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

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

發布時間: 2021-12-14 18:43:31

❶ 做分公司負責人要負法律責任

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一般不對外承擔責任,只是相當於總公司一個部門。

分公司是企業主體形式中一個特別的存在,其雖無獨立法人資格,但是對外卻往往有獨立經營資格,須領取營業執照方可對外經營。

而分公司的負責人,相應亦是屬於法定登記的內容,但由於現行公司法對分公司負責人的法律地位及具體權利義務並無具體規定,導致實務中對於分公司負責人的具體許可權及相關問題,難以有明確法律指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營業場所、負責人、經營范圍。相對於總公司而言,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於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則相當於部門經理。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一般不得超過總公司的經營范圍。故法律上,分公司的負責人的許可權亦受總公司的章程的約束,負責人亦需要遵守公司治理結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的決議。

(1)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擴展閱讀:

1、分公司是由隸屬公司依法設立的;

2、分公司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與隸屬公司在經濟是統一核算,其在經營活動中的負債由隸屬公司負責清償。其實際佔有和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3、分公司不是公司,它的設立不須依照公司設立程序,只要在履行簡單地登記和營業手續後即可成立。

4、分公司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形式的公司經營決策和業務執行機關;

5、分公司沒有獨立的名稱,其名稱只要在總公司名稱後加上分公司字樣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公司

❷ 公司法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拓展資料:

企業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地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社會經濟組織。在西方某些國家,企業法人就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在我國,目前除了公司法人以外,還有國有企業法人、集體企業法人等企業法人的種類。隨著我國以公司制為主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今後我國企業法人主要也是指公司法人。

具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資金數額、企業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住所等法定條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工商部門)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

❸ 企業法人的委託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企業法人委託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只要受託人是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委版託人的名義實施的行權為,應由委託人承擔一切責任、享有一切權利。作為受託人,不承擔責任。如受託人有實施委託行為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委託人在承擔一切責任後,才可以向受託人追究責任。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❹ 我在公司當負責人簽字有法律責任嗎

有的,其屬於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法人分立、合並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並公告。企業法人分立、合並,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後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企業法人解散,應當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企業法人被撤銷、被宣告破產的,應當由主管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組織有關機關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織,進行清算。

(4)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擴展閱讀:

企業法人的相關要求規定:

1、企業法人登記過程中,需要確定一個自然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並且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由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或CEO擔任。

2、企業法人具有國家規定的獨立財產,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組織章程和固定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經濟組織。

3、確立企業法人制度的好處,在於使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取得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法律上擁有獨立的人格,像自然人一樣有完全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❺ 一個企業負責人,都要負那些法律責任。

1、公司是獨立法人,公司的債務由公司獨立承擔,因此公司在經營期間產生的債務回由公司自行承擔;
2、公司答財物的支取是公司內部問題,由公司自行協調,因此您關於「法人是否有權不經過公司負責人就從財務負責人手裡出現」由公司內部規章規定,但即使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的內部規定,其也無需承擔法律責任,由公司進行內部處理;
3、但法定代表人沒有正當理由從公司提取財物的,公司有權追回,當然如果涉及挪用或非法侵佔的則另當別論;
4、如果公司或其他股東認為該法定代表人沒有盡到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義務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該法定代表人對給公司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4、公司破產的,該責任依然是公司自行承擔,因為股東對公司承擔的責任是有限責任。

❻ 如果你作為企業負責人你覺得作為企業負責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應該有哪些

對於企業負責人應該承擔的責任,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比如《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四)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五)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❼ 分公司負責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分公司負責人在法律上一般不對外承擔責任,只是相當於總公司一個部門。

分公司是企業主體形式中一個特別的存在,其雖無獨立法人資格,但是對外卻往往有獨立經營資格,須領取營業執照方可對外經營,而分公司的負責人,相應亦是屬於法定登記的內容,

但由於現行公司法對分公司負責人的法律地位及具體權利義務並無具體規定,導致實務中對於分公司負責人的具體許可權及相關問題,難以有明確法律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的登記事項包括:名稱、營業場所、負責人、經營范圍。相對於總公司而言,分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相當於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則相當於部門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一般不得超過總公司的經營范圍。故法律上,分公司的負責人的許可權亦受總公司的章程的約束,負責人亦需要遵守公司治理結構如股東會、董事會的決議。

(7)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擴展閱讀: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子公司與分公司的區別具體為:

1、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債權債務由自己獨立承擔。分公司則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名稱,其名稱應冠以隸屬公司的名稱,由隸屬公司依法設立,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

2、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一般不是採取直接控制,更多地是採用間接控制方式,即通過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投資決策來影響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分公司則不同,其人事、業務、財產受隸屬公司直接控制,在隸屬公司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承擔債務的責任方式不同。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僅以其對子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的債務承擔責任;

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以子公司自身的全部財產為限對其經營負債承擔責任。分公司由於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與隸屬公司在經濟上統一核算,因此其經營活動中的負債由隸屬公司負責清償,即由隸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為限對分公司在經營中的債務承擔責任。

❽ 企業負責人責任

您已經參加學習了,對相關情況應當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您的情況最多是安全主任,而不是企業安全負責人。
至於您說的一旦出現事故誰的責任大,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需要關注在事故中是否有過錯,是否有不作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可見,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關於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理解有很多種。有的認為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這是大多數人的觀點。有的認為董事長比較合適,因為董事長是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投資人,有關生產經營單位的發展規劃、重大投資項目等重大的決策都由董事長來決定;有的認為總經理更合適,雖然董事長是主要投資人,但可能一個人兼很多公司的董事長,公司的主要工作由總經理負責,這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很普遍。另外,許多外國的老闆在內地開設很多工廠,通過僱用內地總經理來進行管理工廠,很顯然把主要負責人的職責落實到董事長身上不合適。有的認為總裁合適,這主要是指大型集團公司,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公司相互合並,大量集團公司成立。有的認為首席執行官合適,這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外資公司等。有的認為是指合夥人,這主要是指合夥制公司。有的認為是指個體投資人,這主要是指個體經濟而言。總之,主要負責人的形式很多,在法律上統稱為主要負責人。因此,如何正確理解《安全生產法》中主要負責人的涵義,只能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的性質,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具體確定主要負責人。一般而言,對生產經營單位負全面責任,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這個人,就是主要負責人。

❾ 公司負責人和法人各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按各自職業承擔責任。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9-18 12:09:38 瀏覽:434
河南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9-18 12:08:04 瀏覽:241
刑法九受賄起刑點 發布:2025-09-18 12:08:03 瀏覽:549
熱點事件的行政法分析 發布:2025-09-18 12:07:23 瀏覽:32
法律援助案件有多少勝率 發布:2025-09-18 12:03:54 瀏覽:677
民事訴訟法表格 發布:2025-09-18 12:03:51 瀏覽:895
擔保法與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8 11:40:33 瀏覽:343
法律顧問和法律咨詢制度的通知 發布:2025-09-18 11:40:33 瀏覽:926
磐安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11:31:53 瀏覽:555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txt下載郭捷 發布:2025-09-18 11:06:46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