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所有責任法律
A. 從法律角度上看:承擔責任「一切」和「任何」有啥區別
「一切」是指確定的所有;「任何」是一個泛指,包括了確定和不確定的責任。版因此在法律權上一定要用「一切」或「任何」的話,要用「一切」,而不能用泛指的「任何」。
但是,法律是需要很嚴謹的,即便是「一切」也不能用。承擔責任必須要明確有哪些責任,要承擔的就是這些責任,而不能用「一切」來代替。
B. 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
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是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當事人的約定等。
C. 刑法中「部分承擔全部責任原則」是什麼意思!適用的條件是什麼
在共同正犯中,由於所有的共同犯罪人都是實行犯,其行為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共同犯罪中的因果關系,是討論作為有機整體的共同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在共同犯罪中,無論是由所有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還是其中的一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導致危害結果,也無論能否查清具體由誰導致,所有的共同犯罪人都要對其承擔刑事責任。這就是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
D. 「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由我方承擔」是否有法律意義
分為以下兩種可能:
1、如果是民事責任。可以由單方承擔全部責任。
2、但是行政以及刑事責任,由第三方承擔全部責任是不可能的。
(4)承擔所有責任法律擴展閱讀:
自然人或法人因違反法律或合同規定的民事義務,從而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因而導致承擔的民事責任有:
①違約責任,即不履行、不適當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的民事責任。
②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③不履行法定義務(如扶養)的民事責任。在刑事訴訟中如果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則犯罪人除服刑外,還要承擔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一般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要有民事違法行為的存在。違法行為人要有過錯,包括故意與過失。但是,隨著工業交通事業中具有高度危險性技術的使用日益增多,經濟交往的情況日益復雜,。
業污染日益普遍,公害日益嚴重,為了維護受害人的利益,立法原則上相應地提出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在英美法中也稱作結果責任原則,即只要有損害結果,就要負民事責任。
中國《民法通則》規定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這一規定的實施在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中佔有重要地位。民事責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免除:
1、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水災、戰禍等。
2、正當防衛。即為了保護國家、集體、他人或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違法行為的侵害,對侵害人進行必要限度的反擊行為。
3、緊急避險。即在發生了某種緊急危險時,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害和人身傷害而不得不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一定的損害(見自力救助)。
民事責任是對違反民事義務的自然人或法人提出的必須履行其民事義務的行為要求,具有國家強制性。在中國,公民和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E. 請問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fanw
1、停止侵害
2、排除防礙
3、消除危險
4、反還財產
5、恢復原內狀
6、修理、重作、更換容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可以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類。
行政處罰具體方式包括有: 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行政處分主要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八種形式
刑事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F. 各因承擔多少法律責任
這要看乙某暈倒和死亡的原因了.如果不是因工作原因出現意外,你們不用承擔責任,如果不是醫療事故醫院也不用承擔責任.出於人道主義原則,你們可以給點資金援助.
如果是工作中摔倒或者其它物體傷到那麼你們和丙單位都要承擔責任,如果醫療事故當然醫院要承擔主要責任.
我國法律一般遵循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
G. 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包括哪四種
分別是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H. 為什麼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
法律上的責任是講因果關系的,不是隨便說有責任沒有責任,後果有發生要有一定的行為為因,也就是說有果必有因,如果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也就沒有法律上的責任。你說的這種情況,也要具體的分析,後面的人摔倒是否有騎車人的原因?如果沒有,那就沒有責任,如果有,那就有責任。這就要看當時的情形了,其實法律問題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比如說這個騎自行車的人在哪騎車?是不違反交通規則?另一個人是怎麼摔倒的?怎麼磕到自行車上的?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責任的劃分。騎車人無責任,出於人道可以補償點錢。死者自己的責任,與前面騎自行車人無關。因前面之人沒有預見的可能和要求,故不負責任. 一般情形下,也不可能摔死;但若該車上裝有尖刀或暗器,那就應負責任了,因其違反了"不得無故給他人造成危險行為"的原則.如果後面的死者家屬要求賠償,就必需要能證明騎車人存在過錯以及該過錯與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這兩個都很難證明的如果那個騎自行車的人是在路上正常騎車沒有違反交通規則,(比如說人行道,步行街之類的地方除外)那就要摔著的人自己負責了,是你碰到自行車的,不是自行車撞到你了。再說,在路上行走,摔倒了碰到自行車應該是你與自行車的具體比較近,要不也不會OVER,車子要保持車距,人走路也要保持距離的。假如某人騎自行車·一人在後面不小心摔倒·正好摔倒了某人的自行車後座上·一頭磕死了·算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