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款人違反法律責任

借款人違反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10 15:15:03

Ⅰ 借款人違反了借條上寫明的借款用途,可以要求他提前還款嗎有什麼法律

借款人違反了借條上寫明的借款用途,可以要求他提前還款。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規定:

第十一條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違法借貸行為,還可予以訓誡、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相關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二百零一條 貸款違約責任

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條 貸款人的檢查、監督權

貸款人按照約定可以檢查、監督借款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向貸款人定期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等資料。

第二百零三條 借款使用的限制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1)借款人違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補充說明:

1、無期限借條出借人可以隨時主張借款人返還,但需要留出合理准備時間;如果寫明還款時間,一般不能提前要求還款,另外就是訴訟時效開始時間不同。

2、欠條有一定的前提,如因為什麼欠錢,貨款、賭債等,合法的基礎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3、沒有寫明利息的,法院可以按照普通的銀行貸款利息來計算,但法院不支持利息也不違法,因為畢竟沒有寫明利息,而民間借款又存在有息和無息兩種。

四倍是民間貸款的合法最高利息,是不能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高出部分法律不認可。

Ⅱ 如果欠債人被借款人逼帳逼死了借帳人要負責法律責任嗎

Ⅲ 貸款人和實質用款人誰的法律責任大,比如:誰應該還款。 急用!請懂法律的幫我解答,謝謝!!!

還款的話首要責任就是貸款人,因為貸款人是直接和銀行簽訂合同,具有還款內義務的容人,至於借款後,資金如何使用是借款人自己主導,具有決定權的,銀行無權利管轄。但是如果發生逾期,銀行依照貸款合同,向借款人、擔保人依法追索債務,有物品抵押或質押的可以依據合同規定進行拍賣等方式的代償。
至於實質用款人的問題,是與貸款人之間的問題,與銀行債務執行無任何關系。

Ⅳ 借款人不還款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法律知識大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六條保證的方式有:(一)一般保證;(二)連帶責任保證。第十七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你在提問中所說的「擔保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字擔保」,這個不知情,是不知道擔保的利害關系 ,還是受欺騙擔保?如果是不知道擔保的利害關系,那麼屬於不懂法,不懂法也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受欺騙而擔保,那麼可以找出受欺騙的證據到法院撤銷擔保。

Ⅳ 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無力償還債務,只是民事糾紛,不會坐牢。如果對方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後,債務人不履行法院判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債務人有履行判決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嚴重的會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如果確實履行困難,法院也會寬限履行時間的。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1、債務人確實無力償還債務的,可以於債權人協商延期或者分期償還。

2、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判決後,債務人有能力執行法院判決而拒不執行的,會被拘留、罰款。情況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當然,債務人確實沒有能力償還的,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但目前社會上債務得不到償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力償還,另一種是有能力而拒不償還。而《民法通則》對此也僅作了上述原則性規定。

實踐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暫時無力償還。如屬於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由債務人分期償還。另一種是永久無力償還。

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只能就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來清償了,這就要經過法院審理、作出判決,再付諸執行,也就是說債務人有多少個人財產可供執行,債權人就拿多少。

私人之間的借款要慎重。借錢給人,必須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就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互通有無、如果數額較大的話,除立借據外,也要盡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擔保或以一定財產作抵押,這樣就可減少風險。

(5)借款人違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債務人長期不還債的處理辦法:

1、注意催討

有句俗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仍然存在著不講信用的人,他們有的到期不還,有的借整還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項已經超過雙方約定期限,但借款仍未歸還的,出借人就要考慮催討,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內返還借款。

2、及時起訴

借貸雙方權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二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

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還款計劃,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於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3、債務還不起要被判刑嗎

欠錢不還屬民事行為,一般不會因此而構成刑事犯罪,也就不會坐牢。除非你確有能力歸還而拒不執行法院的民事判決、裁定的,或在法院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你故意暴力抗拒等。此外,法院可能因為你拒不執行法院的判決、裁定而對你人身採取司法拘留,最長可達15天。

Ⅵ 共同借款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共同借款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連帶債務人之間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實際承擔債務超過自主份額的連帶債務人,有權就超出部分在其他連帶債務人未履行的份額范圍內向其追償,並相應地享有債權人的權利,但是不得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Ⅶ 借款人不還款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借款人不還款要承擔違約責任。借款人不還款要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或者支付罰息。支付違約金,是當事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借款合同約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規定的義務時,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量的貨幣。這是對違約人的違約行為的經濟制裁,帶有懲罰性。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Ⅷ 借款人違反本合同約定承擔什麼違約責任

借款方違反約定承擔以下責任:
1、不按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2、使用借款從事違法活動的,貸款方有權追回貸款的本息;
3、不按合同規定的時間還本付息,貸款方有許可權期收回貸款,並按規定加收罰息等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六百七十三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Ⅸ 借款人因不還被借款人的錢而逼死被借款人應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債權人討債是合法的。
債務人為了不還錢自剎,他人無需負責。

Ⅹ 共借人的法律效力,在借款合同中的共借人怎樣承擔法律責任。

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規定: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

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10)借款人違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的相關要求規定:

1、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2、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並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國家批準的合同,需經原批准機關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3、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熱點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的危害 發布:2025-09-19 01:17:08 瀏覽:169
工傷問題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9 01:06:55 瀏覽:12
勞動法對民營企業有用嗎 發布:2025-09-19 01:03:41 瀏覽:329
形式法學派 發布:2025-09-19 00:54:13 瀏覽:446
鄢陵的律師 發布:2025-09-19 00:41:20 瀏覽:112
學法律知識做文明少年 發布:2025-09-19 00:40:37 瀏覽:207
對方打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543
古代妓女刑法 發布:2025-09-19 00:35:01 瀏覽:361
企業法律顧問失業 發布:2025-09-19 00:25:17 瀏覽:386
深圳社區法律顧問招聘 發布:2025-09-19 00:05:23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