衡的勞動關系進行一定的調整和矯正,勞動立法向勞動者傾斜是其自然的選擇。
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我國勞動立法嚴重缺失,既沒有最低工資規定,也沒有最高工時限制;既沒有勞動合同規范,
也沒有社會保險制度。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可以為所欲為,一方面勞動者權益受到嚴重損害,另一方面勞動關系走向極端化,
跳樓、罷工、傷害投資者和管理者的事件時有發生,企業、職工、國家、社會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企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勞動者的正當利益為代價,資本與勞動兩大要素彼此關聯、相互作用、不可偏廢,否則企業發展無從談起,甚至生存都是問題。
《勞動法》開宗明義將「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基本宗旨,通過確立基本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程序,以及勞動監察、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險等制度,全面規范企業用工行為,
積極倡導正確的用工理念,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而推動勞動關系的公平公正,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維護市場經濟的基本秩序。
正是《勞動法》的向勞動者「傾斜」,以及其確定的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既符合國際勞工標準的要求,又符合中國發展的國情,
才維持了「強資本、弱勞動」前提下傾斜性的勞動關系相對平衡穩定,才使得市場經濟條件下充滿利益沖突的勞資雙方相對和平和諧,才保證了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績效的相對持續向好。
《勞動法》為勞動者依法主張和維護權益,企業依法規范和管理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Ⅳ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真的是場災難嗎

低福利、低保障雖然有利於降低理論上的勞動力成本,但在實踐中未必有利於經濟質量整體提升。勞動收入越低、勞動者越沒有保障和尊嚴,勞動者的主體性就越弱,創造性、責任感就越低。

即便中國民營企業的確因為社會保障的提高而增加了成本,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把民企的生存困境歸咎到保障勞動者基本福利的《勞動法》上。中國民企的生存困境是由稅負、信貸、執法環境、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把民企解困的思路,寄託在打壓勞動者本不高的福利之上,不僅不道義,而且不科學。至少就目前來看,減稅負、寬信貸,恐怕比剋扣工人的社會保障更為實際。更重要的是,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遇到困難首先想到從勞動者身上下手,也不符合發展的目的和宗旨。長期以來,中國的勞動者掙得少、幹得苦,從來都不是福利的寄生蟲,他們配得上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尊重。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