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合同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
㈠ 婚姻協議書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夫妻針對雙方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契約,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如約定財產的歸屬,約定一方有不忠行為時給對方的賠償數額,甚至有約定空床費的情形。
《合同法》第2條第2款規定了「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即關於婚姻關系的協議不能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但根據《婚姻法》第19條第2款「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
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的規定,《婚姻法》對於夫妻有關財產的約定是給予充分保護的。
只要雙方自願簽訂的協議,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就應當尊重婚姻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處理。但如果該協議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則對其效力應予否定。
如有的協議約定「婚後雙方任意一方提出離婚的,向對方予以賠償」,該約定即為無效,因違法了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則。
限制了當事人離婚自由權的行使,不具有法律效力。
(1)婚姻合同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婚姻協議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婚姻雙方,依照婚姻法、民法通則等法律的規定,基於平等、互信、互助、協商一致原則。
對婚姻關系及其成立、變更、終止等一系列過程所做的約定。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
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顯然,規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為和事實的效力是規范性法律文件所賦予的。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㈡ 婚後協議在法律上是否有效,應該怎麼寫才算有效
1、婚後協議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由雙方自願協商訂立的有效。
2、有效的婚後協議需要符合下列調節,否則是無效的:
(1)簽訂財產協議時,男女雙方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必須是男女雙方本人親自簽署,不能由他人代理;
(3)雙方必須是自願,不能是一方被欺詐、被脅迫的情況下簽署;
(4)約定的內容必須合法,不能規避法律或者損害國家、集體及第三人的利益(比如不能約定生男就支付生活費,生女就離婚等);
(5)財產約定的范圍只能是男女雙方個人財產或者共同財產,不得約定處理其他家庭成員或第三人的財產;
(6)本協議簽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公證本協議不是必然程序,但是公證後的協議法律效力更強;
(7)夫妻雙方必須存在合法婚姻關系,若是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則不適用此協議。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2)婚姻合同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婚後簽訂的協議書符合合同規定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情況下,對雙方當事人是具有約束力的,受法律的保護。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3、婚後協議書又叫夫妻財產協議,是指夫妻簽訂的、對夫妻各自財產和共有財產歸屬作出約定的書面協議。其主要目的是對雙方各自的財產和債務范圍以及權利歸屬等問題實現作出約定,以免將來離婚或一方死亡是產生爭議。妻財產協議可以辦理公證,也可以辦理律師見證,也可以僅僅有雙方簽名即可生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㈢ 什麼樣的婚姻協議才有法律效力
合法;自願;真實。
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協議,起碼要具備以下三點:
1、合乎法律特別是婚姻法的規定。必要時要經過法律程序即法律的確認;
2、男女雙方自由意志,自覺自願;
3、內容真實不是虛構的。
㈣ 婚姻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婚姻協議書包括了婚前財產協議、婚內財產協議以及離婚協議。 上述協議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三份協議的生效時間以及內容卻有很大區別。
婚前財產協議生效時間為雙方登記結婚之日,雙方可以在協議中約定婚前、婚內財產的歸屬。
婚內財產協議生效時間為雙方簽字生效,雙方可以在協議中約定婚前、婚內財產的歸屬,但是不能在協議中約定孩子撫養權的歸屬。
離婚協議生效的時間則為雙方領取離婚證之日,雙方可以在協議中約定雙方離婚、財產歸屬以及孩子的撫養權、撫養費等內容。
法律依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第一千零七十八條 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離婚,並已經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㈤ 什麼樣的婚姻協議具有法律效應
在雙方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簽訂的財產分割協議是有效的,最好去公證處公證一下,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會更高。
㈥ 婚姻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婚姻協議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條件就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規定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是出於雙方的意思自治,自願簽訂的協議,且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則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該協議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則對其效力應予否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㈦ 婚姻協議書有正確的書寫方式,該怎樣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寫離婚協議書可以自己擬定一個格式,也可以在網上找到比較通用的協議格式,在寫的時候內容要寫上兩個人協議的內容,比如就離婚財產的分割,包括共同財產的分割,以及個人婚前財產,別人贈予財產等各項財產的分割。
還有一些婚姻中產生的共同債務的分割,住房的分割,這些都是可以寫進離婚協議書的,這樣可以避免兩個人在以後的發生一些經濟糾紛,離婚協議書裡面特別要注意孩子的撫養權以及撫養費或是一些其他的具體事宜進行協議的內容。
當然如果兩個人在以後需要對離婚協議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更改時,也是可以友好協商來更改,但基本上只要寫了離婚協議書,就會按照協議書上的內容去執行,一些特別細節的問題可以兩人協商就可以,因為離婚協議書已經有了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