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微信群主要負啥法律責任

微信群主要負啥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9-15 09:19:26

A. 微信群主承擔什麼責任

微信群主承擔什麼責任

群主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群主如及時制止群員發布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則不會因存在過錯而與發布不當內容弊拍的群員承擔民事責任。否則,就有可能承擔連帶責任。

治安租沒羨處罰:對群員發布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內容,群主如果不履行監管職責,則有可能面臨共同的治安處罰。

刑事責任:對群員涉嫌犯罪的行為,如果不行使監管職責,放任群員違法犯罪,在主觀上,有可能構成間接故意,從而與涉罪群員構成共同犯罪。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有意放任,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微信群主的監管職責:

微信群主與群員權利的核心區別,決定了群主與群員的不同職責。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和權力的擁有者,當然負有監管職責。群主應規范群聊行為,維護群聊內容的非違法性。對於群員發布的違法內容,群主應予警告,直至將該群員踢出群聊。

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和公民個人察碼權益意識的不斷提高,對於群內的違法行為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如果群主不履行監管職責,則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微信群主究竟該承擔哪些責任

又想坑蒙拐騙了吧,又想敲詐勒索人家了吧。
人家一個好好的群主要承擔什麼責任。

微信群主退群後是否還承擔該群的法律責任

看是什麼情況,如果他沒有犯法,可以不服責任。謝謝採納

微信群里的人私下聯系被騙,群主要承擔責任么

群主有什麼責任,群主怎麼可能知道誰是騙子。你們私下聯系什麼內容也沒告訴群主啊,憑什麼要群主背鍋。

建微信群要擔什麼責任

如果從事非法活動,被人舉報了要擔法律責任,比如在里邊分享一些黃色信息等

微信群群主退群後,還負法律責任嗎?

要看你有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情
微信實際不存在群主,你說的群主是群的建立者,
但是當群建立後,每個人都是管理員,許可權都是一樣的包括群的建立者,
所有群成員都可以將朋友加到群內,任何人退出群,群都不會被解散,
除非有人將所有人踢出群。

微信群群主退群後,還受法律責任嗎?

對退群之前的事需要負責

微信群怎麼解散 微信群主解散微信群方法

一、首先,在手機中打開微信,然後切換到「通訊錄」,然後點擊進入「群聊」然後進入需要解散的微信群,點擊右上角那裡打開群設置,然後點擊減號那裡,。
註:如果看不到減號和加號,說明你不是微信群主,不能解散微信群。
二、之後可以看到,微信群設置變化了,每個成員左上角多了個紅色鈕,群主沒有,依次點擊帶紅色-鈕的頭像就可以將成員移出微信群。
三、當最後就只剩群主光桿一個的時候,往上劃頁面,看到底部的刪除並退出按鈕,點擊它,然後按提示選擇確定刪除即可徹底解散微信群了。

微信群怎麼轉讓群主 微信群主管理權轉讓詳

  1. 進入自己是群主的微信群,點擊右上角圖標進入群設置;

  2. 在打開的微信群設置界面中,找到「群主管理權轉讓」;

  3. 點擊後彈出「選擇新群主」,從群成員里選擇一個新的群主,然後點擊確認即可轉讓。

微信群發黃色,群主會送到法律責任嗎

理論上會
但實際上不會
因為這種情況太多了,杜絕不了
真的抓,整個牢房都坐不下

B. 我是微信的群主,請問一下,群主的主要責任是什麼

1、承擔涉嫌聚眾賭博責任。朋友之間,喜歡發點紅包增進感情,這種小額互發沒有盈利性質,可視為贈與,不涉及違法。但如果有人以營利為目的創建紅包群,群主就涉嫌聚眾賭博、開設賭場。
2、承擔傳播淫穢物品責任。《刑法》規定:不以牟利為目的,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傳播淫穢電影、表演、動畫等視頻文件達40個以上,或成員達30人以上的,對群的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傳播者,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處罰。
3、承擔發表不當言論責任。在國家進一步加強網路監管的今天,大家一定要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觸犯法律。不信謠不傳謠、敏感話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2)微信群主要負啥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微信群主與群員權利的核心區別,決定了群主與群員的不同職責。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和權力的擁有者,當然負有監管職責。群主應規范群聊行為,維護群聊內容的非違法性。對於群員發布的違法內容,群主應予警告,直至將該群員踢出群聊。
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和公民個人權益意識的不斷提高,對於群內的違法行為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如果群主不履行監管職責,則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C. 微信群主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范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路群體空間。

法律依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九條 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范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路群體空間。

互聯網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為群組建立者、管理者進行群組管理提供必要功能許可權。

D. 群主注意了!已有多名群主由於疏於對群的管理以及群內不當言論被處理!

前不久,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信辦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指出《規定》所稱互聯網群組,是指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貼吧群、陌陌群、支付寶群聊等各類互聯網群組。《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規范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互聯網群組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密切了精神文化交流。但同時,一些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落實管理主體責任不力,部分群組管理者職責缺失,造成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謠言詐騙、傳銷賭博等違法違規信息通過群組傳播擴散,一些不法分子還通過群組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破壞社會和諧穩定。

這不,已有多名群主由於疏於對群的管理以及群內不當言論被處理。

重慶煒林律師事務所劉遠務律師以案說法

▶案例1:微信群發布不當侮辱言論群主被拘

前日,安徽阜陽界首市男子楊某因不滿交警夜晚查酒駕,在一自己建立的微信群中發布「他們傻X嗎,下雨還查?一群傻X窮這個樣」等侮辱性言語,在微信朋友圈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被當地警方以涉嫌尋釁滋事行政拘留五日。界首警方稱,群主楊某向不特定眾多人發送侮辱性信息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依法可以給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案例2:微信群內不當言論群主被處分

2016年6月27日上午,潛江市部分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非法採取利用微信群傳播請願書,擅自上街遊行,聚集請願等方式,要求政府停止引進奧古斯特項目,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近日,此事件中被給予黨政紀處分9人,誡勉談話5人,批評教育40人。其中微信群群主彭某系潛江市房地產管理監察大隊工作人員,作為微信群群主,彭雲對群員轉發請願書、發表不當言論的行為沒有制止,對其妻發布遊行視頻、評論的行為沒有制止和正面引導,還回復煽動性言論,構成違反政治紀律錯誤,受到誡勉談話處理。

其實,現實中另一種情況是,有的人為了行業或興趣交流組建微信群,而微信群中卻是魚龍混雜,經常有人發布不當政治言論,或者是抹黑黨和國家形象的視頻等內容,對此群主若總放任不管,如果群主是黨員或者公職人員,出現影響就很有可能會受到黨政紀處分。

劉遠務律師補充

▶案例3:微信群傳播淫穢視頻群主獲罪

沈陽青年吳某用微信建了一個100餘人的微信群。群員馬某在群中每天都發布「有大片看」信息,向群員收取數十元會費,每天向交錢的人發送淫穢視頻。群主吳某因視而不理,涉嫌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被警方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法官表示依據兩高的司法解釋,「利用互聯網建立主要用於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的群組,成員達30人以上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傳播者,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處罰」。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應履行監管職責,及時審查群相關內容,阻止成員發布淫穢視頻或直接將其剔除,甚至解散微信群。如果其未履行群主義務,放任群員傳播淫穢視頻,其行為已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這樣的例子網上屢屢不鮮。

▶案例4:利用微信群「搶紅包」賭博群主「抽水」被判刑

2015年6月至8月,家住阜新市海州區的董某以網名「阿聯酋」的身份在手機微信客戶端里建立了微信群,先後命名為「擼九子」、「擼管子」、「擼九VIP游戲」等,並組織40餘人以制定規則以發紅包的形式進行賭博活動,從中抽取紅利。法院經審理後,判處主犯董某,犯開設賭場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近年,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微信紅包賭博被判決為犯罪行為的案例。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光廣東法院2015年至今公開的就有約30份利用微信紅包進行賭博犯罪的裁判文書。

劉遠務律師補充

為什麼群主成了墊背的?答案就在於就在於群主的監管職責。

▶微信群主與群員權利的核心區別:

群主可以刪減微信群中的所有群員,而群員則不能刪減微信群中的其他群員。

▶微信群主的監管職責:

微信群主與群員權利的核心區別,決定了群主與群員的不同職責。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和權力的擁有者,當然負有監管職責。群主應規范群聊行為,維護群聊內容的非違法性。對於群員發布的違法內容,群主應予警告,直至將該群員踢出群聊。

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和公民個人權益意識的不斷提高,對於群內的違法行為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如果群主不履行監管職責,則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劉遠務律師普法

▶群主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群主如及時制止群員發布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則不會因存在過錯而與發布不當內容的群員承擔民事責任。否則,就有可能承擔連帶責任。

治安處罰:對群員發布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內容,群主如果不履行監管職責,則有可能面臨共同的治安處罰。

刑事責任:對群員涉嫌犯罪的行為,如果不行使監管職責,放任群員違法犯罪,在主觀上,有可能構成間接故意,從而與涉罪群員構成共同犯罪。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有意放任,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E. 微信群主責任新規定10條

肯定需要擔責。從法律層面看,微信群主對微信群有管理責任和義務。首先,群主對群內可能會出現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信息或言論負有必要的注意義務,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制止發生在微信群內的侮辱他人名譽的行為。其次,群主作為微信群管理者,比一般群成員多出發布群公告、將群成員移出群聊和解散微信群的許可權,群主應當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預防和阻止群內的侵權行為。
群主「慢作為」「不作為」要擔責,涉及判斷標準的問題。一方面,群主應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公平、公正地處理和勸阻群成員之間的爭執、謾罵,不能出於個人情感,偏袒發表侵權言論的成員。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群主的能力不可能無限大,只要盡到積極預防、阻止群內侵權行為的責任,就可以視為盡到一定的注意義務,應減輕或免予法律責任。
考慮到微信群的功能與特點、群主所具有的職責與許可權,對群主責任的認定應基於過錯責任原則,可參照適用互聯網平台服務商的「通知-移除」規則,即如果微信群成員在微信群發表侵權言論,群主在察知或經受害人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措施,對侵權人進行勸阻警示,責令其停止侵權行為;如勸阻無效,應根據情況採取移除侵權人或解散群等必要措施,防止侵權的繼續和損害的擴大。
也就是說,若群里成員發表了侵權言論,群主可以使用「通知——移除規則」,即群主在了解察覺或經受害人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措施,對侵權人進行勸阻警示,若勸阻無效則可以將侵權人踢出群聊,或者直接解散群聊,防止侵權的損害擴大,這才是群主履行管理責任的恰當方式。
一、至於群主應當履行的注意義務判斷標准為何?
有法官認為對微信群主是否盡到了其應負的注意義務判斷標准不宜過高,不能苛求群主時刻保持對群內言論的密切關注,群主盡到積極預防、阻止群內侵權行為的責任,就可以認定其盡到了應負的注意義務。
具體來說,應根據微信群的性質、當事人關系具體判斷,並結合不法言論出現的頻率、持續時間、被侵權人的通知和求助情況、微信群主對侵權人的不法言論採取的管理措施類型以及管理措施的及時性等因素綜合考量。
法律依據
《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六條第
(十)項規定
「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製作、復制、發布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的違法信息」。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規定
「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范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路群體空間」。

F. 微信群組織活動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微信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和權力的擁有者,負有監管職責,群主應規范群聊行為,維護群聊內容的非違法性,對群員發布的違法內容,應該予以正確的管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熱點內容
最高法院案子 發布:2025-09-15 11:51:42 瀏覽:791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11:11:33 瀏覽:151
新婚姻法讓女性不願生孩子 發布:2025-09-15 11:11:31 瀏覽:360
工傷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9-15 11:00:45 瀏覽:300
法院的伙食 發布:2025-09-15 10:55:53 瀏覽:134
陷阱法治與 發布:2025-09-15 10:46:35 瀏覽:939
世界訴訟法年會官網 發布:2025-09-15 10:40:44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