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學生法律責任
1. 九年義務教育學生自願輟學,學校有責任嗎
自願退學在學校挽留沒有結果時應當算是家長的責任。
學生這么小還沒有成年呢,怎麼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責任是其監護人的。這就是家長不稱職。
2. 輟學應該怎麼處罰
輟學怎麼處罰?看是在什麼階段輟學,如果是在義務教育階段處罰是真的有,只不過平時沒人重視,感覺上不上學是自己的事,即使輟學也沒關系。如果是大學階段輟學是沒有處罰的。
3. 讓未成年孩子輟學,父母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九年義務教育沒有供完的話,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過了義務教育,就不需要的。具體要負的責任,可搜 律伴,請教下法律人士。
4. 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輟學會受什麼處罰。
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輟學是沒有正確行使教育權是沒有履行教育的義務的表現。父母將會受到教育與批評指責,學生將強制回到學校
5. 初中生輟學算不算違法行為
初中生輟學算違法。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運用公共資源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接受的教育。中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具體如下:
1、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2、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准、教學標准、經費標准、建設標准、學生公用經費的標准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6. 學校要對輟學學生承擔責任嗎
像你抄說到的這種情況,學校是不必承擔什麼「責任」的。你是遇到了一位負責任的老師了,我覺得你還是「配合」一下比較好。萬一你什麼時候又需要老師或學校的幫助了,那才好開口嘛。所謂「做事留一線,人後好見面」是也!
7. 輟學會怎麼樣,會受到怎樣的法律責任
如果是義務教育初初級階段也就是初中和小學的話,那麼輟學可能會受到一回定的譴責,當然學校也會答勸家長讓孩子繼續念完小學和初中。如果你是大學輟學,沒有任何法律責任。如果女士考上研究生,然後自己又不想去,這個在道德上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誠信問題,但是沒有任何的法律責任。
8. 學生輟學班主任勸返沒有成功會不會追究責任
首先看學抄生是高中還是初中,襲
初中的話必須滿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
高中的話,對大多數人來講,學習是相比較輕松的事了,更何況未成年本身就是社會保護的對象,如果不上學,學生立即進入社會肯定會吃不少苦頭
如果成年了,那輟學是自己的決定,你將學習的機會成本放棄,你就要自己承擔這個後果
總的來說,老師勸學生繼續學習,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只是出於好意和本善,沒責任心的老師大可以不管你。
學校既像一個監獄,也是一個保護場所,到底出不去出去,學生自己冷靜考慮下利弊吧
9. 初中的孩子輟學,父母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比如罰款、拘留、或孩子勒令續讀
國家規定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家長有責任讓孩子讀書,孩子輟學了,家長有義務讓孩子回到學校讀書的,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10. 初二輟學會受什麼法律責任嗎
需要看待具體事實,如果是本人自願輟學,那麼不違法。
但是,內如果是父母干涉學生容,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那麼就是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按規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就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轄區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機構,農村由鄉級人民政府,進行批評教育;經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就學的,可視具體情況處以罰款,並採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就學。
第四十一條 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做工、經商或者從事其他僱傭性勞動的,按照國家有關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處罰。
所以學生行為不夠成違法,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行為才是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