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歸檔文書的法律效力
『壹』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丟失怎麼辦
您好,看您的是否是法院的判決、調解書之類的了、如是法院的,未歸檔的,可以聯系案件書記員給一份新的或復印件給您,並叫其開個生效證明。如果是法院歸檔了,可以向法院提出閱卷要求,閱卷時可以復印,或者直接叫歸檔人員能否給您原件後再請書記員重新開具生效證明就行了。
『貳』 法院判決書的法律效力是幾年
法院的裁判文書存在兩個效力,一個是法律效力,一個是執行效力。
法院作出的裁專判文書一經生效(屬一審判決在超過上訴期後沒有上訴的判決以及二審終審的判決,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銷。
裁判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如果義務人拒不履行裁判文書所確定的義務,權利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權利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申請,否則,就喪失了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限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叄』 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據此規定,地方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審判業務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頒布了《關於規范上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業務關系的若干意見》,該《意見》首次規范了上下級法院間的審判業務關系。其中第九條規定:「高級人民法院通過審理案件、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發布參考性案例、召開審判業務會議、組織法官培訓等形式,對轄區內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業務工作進行指導」。
該《意見》首次對高級人民法院在其管轄的區域內、審判實踐中遇到的一些亟待統一法律適用、相關司法解釋尚未出台時如何指導下級法院工作作了指引,使得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有了特定的稱謂——審判業務文件;而且根據該條第2款的要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審判業務文件,應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發現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與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相抵觸的,應當責令其糾正。」
二、地方法院無權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
盡管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意見的形式明確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制定審判業務文件的形式來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使得該類規范性文件得到了正名,然而,無論是198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不應制定司法解釋性文件的批復》(下稱《批復》),201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通知》(下稱《通知》),還是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下稱《立法法》),當中均對地方法院是否可以制定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規范性文件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批復》規定「具有司法解釋性的文件,地方各級法院均不應制定」。
2、《通知》規定「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轄區普遍適用的、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等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制定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制定的帶有司法解釋性質的文件,應當自行清理。凡是與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相抵觸以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應當予以廢止」。
3、《立法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外的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不得作出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
據此,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審判業務文件應是供審判人員參考、帶有指導性意義的非涉及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范性文件,而且,這種規范性文件應是非強制性,這也是其與法律、司法解釋等的最大區別,否則,將難以理解《通知》中闡述到的「不得在法律文書中援引」的規定。對於地方法院已經制定並實施多時的規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督促地方法院進行一場徹底的清理活動,真正履行其監督地方法院審判工作的職責,確保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法律所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益能夠落實到位。
『肆』 最高人民法院法發號文件的法律效力
最高法來以前的司法解釋是以「法發源」字型大小發布的,後來規范了司法解釋的制訂與發布,司法解釋改為以「法釋」字型大小發布,其規范效力體現在,在審判案件需要適用時應當在裁判文書中引用。
規范了司法解釋的制訂與發布之後,以「法發」字型大小發布的文件不再具有司法解釋的上述規范效力,但很多仍屬司法政策性文件,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仍會參考,只是不在裁判文書中引用。
所以從事法律工作的人仍應了解後來以「法發」字型大小發布的司法文件。
『伍』 法院文書是做什麼的
概念
廣義的法律文書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內容的文書,它包括兩方面內容:版一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權法律文件,具體指各種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及規章等;二是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律師及律師事務所、仲裁機關 、公證機關和案件當事人依法製作的處理種類訴訟案件以及非訴訟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非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非法律文件只適用於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陸』 法院扣劃文書沒有日期影響法律效力嗎
至少是存在了瑕疵,如果法律文書的主體中也沒有體具體時間,可能效力受限。但要是執行人員直接到場扣劃具有效力,即使提出了異議當場完備即可。
『柒』 法院文書和公證文書那個法律效力大
法律判決書自然優先於公證文書。
法律判決具有強制力;公證文書只在特定條件下對其它民間證明具有排它性,發生糾紛時仍需要法院判決出具判決書才可以強制執行。
『捌』 律師事務所出的法律文書和法院出的具有同等地法律效力嗎
律所出具的文書沒有公證效力的。你們要分地,可以分好了份額然後去房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呀,這樣就可以了。
『玖』 我想知道法院下達的文書是什麼作用
概念
廣義的法律文書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內容的文書,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具體指各種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及規章等;二是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律師及律師事務所、仲裁機關 、公證機關和案件當事人依法製作的處理種類訴訟案件以及非訴訟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非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非法律文件只適用於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用途
①具體實施法律的重要手段;
②進行法制宣傳的生動教材;
③有關法律活動的忠實記錄;
④綜合考核幹部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