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聘用意向書有法律效力么

聘用意向書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時間: 2021-12-12 14:17:42

Ⅰ 意向書法律效力

意向書是正式簽訂合同之前,對涉及的事宜初步達成合議,但法律上對於意向書沒有太專明確的規屬定,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意向書中,對所涉及的標的、價款、給付期限等條款約定的特別明確,那麼雖標題為意向書,但其實際性質應認定合同,合同一經簽訂,除法律、行政法規有特別規定都應當履行義務。
結合你所說的,如果想解除該意向書,要看意向書里有沒有約定違約條款或對方簽訂完意向書做沒做與接受那片山有關的工作,如果做工作了,即使沒約定違約責任,也要適當予以賠償的。

Ⅱ 錄用意向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三方都簽字了,協議成立,不去即違約,支付違約金。 否則,協議不成立,沒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2)聘用意向書有法律效力么擴展閱讀

其一,在錄用通知書中逐一列明不予錄用的除外情形,以保留一定的錄用主動權。

其二,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如果尚有撤回或撤銷的機會,應當予以把握。在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回錄用通知書,需要注意的是,撤回錄用通知書一定要先於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或同時到達;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銷錄用通知書,但是撤銷通知書必須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到達,且不具備下列不可撤銷的情形:

(1)用人單位確定了擬錄用人員作出答復的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該錄用通知書不可撤銷;

(2)擬錄用人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認為該錄用通知書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准備工作,如向原單位辭職。

其三,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除非依法撤回或撤銷,用人單位不得單方面變更其中的內容,如工作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

其四,錄用通知書不等同於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一旦錄用員工,仍應依法及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避免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勞動合同中約定不明的,將按照錄用通知書中的相關內容執行。

Ⅲ 請問意向書有沒有法律效應

這位朋友你好!
這件事情中你可以放鬆壓力,理由如下:
因為意向書僅僅只是代表意向而已,說明你有這種打算,只是一種心裡活動,就是你們雙方對某件事情有了初步的確定。
再者,你們意向書上沒有約定違約責任,你不來,只是出於道理說不過去,但你當然有權選擇好的公司;同樣的,若你打算來了,但公司出於某種臨時決定原因不聘請你了,難道他就要接受良心的遣責,並非見得,呵!
其次,如樓上朋友所說,用人單位是無權扣押你任何證件的,若有,你投訴,他會被追究責任的。
是去是留,權衡利弊,三思而後行,祝君好運!

Ⅳ 應屆生聘用意向書的法律效應問題

根據此意向書的簽訂的內容來看!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權利義務關系明確!雙方意思明確!涉及雙方主要權利義務,並雙方予以確認,已經符合合同的形式要件,故應作為有效合同予以確認,至於標題「意向書」似乎就不那麼緊要。

Ⅳ 意向書、協議書、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一樣的嗎

意向書、協議書、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不一樣的。

1、協議書與合同書沒有實質區別。理論上講,協議的外延比合同大。因為合同法中規定的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不包括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平等主體之間的協議,自然不適用合同法規定。

比如勞動法方面的協議。實踐中,民事活動中「協議」與「合同」概念並沒有做實質的區別。就是說,我們可能稱協議,也可能稱合同。但都適用合同法規定,效力沒有什麼區別。

2、意向書是國家、單位、企業以及經濟實體與個人之間,對某項事務在正式簽訂條約、達成協議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態度或提出初步設想的一種具有協商性的應用文書。

作用 意向書的主要作用是傳達「意向」,提請對方注意或供參考,可以約束雙方的行動,保證雙方的利益;意向書能反映業務工作上的關系,能保證業務朝著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意向書可為正式簽訂協議或合同打下基礎。

意向書是協商過程中各方基本觀點的記錄,一旦達成正式協議,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書不具有協議、合同那樣具有法律效力。

(5)聘用意向書有法律效力么擴展閱讀

意向書的和合同書不是一回事

首先要肯定的是意向書是簽訂合同或者協議之前的基礎和前奏,在概念中被譽為先導,可見意向書所表達的是對正式簽訂合同和協議之前的初步設想,與合同書並非一回事。

這是在經濟合作中商務談判上的一種常見的工具。之所以不能說意向書和合同書是一回事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根據意向書的概念和內容,區別於合同書中權利和義務的約定,只是作為有所保留的一種有待協商和程序確定性質的書面文件。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也就是說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如買賣雙方約定了買賣價格、買賣標的物、交付時間、交付方式、違約條款等,而且當事人沒有明確排除其約束力,且一方已經開始履行了該意向書所載明的部分義務,對方也接受了,雖然此時沒有訂立合同,通常應認為該意向書具備了法律約束力,也可以視為一份「合同」了。

Ⅵ 就業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1、意向書作為約定訂立合同的合同,在預約中已經約定了合同的主要或全部內容,並附約在未來特定時間訂立正式合同。既然意向書具備了合同的要件,包含當事人的合同義務,自然具有法律約束力。

2、《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其法律性質是一種民事合同。具體理由如下:

《協議》是畢業生、用人單位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畢業生可以自由地選擇用人單位,到工作條件好,待遇好,適合自身發展的用人單位去工作。

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需要選擇優秀的畢業生到本單位工作,從而為單位謀求更大的利益和發展。其他的任何人或單位、組織非依法定理由不得對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加以干涉。

(6)聘用意向書有法律效力么擴展閱讀:

意向書特點:

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其三是簡略性。

事實上,法律並沒有對意向書的效力作出規定,通常的意向書內容中都含有導致其喪失約束力的條款。如在意向書中列有「本意向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的權利義務具體由正式的合同確定」等條款,意向書中這些條款通常都表明雙方不希望受到有關內容的約束。因此,通常來說,意向書不具有和合同一樣的法律效力。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

Ⅶ 急求:請問這樣的聘用意向書具備法律效應嗎

有法律效力。但是效力很弱。最後以實際簽訂的合同為准。

Ⅷ 大學應屆畢業生簽約時,聘用意向書和就業附加條款之類的文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1、問得不太明確,我想是不是該這樣回答,雙方簽訂的有效成立的合同,自成立起對雙方有內法律約束力。成為單容位的員工後,單位的規章對員工有約束。
2、聘用意向書不是合同,對雙方無法律約束力,它僅能表明雙方均有簽訂合同的意向。
3、先簽的就業協議附加條款,在法律上屬合同的補充條款,從屬於主合同(就業協議),按法律規定,在主合同未生效的情況下,補充條款還未生效。不去不承擔法律後果。

Ⅸ 聘用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聘用協議與勞動合同性質一樣,只要協議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沒有違法條款,而且雙方一致認可協議內容,並且雙方簽字確認的,這樣的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

熱點內容
江蘇省法官培訓學院蘇北分院 發布:2025-09-18 18:08:37 瀏覽:337
2017一建法規精講班 發布:2025-09-18 17:54:19 瀏覽:446
中國法治的起源 發布:2025-09-18 17:53:15 瀏覽:411
婦聯基層組織條例 發布:2025-09-18 17:39:30 瀏覽:893
非稅收票據使用條例 發布:2025-09-18 17:17:35 瀏覽:231
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台指什麼 發布:2025-09-18 16:53:32 瀏覽:618
北京立法垃圾 發布:2025-09-18 16:53:18 瀏覽:288
刑法德日理論 發布:2025-09-18 16:45:08 瀏覽:861
二次微商法計算 發布:2025-09-18 16:44:33 瀏覽:630
經濟法才54分怎麼辦 發布:2025-09-18 16:41:23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