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備案登記的法律效力
⑴ 房屋備案登記未開發票與買賣合同誰的法律效力大
不能放一起比。兩個有效的法律依據不同。
⑵ 辦理了網上備案單房屋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嗎
辦理了網上備案單房屋權是受法律保護的,預售登記備案除外
根據《中國國土資源報》發布的:房屋預售登記備案不具備物權公示效力
預售登記備案沒有物權的公示效力
根據1995年1月起實施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的規定,開發經營企業應當與承購人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預售人應當在簽約之日起30日內持商品房預售合同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2001年8月,修正後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規定,開發企業未按本辦法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預售商品房的,責令停止預售、補辦手續,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已收取的預付款1%以下的罰款。
2003年12月,《北京市城市房地產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自商品房預售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向市或者區、縣國土房管局申請商品房預售登記,並提交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營業執照和授權委託書、預購人身份證明復印件和商品房預售合同。
上述法規和規章均是本案中的預售登記備案做出時有效的法律文件。根據這些規定,預售登記備案行為僅在商品房買賣合同雙方之間發生有關法律效力,如未辦理,不動產登記部門僅會對房屋銷售方的開方商進行行政處理。
預售登記備案制度並不是一種物權意義上的登記備案,它的法律價值只在於通過行政管理的手段,來保護商品房交易的安全,最大限度地保障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實現。通過登記備案來公示這個合同,公示的是一個特定的債權債務關系。這個公示當然不具有物權的公示效力,只是使得購房者獲得了一種期待權,期待在將來可以順利地實現該房屋的所有權。
商品房預售合同的登記備案對開發商而言是一項行政意義上的義務,如果開發商未履行該義務,其所承擔的不利後果也只是行政處罰。登記備案與否不僅對商品買賣合同的效力沒有影響,而且更不會對合同之外第三方產生物權公示效力。
預告登記在法定期限內有物權公示效力
在司法實務中容易與預售登記備案行為混淆的是預告登記行為。兩者的法律屬性是不同的。
2007年10月實施的《物權法》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這是預告登記制度的法律基礎。
2008年7月實施的《房屋登記辦法》第六十七條規定,預購商品房、以預購商品房設定抵押、房屋所有權轉讓或抵押,當事人可以申請預告登記。第六十八條規定,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書面同意,處分該房屋申請登記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不予辦理。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相應的房屋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當事人申請房屋登記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按照預告登記事項辦理相應的登記。
通過上述法律與規章規定,預告登記屬於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中的一種,其所登記的不是已經完成的不動產物權登記,也就是說不是現實的物權變動,而是目的在於保障將來實現物權,在法定期限內具有一定的物權公示效力。
預購商品房的預告登記,就是為了使得預購人在預購的房屋辦理了所有權初始登記之後,能夠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從而確定取得房屋的所有權。所以預購人想要在將來更好地實現物權,就應該在合同登記備案之後的法定期限內再進行預告登記。應當明確的是預告登記制度雖具有一定物權公示效力,但其畢竟不是一種真正完全意義上的物權登記,所以它是具有法定期限限制的,現行法律規定的期限為三個月。超過法定期限後,預告登記失去相應法律效力。
來源出處:http://www.jndlr.gov.cn/tabid/62/InfoID/29859/frtid/2390/Default.aspx
⑶ 登記備案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登記備案一般是對抗第三人,若未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但是有些登記備案是權利生效的要件,比如說不動產的抵押,如果未登記則抵押權不發生效力。
⑷ 從法律意義上講備案和登記有什麼不同
備案復是相對於審批而制言的一種管理方式。國外中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有相似的備案介紹,它由審批轉變為備案,從政策上更加開放,商務部通過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信息管理平台,收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信息數據,構成了行業管理的基礎。
而登記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法律概念,多指把有關事項或東西登錄記載在冊籍上。
⑸ 請問一下,房產局對房屋的預售預購備案登記與房屋產權登記有什麼區別各種登記的法律效力或法律責任如何
房屋的預售預購備案登記與房屋產權登記的區別如下:
一、登記種類不同。
房屋預售備案僅指開發商在與承購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之日起30日內,向項目管轄范圍的房產交易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手續。
房屋產權登記包括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所有權登記;抵押權、地役權登記;預告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
二、登記機關不同。
房屋預售備案登記機關為房地產管理部門和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房屋產權登記機關為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或者其設置的負責房屋登記工作的機構。
《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十條:「商品房預售,開發企業應當與承購人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開發企業應當自簽約之日起30日內,向房地產管理部門和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手續。」
三、辦理主體不同。
房屋預售備案登記的主體為房地產開發企業。
房屋產權登記的主體為房屋交易雙方當事人。
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登記的效力,在於使預售合同能產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也就是說,如果開發商在簽訂預售合同後,又擅自轉移給他方時,消費者可用登記備案的預售合同對抗開發商的轉讓行為,可以依法請求法院裁定其行為無效。
房屋產權登記的效力在於確認所有權發生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⑹ 備案有什麼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備案不是必要要件,即使不備案,一經雙方在合同上簽字,合同即發生法律效力。 想以未辦備案進行抗辯不交租金,行不通。
⑺ 預售合同備案後存在法律效力嗎
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具有的法律效力: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進行預售的行為屬於違法,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但在起訴前取得合法有效預售許可證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法律依據】
《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五條
商品房預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並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六條
商品房預售實行預售許可制度。商品房預售條件及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辦理程序,按照《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和《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⑻ 房屋初始登記和預售合同備案登記,在法律效力上哪個更大一些
一、法律效力不同
商品房預售合同備案登記制度是一種行政管理制度,而預告登記是不動產登記制度,二者的法律效力完全不同。
二、登記的程序及部門不同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商品房預售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預售合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可見商品房預售合同的登記備案是政府主管部門行使監管職權、房地產經營企業滿足預售條件履行報備義務接受資格審查的一項行政管理行為。
而預告登記時雙方合意之下申請的,只有雙方達成合意才能可以申請登記,也可以不用申請預告登記。可見登記備案的啟動主體是房地產開發商,而預告登記的啟動主體則是簽訂了物權協議的當事人。且根據《房屋登記辦法》的規定,辦理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必須有已經登記備案的商品房預售合同原件才能辦理,即備案登記是預告登記的前置程序。
三、兩者的登記機關也不一定是同一個
預告登記就是房屋的登記機構,而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可以是建設主管部門也可以是房地產管理部門。
四、適用范圍不同
商品房預售合同的登記備案,其登記的標的僅限於商品房預售合同,商品房的現房買賣、二手房買賣、舊房買賣合同都被排除在備案登記的范圍之外;而預告登記適用於所有不動產交易,不僅包括商品房買賣和私房交易,還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整體受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