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國個稅法律責任

中國個稅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2 04:06:47

❶ 不交個人所得稅有什麼後果

今年個稅已更改,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公司代扣的,員工每月份稅費都是自動扣除,要讓員工知情。個人在有閑時間內將補交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清楚,執意不交納被查出來,還需要繳納罰款,因為隱瞞事實是可以將逃稅漏稅行為劃在其內。個人補繳個稅需要在有效時間內繳納,並支付滯納金作為沒有按期繳費額補償。隱瞞或是躲避只會受到懲罰,而不會不了了之,會受到行政方面與刑事方面的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1年9月1日起,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調至3500元。2018年10月,個稅起征點擬調至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2020年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辦稅指引。
2020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

❷ 12萬元以上個稅不申報會有何種法律責任

如果未如其申報或申報不實:
1、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
2、罰款
3、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刑責

❸ 單位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應付怎樣的法律責任

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的企業,應承擔因個稅漏交而造成損失!

❹ 偷逃個稅,財務有刑事責任嗎

首先,如果逃復 稅事項發生在新制會計來之前,那麼和新會計是無關的,如需追 責,應由以前的會計承擔。

其次,如果對以前會計追責,也不是由稅 務來追,所以不會有刑 事 責 任這么嚴重,稅 務只會對單位進行追責,比如追 繳稅 款、罰 款、加收滯 納金等等。逃 稅行為一般都不會是會計的個人行為,往往是單位領導授 意,因為逃 稅的收益者往往是單位,而會計為了迎合領導或為了保住飯碗,才予以配合。會計如果自行產生逃 稅行為,對其自身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所以若沒有領導授意,會計是不會這么做的。單位被追 繳稅款、罰款及加收滯 納金後,如果確為單位領導授意,且領導比較局氣,一般會自認理虧,不會再想前任會計追 責。而如果確為前任會計自行所為,沒有經過領導授意,或領導雖授意了但是翻臉不認帳,則可以向前任會計追責,比如承擔部分或全部罰 款及滯納金

❺ 不交個人所得稅法律上怎麼判還有怎麼舉報

不交個人所得稅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舉報可以向當地稅務機關直接舉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對檢舉人給予獎勵。

第六十八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5)中國個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執行措施的范圍之內。

❻ 別的公司用我的名字發工資報個稅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別的公司用你的名字發放的工資的話,報個稅的時候,你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但是只要個稅足額繳納的話,就沒有太大的關系

❼ 個人所得稅與實際工資不符,是否違法

如果個人所得稅與實際工資不符合,這個從法律上已經構成了偷稅漏稅,如果情節嚴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❽ 個稅問題,公司和我分別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1.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2.凡支付個人應納稅所得的企業(公司)、事業單位、機關、社團組織、軍隊、駐華機構、個體戶等單位或者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

也就是我國個稅是公司為個人代扣代繳,如果少繳個稅,應該是公司的責任。

❾ 偷逃個人所得稅,上千萬未交個稅。負法律責任,能夠達到判刑嗎

偷逃個人所得稅上千萬元,負法律責任,應當判刑。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專段進行虛屬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者因逃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偷稅罪的起刑數額提高至五萬元。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熱點內容
同安法院拍賣 發布:2025-07-18 10:26:35 瀏覽:349
合同法的視頻講解 發布:2025-07-18 10:25:01 瀏覽:45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重慶自考 發布:2025-07-18 10:23:34 瀏覽:648
蘇州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18 10:19:42 瀏覽:708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7-18 10:18:34 瀏覽:818
勞動合同法員工請假未歸 發布:2025-07-18 10:09:04 瀏覽:555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如何收費 發布:2025-07-18 10:06:40 瀏覽:487
工廠靜電法規 發布:2025-07-18 09:38:09 瀏覽:528
承諾遵守法律法規自我聲明 發布:2025-07-18 09:32:25 瀏覽:231
護士采血刑法 發布:2025-07-18 09:22:16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