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假字畫法律責任
⑴ 賣假的藝術品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你不用負責!!!老闆才會承擔責任,如果假的, 一般是民生欺詐,老闆是需要賠償的。也可能涉嫌詐騙罪。蛋是你不會構成此罪的,老闆才是涉嫌人~~
⑵ 賣假字畫違法嗎
你好,你這個是不違法的,並不是因為你標注了不保證真假,而是因為你賣的價格太低了,幾百元並不構成犯罪,也並不是詐騙罪,金額太低了,而且要是高價賣假字畫或者走私真字畫才是違法。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⑶ 詐騙字畫或者假字畫詐騙算詐騙罪嗎
不論標的物是真是假,只要當事人行為構成了法律所不允許違法行為,都以詐騙罪論處,只是在量刑上有所區別。
⑷ 拍賣假畫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字畫經營做為一種投資而出現,刺激了假畫的製作和銷售,在所有的字畫買賣中,有相當一部份屬於假畫或冒版貨。銷售假畫可以獲取鉅額非法利潤,這對於那些財迷心竅不擇手段撈錢的無恥之徒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製作假畫的方法五花八門,但本文所說的假畫,專指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該作品與某藝術家本無關聯 , 卻被人假冒署名 , 硬把它與該藝術家聯系起來 , 說成是該藝術家的作品。多年前 , 即有人指出了假畫的危害。然而時至今日,假畫之風不但未被遏止,反而愈刮愈烈。少數拍賣行,竟然置法律於不顧,公開拍賣假畫。有人為之辯護說,拍賣行對委託品不承擔法律責任,所有由拍賣品引起的法律責任都由委託人(賣家)承擔。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我們只要對拍賣稍作分析,很快便會發現這種辯護的謬誤。所謂拍賣,一般是指得到國家特許的拍賣人(拍賣行、拍賣公司等),以公開競爭的方式,將特定財產出售給出價最高的買家的一種特殊的買賣行為。在我國,並不是任何個人、單位或組織都可以經營拍賣業務的,尤其是對藝術品拍賣,必須是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特許或取得特別授權的機構,方可進行此類物品的拍賣。 在拍賣活動中,拍賣人一般扮演雙重角色。一方面,拍賣人是賣家的特殊的委託代理人,而以拍賣人自己的名義主持賣家的拍賣品的拍賣。另一方面,拍賣人一自己的名義經營拍賣業務,獨立地進行買賣行為,享有在一般買賣行為中賣家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 在拍賣的長期發展中,的確形成了一套較嚴密的拍賣措施或交易規則,對買賣雙方以及拍賣人也有較詳細的責任規定。但是,拍賣行的行規以及買家、賣家與拍賣人因拍賣活動而形成的共同關系,對與拍賣活動無關的藝術家沒有任何效力,也不能違反或對抗國家制定的法律。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22 條第 2 款規定:"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它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根據該款規定,拍賣人作為字畫經營者,其對拍賣品的說明,如拍賣圖錄中對拍賣品的、作者身份的說明,應保證與拍賣品的實際作者身份相符,否則,即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樣拍賣人對委託拍賣品不承擔法律責任,而由委託人單方面承擔托保責任的說服是明顯站不住腳的。 拍賣人在制售假畫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應承擔的責任 對於拍賣人在制售假畫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例如,在偷盜行為中,銷贓人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銷贓人的行為實際上起到了一種助長偷盜,致使贓物得到轉移的作用,因此,銷贓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拍賣人拍賣假畫,就相當於銷贓人銷贓。 拍賣假畫,可能有三種情況。第一,拍賣人不知或難以獲知拍賣品為假畫,無意中將假畫公開拍賣。這種情況,我們相信也是在拍賣假畫中較多的一種情況,拍賣人應當預見可能出現拍賣假畫而未預見,或者拍賣人已經預見可能出現拍賣假畫而過於輕信自己的真假鑒定能力,致使侵權得以發生,故應承擔過失侵權責任。應當注意的一點是,在我國,拍賣人(拍賣行、拍賣公司等)作為國家特許的從事拍賣業務的機構,不僅應當對所有參加拍賣活動的當事人負責,還應當對全體公眾負責;它對拍賣品的真假及所有權歸屬等應當有義務並有能力予以鑒定和確認。有的拍賣人在其拍賣規則中所作的有賣家單方面承擔擔保義務,其不負擔保責任的說明是缺乏法律依據的。 第二,拍賣人明知拍賣品為假畫,或有意與賣家串通拍賣假畫。這種情況,拍賣人實際上起到了一種比假畫製作者更為惡劣的作用,它理應承擔故意侵權責任。實踐中亦有這樣一種情況,即藝術家發現拍賣品系假冒其署名的假畫時,便向拍賣人指出,要求其取消該拍賣品拍賣。此時,一個講究信用的拍賣人會慎重對待藝術家的要求。或者取消拍賣,或者緩拍,或者取得充分證據後再行拍賣。但是,一些為一時繩頭小利而拒絕藝術家要求,或因鑒定力量薄弱而又偏聽偏信的拍賣人,依舊照拍不誤,致使侵權得以發生。這時,拍賣人的責任亦屬於故意侵權。 第三,拍賣人就是假畫製作者,在拍賣會上公開將假畫拍賣。這種情況在實踐中可能不多見,但是,如果把這種情況與明知拍賣品為假畫,卻仍以賣家保密為拒絕透露賣家真實身份的情況作一分析,就會發現,拒絕透露賣家,實際上就相當與拍賣人自己把自己推上了假畫製作者的地位。此時,拍賣人無論如何也推卸不掉自己的侵權責任。如果面臨檢察機關的公訴,拍賣人仍然拒絕透露買家身份的話,它還有可能觸犯有關刑律而受到更為嚴厲的法律制裁。 雖然假畫製作者的動機主要是牟取法暴利,但其行為同時亦給有關藝術家的精神利益和經濟;利益造成損害。具體地說,假畫製作者侵犯了有關藝術家的名譽權、姓名權和著作權。 侵犯名譽權 民法通則第 101 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禁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對於名譽權的內容雖然沒有具體的規定,但從法理和實踐分析,所謂名譽權,就是指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因其觀點、行為、作派、專業水平而形成的公民名譽和法人名譽不受非法侵害的權利。公開制售假冒某藝術家署名的劣質畫作,將損害該藝術家通過大量的艱苦的專業訓練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損害其在藝術界及公眾當中所取得的良好評價,構成對該藝術家名譽權的侵害。 侵犯姓名權 民法通則第 99 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嚴禁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並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自己姓名的一項人身權利。制售假冒某藝術家署名之劣質畫作,將在公眾當中產生誤認,給該藝術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及不良評價,構成對該藝術家姓名權的侵害。 (三)侵犯著作權 我國《著作權法》第 46 條將"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列為一種侵權行為。這項規定是專門用來保護美術作品作者即藝術家的。多年來,藝術家們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強烈呼籲加強立法,打擊制售假畫行為。著作權法第 46 條的這項規定,反映了這種呼聲,也是藝術家們長期努力奮斗的結果。但是,對於著作權法上的這項規定,學術界也存在不同看法,即認為制售假畫與藝術家的已有作品無關,自然也就談不上著作權問題。這種觀點貌似有理,但實際上卻經不起推敲。 從歷史上看,在我國第一部著作權法--《大清著作權律》中,即將包括制售假畫在內的制售假冒作品行為列為一種禁例,並規定了相應的罰則。其第三十六條規定,"不得假託他人姓名發行已之著作";第四十條規定:"凡假冒他人之著作,科以四十元以上四百元以下之罰金;知情代為出售者,罰與假冒同。"我國台灣地區著作權法,亦曾有類似規定。 對於制售假畫行為侵犯藝術家的著作權,我們亦可以在國外一些著作權法中找到例證。例如,德國《著作權法》第 107 條專門對未經許可使用著作人名稱的行為作出規定:"對於不經著作人同意將著作人名稱在造型藝術著作原件顯示者或將上述顯示名稱的原件傳播者......如果根據其它規定對該行為沒有重要的處罰,處三年以內監禁或課以罰款"。英國《版權法》第 84 條專門對作品之虛度署名作出規定,其有關內容包括:任何人都有使自己免於被虛假地署名為某一藝術作品作者的權利,出售帶有虛假署名的作品原件的行為侵犯此項權利。 根據我國有關立法和司法實踐,參考國外有關規定,《著作權法》第 46 條關於制售假畫行為的規定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也是完全可行的。筆者認為,從著作權法的角度,亦可以為這項規定找到"說法"。這項規定既保護了藝術家精神權利,亦保護了藝術家的經濟權利。從精神權利來看,根據這項規定,著作權法所賦予藝術家的署名權,應當包括禁止他人假冒其署名製作、出售自己作品的權利。制售假冒藝術家署名的美術作品,構成對該藝術家署名權的侵害。從經濟權利來看,藝術家對其創作作品享有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其中包括一項許可他人以發行方式使用其作品並從中獲得報酬的權利。制售假冒藝術家署名的作品,雖然沒有直接涉及該藝術家的已有作品,但卻有可能給其已有作品的發行,以及將來作品的發行帶來損害,故構成對藝術家發行權的侵害。制售假畫侵犯藝術家著作權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為了打擊嚴重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今年 7 月通過了一項《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決定》。該決定所列侵犯著作權的犯罪,即包括制售假畫的行為,對於制售假畫侵犯藝術家著作權的犯罪行為,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的,最高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可處以罰金。 相關的一個問題 本文所討論的拍賣人的法律責任,首先要求有拍賣假畫的事實。因此,對拍賣品的真假鑒定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從國外藝術市場的情況來看,假畫多與已故的知名藝術家相關。一些藝術法的專著中,所討論的制售假畫的案例也多涉及故去多年或古代藝術家。這大概與那些國家藝術市場較為規范鑒定手段較先進,藝術家自我保護意識較強,使得制假者有所畏懼不無關系。然而在我國藝術市場,制售假冒仍在世的藝術家假畫的案例亦非少數。凡某藝術家出了名,便很快就有防冒之作上市,這大概可以算上"中國特色"了。 對於某件作品的真與假,藝術家本人應當最有發言權,盡管實踐中存在著藝術家有意或無意地將真畫說成假畫,或否認自己過去的創作的極個別情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藝術家對某件作品的意見仍然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鑒定意見。拍賣人當然亦可提出自己的鑒定意見,但絕不能因此而否定甚至排斥藝術家本人的意見。在與拍賣假畫有關的訴訟中,藝術家本人對涉訟作品的否定性意見本身通常就是一種最有力的證據,以證明涉訟作品是否是該藝術家的真品。 藝術作品的真假鑒定一般分兩種:風格鑒定與科學鑒定,風格鑒定是由藝術史學家根據其知識、直覺與經驗對作品所進行的主觀評估,而科學鑒定則是根據各種科學檢測的結果,對作品所進行的客觀評估。如果說對於古代作品的鑒定可能較為困難的話,那麼對於仍然在世的藝術家的作品的鑒定可能較為容易。因為藝術家本人便可以直接對作品的真假發表意見,而這種意見應當成為鑒定的重要依據。筆者最近看到一種說法,即書畫鑒定"目鑒為主,考訂為輔"。"書畫鑒定的基本前提是面對原作,離開原作的任何鑒定,都是違背書畫鑒定的起碼常識和根本原則的"(見第 63 期《美術報》)。這種說法對於一般書畫鑒定來說似乎是有道理。但如果把它套用在本文所討論的制售假畫行為的鑒定上,就顯得幾分矯情。舉例來說,某拍賣人拍賣了一幅署名黃胃的人體油畫。黃先生可能根本連拍賣圖錄都不用看,便可鑒定該畫為假畫。這時仍強調"目鑒",豈不荒唐?如果涉訟,制售假畫者倒是"目鑒"了,但他們的"鑒定結論"又將如何呢?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當採用科學鑒定的方法。比如,採用筆跡鑒定應當能夠較准確地鑒定出作品的真假。 這里須提醒拍賣人的一點是,對於拍賣品的真假,絕不能掉以輕心,盲目自信。特別是對那些在正式拍賣前就有藝術家或公眾舉報的情況,更慎之又慎。拍賣規則中申明的拍賣人的免 - 條款,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僅僅對買家有約束力,但卻不能免 - 拍賣人對藝術家及公眾所應負的責任。拍賣人很難指望所有被造假的藝術家都能在拍賣前舉報,拍賣人對於賣家弄虛作假,自拍自買等卑劣行徑,更應主動查究,積極防範。筆者認為,在中國的藝術市場的建設中,拍賣人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不時的出好畫、真畫,逐漸減少乃至杜絕劣畫、假畫,應當作為拍賣的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
⑸ 賣假字畫的公司被查封店員能擔多大的罪
這個也分情況吧,第一,你知不知情,知道的話,還做這些事情,肯定是要重罰的;
不知情的情況下,會處罰輕一點,國家對售假方重慶發落,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⑹ 售假畫構成詐騙罪嗎
看性質。你在拍賣會等場所,帶有欺騙性質出售畫作,並獲得高價不法收入,為詐騙。
在黑市,集會等場所,賣家買家達成買賣協議雙方自擔後果無強迫的情況下,屬於法律黑色條款,沒有確切保護政策,賣家自認後果。
如果是家裡十塊錢一副批量出售或者淘寶,那就根本無犯罪一說了,基本等於把假貨寫在臉上,願者上鉤
⑺ 賣假畫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你就是明抄確的告訴買房這是臨摹的畫,或者你畫的價格也可以判斷是臨摹品的話,那是不負任何法律責任的。如果你是臨摹品當真品買,如果金額也不是太大,可能會承擔合同被撤銷的的不利後果,要是本來你這個只值100元,你騙人家賣10萬元,完全有可能構成詐騙罪.
⑻ 賣假字畫構成詐騙嗎
【法律分析】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⑼ 朋友給我買了一批假的字畫,他屬於違法嗎
他如果知道是假的字畫,還與別人串通那就是違法的,如果他本身就不知道是假的,那就不能算違法。
⑽ 出售高仿字畫怎麼判刑
出售高仿字畫會出現兩種法律責任。
1、以假充真的涉嫌構成詐騙罪。
2、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銷售侵權復製品罪】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