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擔保法與司法解釋

擔保法與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9-18 11:40:33

① 最高院擔保法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反擔保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債務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擔保方式可以是債務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質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者質押。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以法律、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或者不可轉讓的財產設定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以法律、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設定擔保的,在實現債權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該財產進行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七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

(二)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

(三)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

(四)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定的權利。

②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是什麼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了在法律上區分「訂金」和「定金」的原則。具體解釋如下:

  • 訂金與定金的法律區分:當事人在合同中交付了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訂金等款項,但並未明確約定該款項為定金時,若當事人主張享有定金權利,法院將不予支持。

  • 「訂金」的法律效力:簡單地在合同中使用「訂金」這一術語,並不能自動賦予其定金的法律效力。要想將「訂金」視為具有定金性質,就必須在合同條款中明確包含定金罰則的約定。

  • 定金與訂金的功能區別:定金是一種特殊的預付款項,旨在確保合同的執行,具有法律約束力;而訂金則通常是一種較為隨意的支付形式,主要表達一方對另一方的承諾或意向,並不具備法律上的約束力。

  • 定金罰則:涉及違約時的損失補償機制,即若一方違約,將面臨雙倍返還定金的法律後果,而「訂金」則通常不具備這樣的法律後果。

熱點內容
法學鼻祖皋 發布:2025-09-18 13:10:05 瀏覽:707
西北師范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18 13:06:17 瀏覽:95
成立法律援助站 發布:2025-09-18 12:46:59 瀏覽:274
司法考試考試大綱 發布:2025-09-18 12:46:50 瀏覽:511
馮斌律師 發布:2025-09-18 12:46:44 瀏覽:392
未滿十八歲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12:45:11 瀏覽:282
勞動法借調 發布:2025-09-18 12:41:59 瀏覽:335
雲海書法院 發布:2025-09-18 12:35:53 瀏覽:589
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8 12:27:03 瀏覽:321
經濟法辨析題股份的發行價格可 發布:2025-09-18 12:26:20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