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船舶登記法律效力

船舶登記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16 18:00:53

A. 關於船舶轉讓的法律問題

最好是公證,公證是受國家的法律、法規保護的。公證處的公證收費計算,請到當地公證處詳細咨詢,各地可能不一樣。 以下是國家公證收費標准:

收費項目

收費標准

一、證明法律行為

1、證明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房屋轉讓、買賣及股權轉讓

標的額200萬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為0.25%,按比例收費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200萬元—1000萬元部分,收取0.2%;1000萬元—5000萬元部分,收取0.1%;5000萬元—1億元部分,收取0.05%;1億元以上部分收取0.01%。

2、證明其他經濟合同

標的額2萬元以下的,收取比例為1%;2萬元—10萬元部分,收取0.6%;10萬元—100萬元部分,收取0.4%;100萬元—300萬元部分,收取0.2%;300萬元—500萬元部分,收取0.1%;500萬元以上部分,收取0.05%。

3、證明民事協議

每件收費200元,涉及財產關系的加倍收取。

4、證明收養關系

生父母共同送養的,每件收費400元;

生父母單方送養的,每件收費600元;

其他監護人送養的,每件收費800元。

5、證明財產繼承,贈與和遺贈,按受益額比率收費

20萬元以下的按2%收取;20萬元—50萬元部分按1.5%收取;50萬元—100萬元部分按1%收取;

100萬元以上部分按0.5%收取;最低收費200元。

二、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1、證明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國籍、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未受(受過)刑事處分等

每件收費80元。

2、證明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資格、資信

每件收費300—400元

3、證人、證言及書證保全

每件收費100—200元。

4、聲像資料、電腦軟體保全

每件收費500—700元。

5、不動產的證據保全

每件收費500—800元。

6、其他物證的證據保全

每件收費200—300元。

7、侵權行為和事實證據保全

每件收費500—800元。

三、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1、證明知識產權的享有、轉讓和使用許可文書

每件收費500元。

2、證明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授權委託書、公司章程、會議決議或其他法律文書

每件收費300—500元。

3、證明其他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每件收費100元。

四、提存公證

按標的額的0.3%收取,最低收取100元。

代申請人支付的保管費另收。

五、賦予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

按債務總額的0.3%收取。

六、辦理遺囑及其他相關業務

1、辦理遺囑公證

每件收費200—300元。

2、保管遺囑

每件每年收費30元。

3、清點遺產

公證遺囑的遺產清點,每件收費200—300元;

未經公證遺囑的遺產清點,每件收費250—400元。

4、確認遺囑效力

每件收費200—400元。

七、證明對財產的清點、清算情況

1、涉及法人和其他組織的

每件收費500—1000元。

2、涉及公民家庭的

每件收費200—500元。

八、證明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的設立、變更、終止

1、委託、聲明

不涉及財產關系的,每件收費100—200元;

涉及財產關系的:個人每件收費200—400元,

單位每件收費300—800元。

九、依法辦理其他公證業務

1、證明抽獎、抽簽、評獎及其他現場公證

非營利性的,每件收費500—800元;

營利性的,每件收費500—1500元。

2、證明拍賣、彩票銷售

每件收費1000—2000元。

3、證明股份公司成立、股東大會活動

每次收費1500—3000元。

4、查無檔案記載公證

每件收費100—200元。

5、招投標公證

標的額不滿500萬元的,每件收費1000元;

標的額500萬元—2000萬元的,每件收費3000元;

標的額2000萬元以上的,每件收費5000元。

6、認領親子

每件收費300—500元。

十、提供其他服務的

1、代辦公證認證、郵寄事務(認證費、郵寄費另計)

每件收費30元。

2、代寫、修改有關法律文書

每件收費30—100元。

3、書面解答法律咨詢

每件收費30—50元。

4、保管公證文書(不含遺囑)

每年收費50元。

5、公證處需調查取證的

每件收費50—200元;去外省市、縣調查的差旅費另計。

6、擔任常年公證法律顧問

每單位每月收費300—2000元。

7、公證資料翻譯費

每一千字60元,不到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計。

8、涉台公證書副本審查郵寄

每件收費60元。

9、增加公證書副本

每份收費20元。

十一、對已受理的公證事項

1、未經審查,申請人要求撤回的

每件收費10元。

B. 在船舶所有權的登記下「未經登記,不發生法律效力」的規定與「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規定有何區別

船舶作為大型動產,轉移所有權應進行登記,如果不進行登記就不發生所有權移轉的效果;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說法意思是在不進行登記的條件下,仍可進行物權處分,但是當第三人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主張其物權時,交易人的無權將得不到保障,不能對抗第三人的權利要求。

C. 釣魚船要不要登記上戶

釣魚船也是需要辦理注冊登記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住所或者主要營業所的中國公民的船舶都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登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第二條 下列船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進行登記: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住所或者主要營業所的中國公民的船舶。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設立的主要營業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法人的船舶。但是,在該法人的注冊資本中有外商出資的,中方投資人的出資額不得低於50%。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務船舶和事業法人的船舶。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機構認為應當登記的其他船舶。

軍事船舶、漁業船舶和體育運動船艇的登記依照有關法規的規定辦理。

(3)船舶登記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第十三條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應當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交驗足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並提供有關船舶技術資料和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的正本、副本。就購買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下列文件:

(一)購船發票或者船舶的買賣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船舶所有權登記注銷證明書;

(三)未進行抵押的證明文件或者抵押權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轉讓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足以證明其所有權取得的文件。

就因繼承、贈與、依法拍賣以及法院判決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

D. 登記對於不動產、特殊動產和一般動產具有什麼不同的法律效力不動產和特殊動產是否有包含的關系求解答

中國的動產抵押制度並沒有一般性限制條件,僅除《擔保法》第37條規定的不可抵押的財產就沒什麼了。也就是說中國的動產抵押的標的物范圍很廣,有如下幾類:
(一)飛機、船舶、汽車等特殊動產。這類動產的特殊性在於其權屬狀態以登記而確定,其交易也須進行過戶登記。故而有人稱其為類不動產,亦可稱注冊不動產。對這類動產強制登記是國家對那些流動性強、價值較大的動產進行行政管理的需要。對其自可像不動產那樣可通過登記來實現抵押的公示效果。
(二)企業之機器設備、農業用具、牲畜。這類動產是企業或農人生產所必須,只能設立抵押之擔保方式。因而,我覺得對此類動產應當分別設立專門的登記制度及登記機關。應該說,對這種動產進行專門的抵押登記,規定第三人的查詢義務,比較便於第三人掌握。且這幾類動產流動性小,采登記制度不會對交易之順暢產生太大影響。但需說明的一點是,可抵押之牲畜應僅限於生產性牲畜,而對於羊、豬、雞、鴨之類不具生產力者,則不應允許設立抵押。
(三)企業之產品、材料等動產。此類動產因其流動性較大,允許設立抵押顯然不利於對抵押權人及第三人利益的保護。而採取登記制度,規定第三人的查詢義務、又勢必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因而,此類動產不應允許單獨設立抵押,但可與企業其他財產一並設立浮動擔保。

E. 船舶依法登記是為了取得船舶的什麼權利

登記的法律效力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內的效力,即在買賣雙方之間或船舶共同所有人之間的效力,能否根據登記確定其所有權的歸屬?二是對外的效力,即登記對第三人的效力。當實際所有人與登記所有人不一致時,第三人依據登記行事,實際所有人或登記的所有人是否可以否定第三人行為的效力?

依照我國《物權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船舶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這里的「登記」,不僅包括所有權的取得登記,也應包括所有權的注銷登記。依照該規定的,取得船舶所有權後,未進行取得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同樣,船舶所有權轉讓後,未經注銷登記的,也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從該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物權法》強調的是登記的對外效力,未規定登記的對內效力。

如上所述,根據我國的《物權法》,船舶所有權的變動應當依據交付,而不是登記。因此,對船舶買賣當事雙方而言,判斷所有權的歸屬,應當依據交付,而不是登記。一旦根據買賣合同進行了交付,船舶的所有權即從賣方轉移至買方,至於賣方是否注銷登記,買方是否辦理取得登記,均不影響買方對船舶的所有權。由此可見,我國的船舶登記不具有對內的法律效力。

F. 船舶登記的船舶登記的效力

船舶登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從船舶登記機關獲取了相應的登記證書來證明其享有的船舶權利,可以對抗第三人。同時,有權懸掛該國國旗在海上航行。

G. 船舶所有權登記在哪兒辦理

船舶所有權登記在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每個地方的船舶登記機關不同,建議咨詢當地海事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第十三條規定: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應當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交驗足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並提供有關船舶技術資料和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的正文、副本。

就購買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下列文件:

(一)購船發票或者船舶的買賣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船舶所有權登記注銷證明書;

(三)未進行抵押的證明文件或者抵押權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轉讓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足以證明其所有權取得的文件。

就因繼承、贈與、依法拍賣以及法院判決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

H. 船舶登記需要什麼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第十三條規定: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應當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交驗足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文件,並提供有關船舶技術資料和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的正文、副本。

就購買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下列文件:

(一)購船發票或者船舶的買賣合同和交接文件;

(二)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船舶所有權登記注銷證明書;

(三)未進行抵押的證明文件或者抵押權人同意被抵押船舶轉讓他人的文件。

就新造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但是,就建造中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僅需提供船舶建造合同;就自造自用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足以證明其所有權取得的文件。

就因繼承、贈與、依法拍賣以及法院判決取得的船舶申請船舶所有權登記的,應當提供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

I. 《船舶所有權證書》、《船舶登記證書》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

1、船舶所有權證書的作用:表明船舶所有人依法對其船舶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證書。

2、船舶登記證書的作用:賦予船舶以國籍和權利義務的行為,即對船舶享有某種權利的人,向國家授權的船舶登記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交相應的文件,經船舶登記機關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船舶予以注冊,並以國家的名義簽發的相應證書。

二、兩者的特點不同:

1、船舶所有權證書的特點:

(1)以船舶為客體。船舶所有權的客體僅限於船舶,但此種船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船舶。《海商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前款所稱船舶,包括船舶屬具」。可見,船舶所有權的范圍包括船舶本身及其屬具。

(2)以登記為公示方法。船舶的性質屬於動產,但此種動產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海商法》第9條規定:「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和消滅,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船舶所有權的轉讓,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3)船舶所有權人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一方面船舶所有權人負有特殊的法定義務,另一方面船舶所有權人享有一些法定的特權,如責任限制等。

2、船舶登記證書的特點:

船舶登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從船舶登記機關獲取了相應的登記證書來證明其享有的船舶權利,可以對抗第三人。同時,有權懸掛該國國旗在海上航行。

三、意義不同:

1、船舶所有權證書的意義:

船舶使用是指船舶所有人依照船舶性能和用途利用船舶逬行營利的權利,是為了實現船舶的營運目的;船舶收益是指船舶所有人通過船舶的營運而收取的利益,包括運費、租金和相應的利息收人。

船舶處分是指船舶所有人依照自己的意志通過某種法律行為而對船舶進行的處置,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如船舶拆解、棄船等,和法律上的處分如將船舶轉讓、賣與他人、在船舶上設定抵押權等。

2、船舶登記證書的意義:

(1)確定船舶的國籍。航行船舶必須取得某一國家的國籍,從而獲得懸掛該國國旗航行的權利。船舶在哪個國家登記,就取得哪個國家的國籍,該國就是該船的船旗國。

我國《海商法》第五條規定:「船舶經依法登記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有權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船舶非法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的,由有關機關予以制止,處以罰款。」

(2)確認船舶的權屬。通過辦理船舶登記,使船舶的權屬狀況及早得到確認,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J. 《船舶所有權證書》、《船舶登記證書》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辦理了《船舶所有權證書》還要辦理《船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回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船舶登記證書主要包括《船舶所有權證書》和《船舶國籍證書》。前者公示(證明)船舶的所有權歸屬,後者是船舶航行、停泊和作業的法定必要條件之一。
打個比方,類似機動車,船舶所有權證書好比機動車的所有權登記證(大的綠本),船舶國籍證書好比機動車的行車證(小的藍本)。

熱點內容
口頭作證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53:56 瀏覽:957
英國經濟法碩士 發布:2025-09-18 06:38:21 瀏覽:396
法律法規審查 發布:2025-09-18 06:38:14 瀏覽:140
壟斷犯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37:39 瀏覽:65
貴陽最好的律師是哪家 發布:2025-09-18 06:28:40 瀏覽:649
移民法律援助站的作用 發布:2025-09-18 06:23:31 瀏覽:674
2015勞動法保護懷孕員工 發布:2025-09-18 06:22:49 瀏覽:527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條例 發布:2025-09-18 06:18:30 瀏覽:754
寧德市勞動法請病假規定 發布:2025-09-18 06:06:10 瀏覽:797
上海政法學院賓館 發布:2025-09-18 06:05:34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