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抵押登記的抵押是否有法律效力
A. 車輛作為抵押物,沒有進行抵押登記的,抵押的法律效力如何
以車輛為抵押標的,應當在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進行抵押登記,抵押物自登記之日專起生效,這是屬《擔保法》的規定,不過法律是在不斷進步和完善的,《物權法》出台後,對抵押擔保採取了更自由的立法。
一、《物權法》生效前,車輛抵押不辦理登記的,抵押無效。 《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二、《物權法》生效後,抵押車輛不辦理登記,抵押合同有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隨著立法鼓勵自由交易,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的趨勢,《物權法》第15條等都規定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也就是物權法確立了和擔保法不同的合同效力規定,《物權法》把抵押合同生效和抵押權設定區分開來,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
三、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規定,《物權法》出台後的車輛抵押如果沒有辦理登記,抵押合同是有效的,只不過沒有設定抵押權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在新出台的《物權法》第187條規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B. 房屋抵押不辦理登記手續是否有效
以城市房屋設定抵押必須辦理登記才能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從法律上來講,未辦理登記手續的抵押合同是不生效的,其法律後果就是所簽訂的抵押合同對於雙方當事人均不具有約束力。通俗地講,也就是抵押合同的當事人可以說了不算。在上述案例中,趙某之所以未被追究責任,其主要原因就是張某未將趙某用於擔保的房屋辦理抵押登記,以致於抵押合同未發生法律效力。
C. 不動產抵押未辦理抵押登記有效嗎
不動產未辦理抵押登記無效。不動產抵押未經登記,抵押合同成立,但是抵押權不能成立。登記是針對特權的變動而採取的一種公示方法,所以不動產抵押以登記生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四百零二條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D. 房屋抵押沒登記,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抵押合同生效,但是由於沒有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既房屋所有者將房屋在抵押權沒有登記之前,就將房子賣給了不知情的人,這個人可以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權,擁有抵押權的一方不能以簽訂了抵押合同為理由要求買房者退回房屋,或者主張買賣合同無效。
希望我的答復能夠令您滿意!!!
E. 簽訂抵押擔保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登記,是否有效
為了保障能夠順利拿到借款或是貸款,有些人會將自家車子或是房子等拿去抵押,抵押的同時需要簽訂抵押擔保合同。由於是抵押擔保,通常還需要再走一步,做好抵押登記。但是,有些人在拿到借款之後,如果債權人也沒有要求的話,一般會忽略辦理抵押登記。
其實,不管債權人有沒有要求辦理抵押登記,已經簽訂好的抵押擔保合同在怎麼說都是有效的,不會因為沒有加個抵押登記就沒有效力。所謂的抵押擔保合同就是一種合同,因此它有沒有效力得符合合同的生效條件判斷,按照規定,抵押擔保合同的生效條件有如下幾個:
1、抵押擔保合同的兩方當事人早訂立合同時,都已經是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的人,也就是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抵押擔保的權利或承擔抵押擔保的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根據合同當事人的分類,還有如下幾項規定:
(1)年滿18周歲,或者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訂立合同。
(2)間歇性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他們不具有締約行為能力。
(3)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不能訂立合同。
(4)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訂立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
(5)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只能限制在其核准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務范圍內,因此,法人具有就其生產經營和業務范圍內的締約行為能力。
2、簽訂抵押擔保合同的兩個當事人都對做抵押擔保的意思是真實的。
要是一方在被欺詐、脅迫或者重大錯誤下訂立的抵押擔保合同就不是他們的真實意思表示,那麼,為此簽訂的抵押擔保合同就會變得無效或者是可以被撤銷的。
3、抵押擔保合同不會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就是要求在簽訂抵押擔保合同的時候需要參照一定法人法律規范,不能超越法律之外去訂立。
4、抵押擔保合同的內容要確定或是可能。這個就是說,你簽訂的抵押擔保合同是兩個人,不管是哪一方都能夠按照合同上說的去做的。
另外,需要注意地是,在這種情況下抵押合同是有效,但沒經過登記的抵押權卻沒有生效。所以,在抵押合同有效前提下,債權人請求抵押人協助辦理抵押登記,就能夠取得抵押物的優先受償權,當然,也可以通過行使抵押合同上的擔保權來保障其債權的實現。
房地產抵押合同自簽定之日起30日內,抵押當事人應當到到房地產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房地產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記之日起生效。
F. 書面抵押是否有效就是只簽訂抵押合同,不辦理抵押登記手續及收取原件。
如果簽訂行為沒有違法的,沒有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仍是有效的。
《物權法》第15條對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的區分作出原則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G. 不做房產抵押登記的房屋做抵押有效嗎
一、銀行抵押貸款可用哪些抵押?
1. 1
房產。銀行抵押貸款可用來抵押的第一樣就是房產,比如個人住房、家庭住房、不動產廠房、商鋪等。用房產抵押貸款,一般需要先評估,評估後,可以貸款至評估價的百分之七八十。
1. 2
H. 借條用土地做抵押,不做抵押登記 ,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借條用土地做抵押,不做抵押登記,借條簽字或者蓋章後就具有法律效力 。
借條是指借個人或公家的現金或物品時寫給對方的條子,就是借條。錢物歸還後,打條人收回條子,即作廢或撕毀。它是一種憑證性文書。通常用於日常生活以及商業管理方面。從法律的角度看,借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並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註明金額的債務。
在借款人辦理期房按揭貸款業務中,商業銀行往往習慣性認為,只要房屋辦理了抵押手續,無論款人是否有還款能力,即使借款人不能償還貸款,因房子抵押權在銀行手中,銀行依舊可以抵押的房屋優先受償。
《擔保法》第33條規定:「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
I. 不動產抵押未登記,抵押合同是否有效抵押權是否成立
不動產抵押未登記,抵押合同有效,抵押權未成立。依據《合同法》、《擔保法》的相關規定,雙方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而《借款抵押合同》因違反《擔保法》而無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護。《合同法》的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J. 沒有經過登記的房屋抵押是否有效
登記是針對特權的變動而採取的一種公示方法,是否登記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房地產抵押應當到有關主管部門辦理抵押登記,只有這樣抵押權才有效。
《物權法》第15條對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的區分作出原則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物權法》第185條第1款規定:「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