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協議出如何才有法律效力
⑴ 協議怎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來說,合同只要體自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同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和行政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產生法定約束力。
合同須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二、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三、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強制性規定與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書面形式簽訂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條款: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
⑵ 電子合同怎麼簽才有法律效力
網上簽合抄同如何簽有襲效
在第三方平台按照簽署合同的步驟簽署完畢後,電子合同就有效了。在網上簽合同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按照法律規定來簽署合同就是有效的。
1.法律規定電子合同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以上規定,合同可以採用網上訂立的形式,至於合同生效與否是又一方面的問題,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
2.法律規定電子合同要素
根據已有相關法律《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⑶ 電子合同怎麼簽才有法律效力
一、電子合同怎麼簽才有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的簽署並不同於紙質合同,不需要列印、也不需要手寫簽字蓋章。雖然全流程線上操作,但其中涉及到的角色還是挺多的,要想使得電子簽名有效,這些角色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比如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與CA機構需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還需提供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來確保電子簽名的有效性。最後,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還需提供存證出證服務、網路仲裁等法律服務來滿足用戶在電子合同在存儲、合同糾紛方面的各種需求。
二、電子合同生效要件
作為合同特殊形式的電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備以下幾個法定條件:
1、訂約主體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亦可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對於不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效力,有人從保護無過錯方當事人利益的角度考慮,認為應將使用電信的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視為有行為能力人。
但是,這樣無疑會鼓勵網路上不負責任行為的產生及泛濫,非但保護無過錯方當事人的初衷不會實現,反而會損害雙方當事人的利益,而且這樣也與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制度的主旨不符。因此,一方當事人缺乏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電子合同也應當確定為無效或效力待定的合同。
2、電子意思表示真實。
即利用資訊處理系統或者電腦為真實意思表示的情形。意思表示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是內心意思之主觀要件,二是此意識外部表示之客觀要件。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當事人可能運用機械的或自動化的方式來為要約或承諾作出意思表示。
在網路發達的今日,計算機程序或主機在其程序設計的范圍內自行「意思表示」,而當事人則完全不介入意思表示的過程,此為「電子代理人」,電子代理人應獨立代表個人的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其所代表的個人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我國合同的締結方式必須經過要約、承諾兩個階段,並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電子合同的要約是指表意人通過網路發出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通過網路作出承諾,一般都是針對網路上發出的要約而作出的。
承諾人既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也可以點擊的方式作出承諾。如果僅僅只是在網上進行談判,而在網下通過面對面的簽約或以電話電報等方式作出承諾,則仍然屬於一般合同訂立中的承諾,而不是在訂立電子合同中所作出的承諾。
⑷ 網上簽的合同怎麼才有用呢
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雙方往來合同的收件箱發件箱等這是第一,還要在合同中明確本合同採取數據電文形式訂立,並且我建議你最好在網上簽訂的合同完畢後,傳真件雙方簽訂一個確認書,當然就是關於你們網上的那個合同的,收件箱發件箱等等細節都要涉及到。
然後由對方蓋章回傳復印件,當然傳真件上也要註明,傳真件及其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即可,如果有機會要對方蓋紅章是最有效的。
另外,雙方各自列印出來的簽字蓋章後的合同,掃描截圖在留言中,兩份合同內容必須完全一致。且必須由雙方鄭重說明是經本人同意以上合約。
同時雙方都上傳身份證掃描件。原件必須雙方各郵一份自己簽字蓋章好的和身份證復印件給對方,保存。
(4)網上協議出如何才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的簽訂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
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
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合同雙方當事人關於建立合同關系的意思表示的方式。中國的合同形式有口頭合同、書面合同和經公證、鑒證或審核批準的書面合同等。
以口頭的(包括電話等)意思表示方式而建立的合同。但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和分清責任。不少國家對於責任重大的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限制使用口頭形式。
以文字的意思表示方式(包括書信、電報、契券等)而訂立的合同,或者把口頭的協議作成書契、備忘錄等。書面形式有利於分清是非責任、督促當事人履行合同。中國法律要求法人之間的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以書面形式簽訂。
⑸ 網上簽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雙方只要達成一致意思表示形成的協議,任何形式的協議只要符合法專律規定就具有法屬律效力。例如有些口頭合同雖未形成書面形式,但也是有效的。問題在於如果一旦涉及訴訟,就要講究證據。你用電腦上圖片簽字蓋章形成的合同,如果沒有對方蓋章,在證據上存在較大問題。
⑹ 協議如何才具有法律效力
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都沒有約定,你還可以加一條,如果發生協議外的情況,雙方另行協商,簽訂補充協議,與本協議有同等法律效力。
⑺ 什麼樣的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電子合同怎麼簽才有效呢
結合《電子簽名法》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有效的電子合同應當具備以專下條件屬:
1、數據電文原件,能夠可靠地保持內容完整、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2、電子簽名,能夠標識簽署人、簽署時間,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有效電子簽名要求;
3、身份經過第三方有效認證,滿足法律規定的認證要求;
但是,由於普通個人或企業用戶實現上述條件過程繁瑣且成本高,與電子化簽署提速降本的初衷相悖,因此,普通用戶只需選擇可靠的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即可簽署有效的電子合同。這也符合商務部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的規定:「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⑻ 網路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要怎麼樣才有法律保障
網路合同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專立之前要求簽訂確屬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第三十三條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