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上使用人民幣法律責任
❶ 非法使用假人民幣立案標准
非法使用假人民幣的立案標准為:面額在4000元以上或者錢幣數量在400張(枚)以上的,法律規定應當立案追訴。對於非法使用假人民幣數額較大的,將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並會處以罰金;對於數額巨大的,將會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對於數額特別巨大的,將處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不知道其所持有的是偽造的貨幣,則不能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二十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幣量在四百張(枚)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❷ 關於人民幣的法律
人民幣是我國的 法定貨幣,是我國以法律形式規定的具有購買能力的貨幣符號.我國相關法律對貨幣制度作了詳盡的規定,大體是:1)規定了貨幣材料,我國貨幣是以紙材為貨幣材料的.2)規定了貨幣的單位,我國的貨幣單位是以元為主,配以角分;規定了貨幣的支付能力,我國的人民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是指法律規定一種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能力,無論在每次支付中的數量是多少,也無論是屬於何種性質的支付,支付的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否則視為違法.)3)規定了貨幣的發行,我國的貨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獨家發行,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印製人民幣等 人民幣的發行不是想發多少就發多少的,這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這個規律叫做貨幣必要量或貨幣需要量,它等於商品總數乘以商品總價(商品價值量)除以貨幣的流通速度(即在一定時間內的流通次數).比如社會的總的商品價值量為1000,貨幣在一定時間的流通速度為10,則貨幣必要量就是100.央行可以根據這個數量來發行貨幣.如果低於這個數量,商品流通就會凝滯,導致通貨緊縮(即人民感覺物資短缺,而廠商卻買不出貨).如果央行的發行量高於這個量,就會使得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超過了貨幣的供應量,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 人民幣發行之後,由銀行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以貸款的形式將貨幣投放到社會上. 美圓的發行大體也是一樣的.因為這些規律是人類經濟社會的客觀規律,不一某一人的意識而轉移,也不論是什麼樣的社會形態,都必須遵守這一規律. 儲備美圓的目的是為穩定人民幣值提供保障.人民幣只是一種價值符號,它不具備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說,一旦市場上的人民幣供給發生變化(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貨幣的供給不可能與貨幣必要量完全一致)人民幣不能自動退出流通領域,而繼續充斥其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不能用人民幣直接支付對外債務,這就需要一種能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貨幣,而美圓是最能為世界各國接受的貨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在快速的發展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有充分的外匯保證我過對外貿易的順利的進行.
❸ 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有明文規定,這是一種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第27條 禁止下列損害回人答民幣的行為:
(一) 故意毀損人民幣;
(二) 製作、仿製、買賣人民幣圖樣;
(三)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
《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44條 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的,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責令改正,並銷毀非法使用的人民幣圖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❹ 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是否違法違法會有什麼處罰
違法。
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是故意毀損人民幣的行為。
根據《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 禁止下列損害人民幣的行為:
(一)故意毀損人民幣;
(二)製作、仿製、買賣人民幣圖樣;
(三)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
(四)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損害人民幣的行為。
(4)在商品上使用人民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識別假人民幣的基本方法
主要識別方法是比較法:
(1)紙張識別。人民幣紙張採用專用鈔紙,主要成分為棉短絨和高質量木漿,具有耐磨、有韌度、挺括、不易折斷,抖動時聲音發脆晌等特點;而假幣紙張綿軟,韌性差,易斷裂,抖動時聲音發悶。
(2)水印識別。人民幣水印是在造紙中採用特殊工藝使紙纖維的堆積而形成的暗記。分滿版和固定水印二種。如現行人民幣1、2、5元券為滿版水印暗記;10、50、100元券為固定人頭像水印暗記。
其特點是層次分明、立體感強,透光觀察清晰。而假幣特點是水印模糊,無立體感,變形較大,用淺色油墨加印在紙張正、背字面,不需迎光透視就能看到。
(3)凹印技術識別。真幣的技術特點是圖像層次清晰,色澤鮮艷、濃郁,立體感強,觸摸有凹凸感,如1、2、5、10元券人民幣在人物、字體、國徽、盲文點處都採用了這一技術。而假幣圖案平淡,手感光滑,花紋圖案較模糊,並由網點組成。
(4)熒光識別。1990年版50、100元券人民幣分別在正面主圖景兩側印有在紫外光下顯示紙幣面額阿拉伯數字「100」或「50」和漢語拼音「YIBAI」或「WUSHI」的金黃色熒光反應,
但整版紙張無任何反應。而假幣一般沒有熒光暗記,個別的雖有熒光暗記但與真幣比較,顏色有較太差異,並且紙張會有較明亮的藍白熒光反應。
(5)安全線識別。真幣的安全線是立體實物與鈔紙融為—體,有凸起的手感。假幣一般是印上或畫上的顏色,如加入立體實物,會出現與票面皺褶分離的現象。
❺ 對人民幣的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18條規定:「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禁止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第19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 為保證人民幣發行的集中統一,穩定金融和物價,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對人民幣的保護。《中國人民銀行法》對人民幣的保護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的規定: (1)禁止各種變相貨幣的發行與流通。變相貨幣是指沒有法定貨幣發行權的單位或個人簽發的、以貨幣單位標示面值並在世面流通轉讓的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有的單位發行「代金券」、「購物券」、「禮品券」等就屬於變相發行貨幣的行為。變相貨幣的發行、流通的危害主要有:第一,違反了人民幣集中統一發行原則,侵犯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貨幣發行權;第二,由於充當支付手段,擴大了社會貨幣供應量,而又不在人民銀行的監控下,對通貨膨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第三,逃避了國家對工資獎金的監督管理,擴大了消費基金支出;第四,助長了不正之風。凡此種種,影響到人民幣的信譽和市場穩定,因此,必須禁止變相貨幣的發行與流通。 (2)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和禁止販賣偽造、變造的人民幣。偽造人民幣是指仿照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現行流通的紙幣或鑄幣的形狀、顏色、圖案,製造偽幣、冒充真幣的行為;變造人民幣是指用剪貼、挖補、拼湊、塗改、正背兩面撕開等方法增大人民幣票面額或增多票張數的行為。由於偽造、變造人民幣和販運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的行為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對國家、集體以及個人利益均會造成嚴重侵害,所以為保護國家貨幣、鞏固國家金融,該法第41、42條又進一步規定了法律責任。 (3)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人民幣是國家金融制度的體現,是國家保證市場流通的一種手段。人民幣作為支付手段,承擔著商品交換的流通作用。特別是一些小額人民幣鑄幣,其鑄造價值往往比其標示的價值還高,毀損人民幣會人為增加人民幣發行基金,有時還可能造成小額人民幣流通短缺,不利於市場上人民幣的找換,給國家造成浪費。 (4)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是為了保證國家貨幣的嚴肅性,也防止有人利用印有人民幣圖樣的紙張冒充人民幣,欺騙他人。
❻ 關於人民幣的違法行為
拒收人民幣是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章第十六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條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刷、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這條屬於妨礙人民幣的情形。《條例》第五章第四十七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三款、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一條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其中,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江蘇維士德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律師余翔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中規定,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如若拒收,屬於違法行為,但該法律中並未列出拒收的處罰措施。任何人如果遭遇拒收的情況,都可向人民幣的主管機構,即中國人民銀行進行投訴。另一方面,作為經營者來說,也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第一,消費者有權選擇支付的方式,只要該貨幣是合法流通的。而拒收某一版本的鈔票,則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侵害。第二,涉嫌侵犯了平等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准確等公平交易條件,也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因此消費者可以用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進行訴訟。
❼ 對人民幣構成的違法行為都有哪些會如何處理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很多人會在人民幣上亂畫,亂揉搓等相關情況出現,很多人以為這樣的行為沒有任何的傷害,不會讓自己遭受到任何的處罰,但實際上我們要知道,這屬於故意傷害人民幣的行為,如果我們這樣做之後,我們是需要招受到一定懲罰的,甚至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只要我們有以上這些行為,那麼我們就已經對人民幣構成了違法行為,並且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也是我們必須要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