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調解協議法律效力
1. 請問:在交通事故中有調解員簽字的交警大隊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想你問的是是否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交警大隊的調解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內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容。。。。交警大隊的調解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就是說如果保險公司願意遵守這個調解的話就遵守。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就是說如果保險公司不願意遵守這個協議,他可以反悔不遵守,而且你不能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我國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調解書只有法院和仲裁機構的調解書才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保險公司不賠我建議你直接起訴。可以單以保險公司為被告也可以以對方當事人和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希望採納
2. 交通事故的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交通事故調解賠償書是指當事人協商調解之後,對於賠償的約定簽訂的調解書,其效力等同於合同的效力,所以並不具備強制執行能力,對於不履行調解賠償書的行為只能起訴解決。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 交通事故調解後,交警隊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出具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嗎
經過調解所簽訂的協議是有效的,但是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可以到人民法院重新提起民事訴訟,根據法院的生效判決申請執行。
4. 交警大隊出具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果
有效果。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六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製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各方當事人簽字,分別送達各方當事人。
調解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調解依據;
(二)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基本事實和損失情況;
(三)損害賠償的項目和數額;
(四)各方的損害賠償責任及比例;
(五)賠償履行方式和期限;
(六)調解日期。
經調解各方當事人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調解,製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送達各方當事人。
(4)交通調解協議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調解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一般來說,就肇事一方來說越早調解越好,但是過早提出調解要求,又很難得到受害人的響應。
就受害人一方來說,交通事故賠償調解則應該盡可能選在交警隊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製作完畢,車輛及其他財產損失經過正式評估機構評估,人身受到傷害的等傷口完全癒合並進行法醫鑒定之後提出較好。
一般來說,應該選擇在交警隊出具了責任認定書,各種損失經過評估,受害人傷口痊癒之後提出。
另外,調解的地點的選擇也同樣重要,交警隊、律師事務所、村委會、甚至是其他公共場所如茶館等都可以作為調解的地點。
需注意的是,調解地點一般不能夠選擇到一方當事人家裡或一方當事人享有絕對控制權力的地點進行,因為在那種環境下進行的調解,由於雙方力量的失衡,無法進行心平氣和的協商和談判。
調解的當事人
一般說來,參加調解時當事一方不得超過三人,而可以參加調解的當事人主要包括:交通事故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以及其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參加的人員。
其中,委託代理人應當出具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另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指派二名交通警察主持調解。
5. 交通事故調解書有什麼法律效力,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效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可見,由公安交管部門調解賠償,不是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靠雙方自覺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當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二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法律文書包括: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支付令以及仲裁裁決書、公證債權文書。而其中的調解書是指由人民法院製作的生效調解書,而不包括公安交管部門的調解書。鑒於上述規定,若對方反悔起訴至人民法院,你可以將交通事故調解書作為證據提交給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審判。
6. 交通事故調解書具有怎樣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當事人簽訂的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在經過人民法院確認後就具有法律效力力,該法律效力表現在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結束訴訟的效力、強制執行的效力等。
交通事故調解書的效力,是指依據當事人達成的協議由法院所製作的調解文書在法律上的拘束力。民事訴訟法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或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是對當事人協議的確認,是調解協議產生法律上拘束力的法定條件。
生效的調解書與調解筆錄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一)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
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或調解筆錄生效後,表明雙方當事人對曾經發生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已經取得共識並得到法律的確認,原先爭議的法律關系演變為無爭議的法律關系,權利方應依法行使權利,義務方應依法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從此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效力。
(二)結束訴訟的效力
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協議製作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則是在法律上對當事人調解協議的確認。因此,人民法院的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在法律上已最終解決,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訴,這是法院調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
調解書和特定的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後,其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決書一樣,當事人即喪失了上訴權。當事人如對法院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有異議,也不能提起上訴。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經過充分協商達成的,並在調解書送達前和調解筆錄依法生效前,還允許雙方當事人反悔。所以對生效的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
(三)強制執行的效力
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願達成的,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都能自覺履行。但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於是就發生強制執行問題。依照法律規定,若調解書有給付內容的,一方當事人又不履行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