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舉報陷人的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舉報陷人的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13 02:31:54

① 在法律方面,舉報人舉報錯誤給當事人造成傷害的,是否負法律責任如果是,負什麼責任

民事方面可能承擔名譽、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刑事方面可能構成誹謗罪。
兩種責任的前提都必須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

② 舉報不實需要承擔責任

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③ 惡意舉報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後果

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④ 舉報不實需要負法律責任

如果不實舉報人是因證據不足或者無主觀故意,只是行使了公民監督權力但由於失察舉報失實,所需承擔的責任主要依據舉報人是否屬於惡意舉報。若並非惡意舉報,則可能需要向被舉報的人賠禮道歉等,若主觀上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可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⑤ 惡意舉報承擔什麼責任

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⑥ 舉報人沒有證據舉報他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第一百一十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根絕以上兩條確定是可以舉報的。

⑦ 對舉報不實者是否處理


【法律分析】
舉報人舉報不實的,如果並不是通過捏造事實、虛構事實等方式進行舉報的,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是違法舉報的,要承擔治安處罰或者刑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⑧ 舉報人惡意舉報不實咋處理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惡意舉報不實怎麼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通過捏造事實、虛構事實等方式進行惡意舉報,意圖讓他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就會構成誣告陷害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熱點內容
南京裝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1 10:56:16 瀏覽:630
婚姻法普法講課稿 發布:2025-07-01 10:55:59 瀏覽:489
行政法與刑事訴訟法第二版 發布:2025-07-01 10:45:04 瀏覽:871
自融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1 10:26:20 瀏覽:673
2018年勞動法婚喪假 發布:2025-07-01 10:26:16 瀏覽:373
防騷擾條例 發布:2025-07-01 10:16:13 瀏覽:640
司法局打電話是幹嘛的 發布:2025-07-01 10:13:52 瀏覽:596
誦道德經 發布:2025-07-01 10:04:33 瀏覽:848
如何查詢違章條例 發布:2025-07-01 09:59:19 瀏覽:587
民事訴訟法58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01 09:58:02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