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宣傳歌法律責任第八章

法宣傳歌法律責任第八章

發布時間: 2022-01-12 21:00:59

❶ 虛假宣傳的法律責任

虛假宣傳的法律責任:
1、經營者(廣告主)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回正當競爭法》第答21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2、廣告經營者的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廣告法第37條規定的罰款,指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38條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廣告主應負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承擔全部民事責任。

❷ 北京市公路條例的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市公路管理機構不依法或者不正當履行公路管理職責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市公路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公路養護作業單位未按規定進行養護作業的,由市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三款、第五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公路建設、養護和經營管理單位未按照規定製定公路先期應急處置方案或者進行先期應急處置方案演練的,由市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應當予以處理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的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登記,從事已納入本辦法調整范圍司法鑒定業務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停止司法鑒定活動,並處以違法所得1至3倍的罰款,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3萬元。
第三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警告,並責令其改正:
(一)超出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未經依法登記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
(三)未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的;
(四)出借《司法鑒定許可證》的;
(五)組織未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司法鑒定委託的;
(七)違反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的;
(八)支付回扣、介紹費,進行虛假宣傳等不正當行為的;
(九)拒絕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監督、檢查或者向其提供虛假材料的;
(十)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具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開展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司法鑒定機構對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的第八章 強制措施和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第八章強制措施和法律責任的具體規定如下:

第四十二條:軍事設施管理單位執勤人員遇有軍事設施保護法第三十條所列違法行為,可以採取下列強制措施,予以制止:

1、驅逐非法進入軍事禁區的人員離開軍事禁區

2、對用於實施違法行為的器材、工具或者其他物品予以扣押,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人員予以扣留,立即移送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

3、在緊急情況下,清除嚴重危害軍事設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障礙物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在水域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內或者軍民合用港口的水域建築、設置非軍事設施的,由城市規劃、交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責令停止興建活動;已建成的,責令限期拆除。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擅自進入水域軍事禁區,在水域軍事禁區內從事水產養殖、捕撈,或者在水域軍事管理區內從事水產養殖的,由交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給予警告,責令離開,可以沒收漁具、漁獲物。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在作戰工程安全保護范圍內開山採石、采礦、爆破、採伐林木的,由公安機關以及國土資源、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采出的產品和違法所得;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擅自在作戰工程安全保護范圍內修築建築物、構築物、道路或者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由城市規劃、交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破壞作戰工程封閉偽裝,阻斷作戰工程通道,或者將作戰工程用於堆物、種植、養殖的,由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在軍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修建超出軍用機場凈空保護標準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超高部分。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在軍用電磁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設置或者使用發射、輻射電磁信號的設備和電磁障礙物體的,由城市規劃、信息產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查封干擾設備或者強制拆除障礙物。

第五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的規定,擅自拆除、遷建、改建作戰工程、邊防設施或者擅自移動邊防設施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辦法,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法宣傳歌法律責任第八章擴展閱讀

2001年1月1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發出了與《實施辦法》配套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施行中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這對於進一步加強國防建設,做好新形勢下的軍事設施保護工作,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保證《實施辦法》和《通知》的順利施行,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搞好宣傳教育,增強依法保護軍事設施的自覺性

各地區要把軍事設施保護的宣傳工作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有計劃地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貫徹《實施辦法》的重要意義,介紹法規精神,宣揚保護軍事設施的先進人物和事跡,有針對性地對一些破壞軍事設施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報道,切實增強廣大公民和社會組織保護軍事設施的自覺性。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團級以上軍事機關要組織有關部門認真學習《通知》精神,共同做好《實施辦法》和《通知》的宣傳教育工作。

2、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

要建立健全軍事設施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要落實辦事機構,建立辦公制度,熟悉工作職責,根據人事變動情況及時調整補充有關成員,確保有效履行職責。各軍區要在2001年內召開一次有軍隊和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領導同志參加的軍事設施保護工作會議,系統學習《實施辦法》和《通知》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確分工,理順關系,全面總結十年來本地區軍事設施保護工作的主要情況,制定貫徹執行《實施辦法》和《通知》精神的措施。

3、落實有關規定,組織軍事設施保護區域的劃定

要按照《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和《通知》精神,著手水域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和作戰工程安全保護范圍的劃定工作。各軍區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國務院有關部門,各軍兵種、軍委各總部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全國水域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和作戰工程安全保護范圍的劃定工作,要在2001年年底前完成。

4、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有關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和《通知》精神,結合本地區實際,按照程序制定或者修訂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細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要根據《實施辦法》的規定,統一本地區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標志牌的樣式、質地和規格,並督促協調有關單位於2001年年底前設立完畢。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通知》精神,組織當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駐地軍事機關,對軍事禁區安全控制范圍內和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附近的涉外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威脅我軍事秘密安全的涉外項目,依法進行處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軍事機關要按《通知》精神,盡快建立有關軍事設施保護工作的軍地協商機制。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機關要認真履行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處罰職責。軍事設施管理單位團級以上機關要制定進一步加強軍事設施管理的措施,並按規定將軍事設施有關資料及時提供給當地人民政府。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正本)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1999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7號公布 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2012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6號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四章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五章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第六章 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第三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
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職責是:
(一)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規劃;
(二)組織、協調公安、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社會組織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對本法實施的情況和工作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四)總結、推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經驗,樹立、表彰先進典型。
第五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對策的研究。
第二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條 對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思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對於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未成年人,在進行上述教育的同時,應當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
第七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的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
第八條 司法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少年先鋒隊應當結合實際,組織、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九條 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學校根據條件可以聘請校外法律輔導員。
第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
第十一條 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應當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第十二條 對於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准備就業的未成年人,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應當將法律知識和預防犯罪教育納入職業培訓的內容。
第十三條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第十六條 中小學生曠課的,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未成年人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第二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第二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離異的,離異雙方對子女都有教育的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得因離異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第二十二條 繼父母、養父母對受其撫養教育的未成年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職責。
第二十三條 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第二十四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座談、培訓等活動,針對未成年人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介紹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教師、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有效地防止、矯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第二十五條 對於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品行不良,影響惡劣,不適宜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工,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予以解聘或者辭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禁止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禁止開辦上述場所的具體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對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上述場所的,應當限期遷移或者停業。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中小學校周圍環境的治安管理,及時制止、處理中小學校周圍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維護中小學校周圍治安的工作。
第二十八條 公安派出所、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掌握本轄區內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學、就業情況。對於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的,應當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進行有效的教育、制止。
第二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提供條件。
第三十條 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或者電子出版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前款規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及其信息。
第三十二條 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文化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以及各類演播場所的管理。
第三十三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對於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場所的工作人員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四章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三十四條 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
(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第三十五條 對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
對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對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三十六條 工讀學校對就讀的未成年人應當嚴格管理和教育。工讀學校除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在課程設置上與普通學校相同外,應當加強法制教育的內容,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開展矯治工作。
家庭、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在工讀學校就讀的未成年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不得體罰、虐待和歧視。工讀學校畢業的未成年人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三十七條 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因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情節特別輕微免予處罰的,可以予以訓誡。
第三十八條 未成年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
第三十九條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養期間,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或者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解除收容教養、勞動教養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五章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第四十條 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第四十一條 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遺棄、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權向公安機關、民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或者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請求保護。被請求的上述部門和組織都應當接受,根據情況需要採取救助措施的,應當先採取救助措施。
第四十二條 未成年人發現任何人對自己或者對其他未成年人實施本法第三章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或者犯罪行為,可以通過所在學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機關報告。受理報告的機關應當及時依法查處。
第四十三條 對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及舉報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司法機關、學校、社會應當加強保護,保障其不受打擊報復。
第六章 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第四十四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
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對於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刑事案件,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四十六條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未成年犯在被執行刑罰期間,執行機關應當加強對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對未成年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對因不滿十六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處非監禁刑罰、被判處刑罰宣告緩刑、被假釋的未成年人,應當採取有效的幫教措施,協助司法機關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可以聘請思想品德優秀,作風正派,熱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離退休人員或其他人員協助做好對前款規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八條 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罰、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假釋或者刑罰執行完畢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第五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違反本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接到報告後,不及時查處或者採取有效措施,嚴重不負責任的,予以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出版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門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製作、復制宣揚淫穢內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傳播宣揚淫穢內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及其信息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處以罰款。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第五十四條 影劇院、錄像廳等各類演播場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節目的,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播放的音像製品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五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違反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不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或者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六條 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七條 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內容,要簡短一些,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四章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五章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第六章 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第三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 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職責是: (一)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規劃; (二)組織、協調公安、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社會組織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對本法實施的情況和工作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四)總結、推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經驗,樹立、表彰先進典型。 第五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結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心理矯治和預防犯罪對策的研究。 第二章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條 對未成年人應當加強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對於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未成年人,在進行上述教育的同時,應當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 第七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的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 第八條 司法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少年先鋒隊應當結合實際,組織、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九條 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學校根據條件可以聘請校外法律輔導員。 第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時,應當將教育計劃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結合學校的計劃,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 第十一條 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應當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 第十二條 對於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准備就業的未成年人,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應當將法律知識和預防犯罪教育納入職業培訓的內容。 第十三條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傳活動。 第三章 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第十四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一)曠課、夜不歸宿; (二)攜帶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第十六條 中小學生曠課的,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未成年人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第二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第二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離異的,離異雙方對子女都有教育的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得因離異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第二十二條 繼父母、養父母對受其撫養教育的未成年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職責。 第二十三條 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第二十四條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座談、培訓等活動,針對未成年人不同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介紹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教師、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有效地防止、矯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第二十五條 對於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品行不良,影響惡劣,不適宜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工,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予以解聘或者辭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禁止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禁止開辦上述場所的具體范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對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學校附近開辦上述場所的,應當限期遷移或者停業。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加強中小學校周圍環境的治安管理,及時制止、處理中小學校周圍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維護中小學校周圍治安的工作。 第二十八條 公安派出所、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應當掌握本轄區內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學、就業情況。對於暫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的,應當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進行有效的教育、制止。 第二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提供條件。 第三十條 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或者電子出版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前款規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及其信息。 第三十二條 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文化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以及各類演播場所的管理。 第三十三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對於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場所的工作人員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四章 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三十四條 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一)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二)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三)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四)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製品等; (五)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六)多次偷竊; (七)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第三十五條 對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 對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相互配合,採取措施嚴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對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三十六條 工讀學校對就讀的未成年人應當嚴格管理和教育。工讀學校除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在課程設置上與普通學校相同外,應當加強法制教育的內容,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開展矯治工作。 家庭、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在工讀學校就讀的未成年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不得體罰、虐待和歧視。工讀學校畢業的未成年人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三十七條 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因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情節特別輕微免予處罰的,可以予以訓誡。 第三十八條 未成年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 第三十九條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養期間,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或者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解除收容教養、勞動教養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五章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範 第四十條 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第四十一條 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遺棄、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權向公安機關、民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或者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請求保護。被請求的上述部門和組織都應當接受,根據情況需要採取救助措施的,應當先採取救助措施。 第四十二條 未成年人發現任何人對自己或者對其他未成年人實施本法第三章規定不得實施的行為或者犯罪行為,可以通過所在學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機關報告。受理報告的機關應當及時依法查處。 第四十三條 對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及舉報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司法機關、學校、社會應當加強保護,保障其不受打擊報復。 第六章 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第四十四條 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 對於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四十六條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未成年犯在被執行刑罰期間,執行機關應當加強對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對未成年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對因不滿十六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處非監禁刑罰、被判處刑罰宣告緩刑、被假釋的未成年人,應當採取有效的幫教措施,協助司法機關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可以聘請思想品德優秀,作風正派,熱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離退休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協助做好對前款規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八條 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罰、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假釋或者刑罰執行完畢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 第五十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違反本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接到報告後,不及時查處或者採取有效措施,嚴重不負責任的,予以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出版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門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出版物和違法所得,並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許可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製作、復制宣揚淫穢內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傳播宣揚淫穢內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訊、計算機網路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及其信息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處以罰款。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沒收讀物、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第五十四條 影劇院、錄像廳等各類演播場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節目的,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播放的音像製品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五條 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違反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不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或者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六條 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七條 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

❼ 法制宣傳教育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你可以根據你得具體實際情況,在你們當地的省份或者市,應該有法律宣傳教育類的法規,如法治宣傳教育條例等等。那裡面應該有相關的責任。

❽ 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的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法履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職責的;
(二)未按照國家和省規定製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的;
(三)佔用或者變相佔用教師編制的;
(四)未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並及時維修、加固或者重建的;
(五)未建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制度,保障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依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組織和督促兒童、少年及時入學的;
(二)未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的;
(三)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的;
(四)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的。
第四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等有關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等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單純以學科考試成績評價或者考核學校,或者按升學率高低對學校進行排名的;
(二)強制學校訂購教輔材料或者報刊的。
第四十六條學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拒絕本入學區域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或者跨越入學區域招生的;
(二)採取入學考試或者測試等形式選拔學生的;
(三)將考級證書和競賽成績作為入學依據的;
(四)劃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或者張榜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按照考試成績公布學生排名的;
(五)單純以學科考試成績評價或者考核教師,或者按升學率高低對教師進行排名和獎懲的;
(六)未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職責的;
(七)隨意調整課程、停課或者增加、減少課時的。
第四十七條教師有下列行為之一,尚未構成犯罪的,由所在學校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處分或者解聘:
(一)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的;
(二)在工作崗位上遇到涉及學生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未及時採取措施保護學生人身安全的;
(三)組織或者參與對學生的有償補習活動,或者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集體補課的;
(四)強制學生訂購教輔材料或者報刊的。

❾ 貴州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的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一條 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本條例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並依法予以處罰;對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予以口頭警告後放行。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汽車處以500元罰款;其它機動車處以100元罰款。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對機動車駕駛人處以100元罰款,沒收非法裝置。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儀的,責令限期安裝,逾期未安裝的,可處以1000元罰款;違反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以500元罰款。
第六十六條 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結構、構造、特徵或者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車輛識別代號的,責令恢復原狀,可並處以1000元罰款。
使用已擅自改變登記結構、構造、特徵或者改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車輛識別代號的機動車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並處以500元罰款。
第六十七條 單位或者個人銷售、使用報廢機動車及其零部件,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對機動車駕駛人處以100元罰款。
第七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處以50元罰款。
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對機動車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對非機動車駕駛人處以50元罰款;違反第(三)項至第(八)項規定的,對非機動車駕駛人處以20元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七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對行人、乘車人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在高等級公路上有下列交通違法行為的,依法予以處罰:
(一)機動車發生故障和事故時,駕駛人、乘車人未按照規定離開車輛和行車道的,處以10元罰款;
(二)拖拉機、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60公里的機動車進入高等級公路的,處以100元罰款;
(三)違反第四十條第(一)至(五)項、第四十三條規定的,處以100元罰款;
(四)違反第四十條第(六)項、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處以200元罰款。
第七十五條 對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由有關部門追究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第七十六條 在高等級公路上施工作業未按照規定進行,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施工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七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熱點內容
最新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01 13:56:32 瀏覽:609
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發布:2025-07-01 13:50:48 瀏覽:634
金沙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1 13:49:30 瀏覽:61
湖北勞動法護理假規定 發布:2025-07-01 13:39:10 瀏覽:106
清華q法學 發布:2025-07-01 13:37:26 瀏覽:934
工程建設法規試題 發布:2025-07-01 13:25:43 瀏覽:558
法治織金公眾號 發布:2025-07-01 13:10:12 瀏覽:160
婚姻法公證 發布:2025-07-01 13:00:10 瀏覽:586
勞動法對兼職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01 12:28:14 瀏覽:884
韶關找律師 發布:2025-07-01 12:26:47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