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物蓋公章的法律效力
A. 房地產開發商給的通知書蓋公章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房地產開發商給的通知書蓋公章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具有和原件一樣的使用方式。
B. 有公司蓋章,但不是法人代表簽字的合同有效嗎
如果協議有明確條款說明蓋章後生效,但只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專議還不能生效。沒屬有這個蓋章後生效的條款,雙方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就已經生效。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律效力。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常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就是要使合同產生拘束力,從而實現合同所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如果合同不能生效,則合同等於一紙空文,當事人也就失去了訂約目的。一般認為應具備以下條件:1、訂約主體應為雙方或多方當事人;2、具備法律規定的要約與承諾這兩個階段或過程;3、對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有些情形還需要某種形式作為載體來進行表現)。此外,對於實踐性合同來說還應把實際交付物作為成立要件。如果具備以上條件,合同就能成立。至於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還得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應有效。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C. 訂貨合同只加蓋了供貨方的公章的掃描件有法律效力嗎
關於合同效力,盡管你方沒有蓋章回傳,但是由於對方已經實際履行部分,且你方也履行了交付定金義務,因此,可以認定合同成立並生效;
對方僅交付部分貨物且質量有問題,現在不交付且提價,違背合同約定,你方通過法律途徑有2個方向:一是要求對方繼續按原合同履行,並且提供符合符合約定質量的貨物;二是主張解除合同,賠償損失;
賠償數額,由於你方並沒有約定違約金等,主張繼續履行合同,則只能主張貨物不合格導致損失及延遲交貨損失;主張解除合同,則退還已收款項及相應利息和給你造成的損失(須證據證明)。
D. 蓋有本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收據具有法律效力嗎
1、收據上的財務章也能證明是公司行為,不是公司法人章才有法律效力。
2、只要因為此發生糾紛訴諸法院, 法院會對形式有瑕疵的「欠條」或者「收條」,結合其他證據認定是否存在借貸關系,同時對現金交付的借貸,可根據交付憑證、支付能力、交易習慣、借貸金額的大小、當事人間關系以及當事人陳述的交易細節經過等因素綜合判斷雙方之間是否有合法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可以作為證據適用,但有看具體的案情,有時如果只是財務部門出具的話,是不能作為獨立證據使用的,就是說,必須有其他的證據支持,否則不能形成證據鏈條,公司的一個內部機構,財務部是不能對外代表公司行使法律行為的,發票專用章只有蓋在發票上才具有法律效力。財務的話必須涉及公司內外進出賬務一般是蓋財務章。收錢的是財務的人收的,財務的人一般有財務章,比較方便。對方沒有明確要求的話,不過蓋其他的章也可以,主要的用途就是證明單位收了人家的錢。收據本身就不具備正規性,所以影響不是很大。1、收據就是收據,加蓋公章、發票章的,可以證明該單位收款的事實。2、收據即使加蓋發票章,也不能作為報銷或者納稅的憑證,如需要報銷,可向該單位索取正式發票。拒不開具正式發票的,可以向當地稅務局投訴、舉報。
E. 合同項目驗收後,項目章是否有效
它是核查項目計劃規定范圍內各項工作或活動是否已經全部完成,可交付成果是否令人滿意,並將核查結果記錄在驗收文件中的一系列活動。
在項目的結束過程中,依據項目的原始章程和合法變更行為,對項目成果和全部之前的活動過程進行審驗和接收的行為,叫做項目的驗收。
項目驗收時,要關注如下三個方面:
要明確項目的起點和終點;
要明確項目的最後成果;
要明確各子項目成果的標志。
項目驗收的步驟
項目的驗收包括四項步驟:
1、標的接收
2、項目九驗
3、合格確認
4、系統通告
1、項目驗收的標准
項目驗收的標準是指判斷項目產品是否合乎項目目標的根據。項目驗收的標准一般包括:
項目合同書;
國際慣例;
國際標准;
行業標准;
國家和企業的相關政策、法規。
2、項目驗收的依據
1)工作成果
工作成果是項目實施的結果,項目收尾時提交的工作成果要符合項目目標。工作成果驗收合格,項目才能終止。因此,項目驗收的重點是對項目的工作成果進行審查。
2)成果說明
項目團隊還要向客戶提供說明項目成果的文件,如技術要求說明書、技術文件、圖紙等,以供驗收審查。項目成果文件隨著項目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項目驗收程序
項目驗收的工作程序
項目的驗收過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作,而建設工程的驗收則更加復雜,需要多方的協同合作。因此還要參考更多的相關資料,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
F. 保險合同,使用印刷的保險公司公章,該合同的法律效力。在線等。
是有法律效應的。
因為在印刷過程中,不管是公司的,企業單位的公章,都是不準外流的。
除了成品文件上的公章,其他文件全部就地銷毀。有絕對的法律效應。
但如果那份合同是從源頭流除,而不是保險公司呈遞的,那就另有其說了。
G. 合同只蓋了公章,沒有法人簽字,有效嗎
如果協議有明確條款說明蓋章後生效,但只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還不能生效。沒有這個蓋章後生效的條款,雙方有法人代表簽字,沒蓋公章,協議就已經生效。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合同只蓋了單位公章,沒有法人簽字,合同仍然成立。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常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就是要使合同產生拘束力,從而實現合同所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如果合同不能生效,則合同等於一紙空文,當事人也就失去了訂約目的。一般認為應具備以下條件:
1、訂約主體應為雙方或多方當事人2、具備法律規定的要約與承諾這兩個階段或過程3、對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有些情形還需要某種形式作為載體來進行表現)。此外,對於實踐性合同來說還應把實際交付物作為成立要件。如果具備以上條件,合同就能成立。至於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還得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就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四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簽訂確認書的,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當事人一方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