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實申報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Ⅰ 納稅人不如實申報需承擔哪些稅收法律責任
納稅申報是企業按照相關稅法規定,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行為,是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但不少企業因無業務無收入,應納稅額為零,沒有達到繳納稅款的標准等,認為納稅申報實屬沒有必要的行為。企盈提醒,不管企業是否有收益,納稅申報都要辦理。企業在納稅申報期內沒有發生應稅收入,同時也沒有應納稅額的情況,可向稅務機關申請稅務零申報,並註明企業當期無應稅事項。
雖然稅務零申報很好的解決了企業納稅申報的問題,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稅務零申報,一般僅適用於初創企業和淡旺季明顯的季節性經營企業。可不少企業認為,即便自己公司不屬於這兩個類型的企業,但也達到了稅務零申報的情況,理應允許申請稅務零申報。對於企業享受稅務零申報是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如果企業強行進行稅務零申報屬於違規行為,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後果: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無實際收入,但存在進項稅額,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企業未抵扣的進項稅逾期將不能再進行抵扣;
2、企業經營虧損雖說可在盈利後可進行彌補,但若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將無法進行彌補,從而會給企業造成稅務影響;
3、企業當期有收入但無應納稅款而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虛假納稅申報,需承擔罰款及行政處罰等不利後果;
4、企業當期有收入及應納稅款,但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偷稅行為,主管稅務機關將按規定追征稅款,並進行稅務行政處罰;
5、企業違規稅務零申報將會降低企業信用級別,被列入風險納稅人重點監控等。
因此,即便稅務零申報操作簡單,能為企業降低納稅壓力,但還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申請。
最後企盈提醒,企業稅務零申報不可長期申報,企業長期進行稅務零申報,將會被認定為「非正常戶」,情節嚴重將會被吊銷營業執照。若企業對於稅務零申報還有不清楚,或是不知道如何進行納稅申報,那就交由企盈為您進行代賬辦理,多位星級會計為您服務,保障企業財稅安全。
Ⅱ 不申報納稅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這個得根據具體情況了,如果情節嚴重的話是構成偷稅漏稅罪的,如果不嚴重被查到的話,稅務方面也會有處罰的,所以如果沒什麼特殊情況,建議還是按照合法程序辦理。
Ⅲ 不申報納稅的法律責任與哪些
一、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回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答抵繳稅款。
二、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三、針對納稅人的不實申報,稅務機關應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其法律責任。
Ⅳ 個稅自行申報而未如實申報的負什麼責任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並處罰款。如果涉嫌逃稅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Ⅳ 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繳納稅款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對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納稅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按照《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納稅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按照《征管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3)出租人應向承租人開具發票,應開具而未開具發票的,按照《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號)第35條第一項規定,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承租人未取得發票的,按照《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暫行細則》第三條規定,房產出租的,承租人應向出租人(產權人)索取發票,未按規定取得發票的,由承租人代繳房產稅。
(4)納稅人涉嫌構成逃避追繳欠稅罪的,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5)對納稅人在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人民法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強製法》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對其拒繳罰款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6)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經主管稅務機關催繳,逾期仍未繳納的,按照《牡丹江市地方稅務局關於發布<涉稅失信行為管理辦法>的公告》(2015年第1號)第八條規定列入納稅人失信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Ⅵ 法院公告不申報並提出主張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是申請公示催告(匯票、支票、本票)
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利害關系人應向本院申報權利,屆時無人申報權利,本院將依法作出判決,宣告上述票據無效。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該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如果是依法向當事人公告送達民事判決書。
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或涉港澳台為滿3個月,或涉外為滿6個月)內未到院領取民事判決書,逾期則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後15日內(或涉港澳台或涉外為30日),向法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逾期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Ⅶ 個人重大事項不如實報告單位負什麼責任
《關於領導幹部報告關事項規定》第十六條領導幹部應按照本規定實報告關事項自覺接受監督 第十七條領導幹部列情形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限期改、責令作檢查、誡勉談、通報批評或者調整工作崗位、免職等處理;構違紀依照關規定給予紀律處: ()理由按報告; (二)實報告; (三)隱瞞報; (四)按照組織答復意見辦理 按照規定報告關事項同該事項構另違紀行依照關規定進行合並處
Ⅷ 不按時辦理納稅申報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不按時辦理納稅申報會被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使用統一的納稅申報專用信封,並以郵政部門收據作為申報憑據。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納稅人採取電子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資料,並定期書面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一)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二)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三)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四)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五)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六)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第九十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者換證手續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