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活動法律知識講座
A.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講之心得體會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警察用他們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
B. 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
未成年人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前提是在全社會形成法制教育刻不容緩的共識。 讓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構築全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大環境。
1、法制教育要回歸學校素質教育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本源。
打造立體法制教育,建立完善學校評價體系,將法制課納入教學大綱,在開展以學生自我保護安全教育的同時,逐步添加以規則、平等、行為責任意識、誠信為內導向的法制觀念教育。法制教育側重指引在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規范日常行為和預防受到非法侵害,要強調事後的依法追究,要有意識地宣傳一些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以法制教育為主,輔以道德規范、生活常識、日常禮儀等,尤其警惕案例對學生的負面誤導。
2、法制教育要注重劃分受教層次和有針對性精選法制講座內容。
注重不同年齡段的特性和教育順序性,分清層次,因才施教。對小學生,根據年齡特點,講解具體、淺顯的法律知識進行法律啟蒙教育;對初中生,根據其陳述性知識和抽象性思維能力,講解法律基本知識、以案說法;對高中生,鑒於其較高的認知結構、理性思維,可講法條、法理。要改變法制教育流於形式的局面,豐富法制教學形式和內容。根據學生特點,做好法律報告會、模擬庭審、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咨詢、宣傳板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做法律教育中的主角。
3、法制教育要加大對未成年人家長的法制教育力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基礎和關鍵是從家庭教育抓起。通過對家長進行法制教育,使家長承擔起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嚴格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注重個案的庭前社會調查,發揮法庭教育的作用,盡最大可能的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彌補法制教育斷檔期存在的潛在風險,為其修復因犯罪行為而破壞的社會關系創造條件。
4、積極發揮公檢法等專業機關的作用。
簽訂共建協議,由當地的公檢法等機關派出專業人員,承擔對未成年人宣講法律、提供法律服務、開展法制教育、協助對學生不良行為矯正等工作。與此同時,在學校設立了維權信箱,公布維權熱線,多方位多渠道的收集來自學生方面的信息,並及時作出有效的反饋和處理。
C. 未成年人保護法講座心得200字
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心得體會 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心得體會 南湖中園小學 陳靜 通過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使我對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未成年人有哪些權益受到國家的保護、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麼辦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專門法律,它具體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指導思想、保護內容、保護工作的原則,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予以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方法與內容,以及各種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一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基本法。它的頒布和實施,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視和關懷,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優化少年兒童成長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未成年人年齡雖小但同樣享有人格尊嚴,學校或教師不得對其人格進行侮辱或誹謗。特別是在未成年人發生違紀的情況時,少數教師會粗暴侮辱、厲聲訓斥,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這些都是不尊重未成年人的行為。再聯想我自己平日的班級管理與對學生的教育方式與上文提到的現象相似之處,令我不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這是在違法!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得到保護,必須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問題提高到法制的高度來認識,並自覺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我經過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之後,聯系學過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我認為教師在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方面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識,使教育者自覺遵守法律規定。了解法律並遵守法律,應落實到每一位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具體行動中。
D. 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講座是對未成年人的什麼保護
加強法律觀念,保護自己。其實作用不大,無非就是告訴你,不要打架,遇到問題要及時找學校老師反映,要遠離社會上的一些人,防止近墨者黑。主要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E. 如何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一、高度重視,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陣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學校堅持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能有效地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學校必須重視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一是確立法制教育目標體系。學校應切合未成年人實際,確立學校法制教育的目標體系,並逐一落實,對於不同層次的法制教育內容,應貫穿於不同的學齡階段,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從而使各個學齡段的學生都能接受全面系統適用的法制教育。二是切實注重課堂教學。學校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集中開展以政治課為主,團隊課、周會課為補充的法律理論教育,做到授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另外教者還應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時時受到法的熏陶。例如老師在講解常識課《火》一文時,可以首先依據大綱要求完成實驗,總結出火的特性,然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出森林火災現象,再簡要地向學生宣傳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將防火安全法律意識植入孩子們的心中。三是認真抓好法制教育活動的開展。學校應通過辦板報、手抄報、校刊專欄、校園廣播、召開主題班會、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編著通俗的法律教材、開設法制診所、組織社會法制調查等形式,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強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二、言傳身教,提高家長法律素質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環境,作為家長責任重大,千萬不可小視。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環境?一是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如果家長不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或者家長自己就是法盲,那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識很難得到增強,因此家長應多讀書、看報、看電視、聽法律講座、參加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二是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很深,因此家長應成為孩子的榜樣。三是對子女進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家長要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法律知識,採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規范的方法,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三、齊抓共管,加大法制宣傳教育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中,或多或少地從社會吸取法律知識的營養,因此,社會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司法等部門要攜起手來,積極投身到未成年人的法制宣傳教育中去。一是扎實有序地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如懸掛大型法制橫幅,設置永久性法制宣傳牌,張貼法制標語,開設法制宣傳窗,主辦法制圖片展,召開法制教育會,組織法制宣傳遊行,進行法制文藝演出,播放法制電視專題片,設置法制專欄,定期開辦法律培訓班,舉行法制演講比賽、見義勇為表彰報告會,建設和評選法制文明社區等等。二是加大對社會環境的整治力度,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把社會大環境真正建成為牢不可破的法制教育陣地。
F.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講座觀後感
法律講座觀後感
我通過法律講座觀後感之後,使我懂得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知道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它給我們講了很多青少年典型真實案件,講了很多青少年都是由純真無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悲劇,指點我們預防和減少犯罪的途徑和方法。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基本上來源於家庭教育,管理體制有誤和受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步之差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例如,互聯網是現代高科技的綜合成果,它給人類共享豐富的科學技術等創造了條件,為經濟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但它也可以作為傳播不良有害信息的手段或渠道,腐蝕傷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比如互聯網中交網友吧,它很耗精力,交了網友自然要保持聯系,這一聯系起來,通常以小時為單位,友誼深淺與溝通時間成正比,這自然要消耗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使正常的生活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走火入魔」,釀成悲劇,所以我們要加強上網的自製教育,自覺構築抵制不良信息的「防火牆」,正確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只要正確利用它,就能發揮它的特長。
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因為家庭矛盾或一些瑣事而引起打鬥等事件,而釀成人命關天的大禍,所以我們要學會禮讓,容忍、寬容、對事要冷靜,理性地去處理矛盾和問題,妥善來化解事情,不要沖動,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否則會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導致你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我保護能力,還要學會怎麼樣抵制不良影響和不良誘惑的能力。我們要了解與掌握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自覺守法,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各種違法犯罪作斗爭。
對現代的社會,是一個既有權力膨脹、權利不張,又有道德失落、人格異化的轉型社會,許多人民群眾對法律上存在著疑問甚至迷惑不解。這次的法律知識講座通過對當今社會所關注的法律焦點問題深入詳實的采訪和細致透徹的分析,讓我更了解法律,更客觀的感知法律,也讓法制二字更貼近我的內心。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難矣。」對於中國法律界而言,並不缺少批判者,缺少的是建設者。
G. 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治講座稿
路過復,順便談自己觀點。
靠法制律,首先法律的定義,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
不難看出,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一種維護社會公秩良序的力量,一種規范,是人類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人,是創造這一產物的主體,社會形態千姿百態,人的思想活動匪夷難測,所以,如果說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僅僅依靠法律這個已經定好的思路去做某件事情還是遠遠不夠的。法律只能規范人的行為,而不能控制人的意志。
靠自己,當然得靠自己,任何法律你再怎麼強調再怎麼任意,我不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如果法律規定抽煙是犯罪,那我自己不去抽,再怎麼樣也追究不了我責任。靠自己也離不開靠法律,比如說你由於年齡、經驗等原因,錯誤地把犯罪的事情當作沒有犯罪,那麼你將會被追究責任。
所以,綜上所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單方面說是靠法律是靠自己,我認為,還是要在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裡面,既要用法律武器來做後盾、保護, 又要靠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H. 請司法機關到學校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屬於對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護
是的,可以使未成年人了解法律知識,屬於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保護,有利於避免校園欺凌類事件的發生。
I. 如何開,展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
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
宣傳重點
(一)結合紀念改革開放,大力宣傳青少年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在廣大青少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者和社會大眾中,集中開展以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為重點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張貼宣傳掛圖、開展咨詢講解等多種形式,切實掀起集中宣傳行動的高潮,推動建立長效宣傳教育模式。強化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引導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者依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力,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推動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營造有利於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二)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律服務工作。要積極組織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法制校長等專業力量,在法制宣傳周期間集中為青少年開展公益法律政策咨詢服務,指導青少年以合法、有序的方式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密切關注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個案,及時組織力量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維護青少年合法利益。要以家長、老師以及與青少年成長密切相關的部門和單位的人員為重點,開展法律知識培訓,提高他們尊重和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責任意識,切實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
(三)積極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的長效機制。要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進一步拓展創建活動的領域和范圍,建立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協調聯動機制,實現青少年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態化。要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組織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少年面對面」活動,引導青少年理性表達意願,有序參與民主,切實樹立法制觀念和公民意識。要注意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專兼職隊伍建設,大力發展普法志願者隊伍,廣泛動員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青少年法制教
育宣傳工作格局。
J. 如何進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於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其責任不僅僅只在於學校,而是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而學校,家庭,社會又將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那?如何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保證未成年人普法活動的順利開展,以防止類似於「李天一案件」的滋生那?
一、目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法制教育觀念淡薄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卻越來越偏於文化課成績及各種特長的培養上來,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之一些家長自身道德觀念、責任意識淡薄,對孩子不聞不問,缺少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或者對孩子過於寵愛,使孩子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毛病。例如:未成年人李天一,從小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其父李雙江五十幾歲老來得子,對其寵愛有加,取名為天一。然而2011年年僅15歲的李天一因打架斗毆被勞教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勞教所後,在2013年2月份又因強奸罪被刑事拘留數月後,最終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法制對一個孩子日後發展的重要性。
(二)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門對學生法制教育的認識不夠。這一點從現行教材的設置便可看出,在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級一門法律基礎課,而小學六年和其他階段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法律課的設置,或者僅僅流於形式,半年將一次法制課。另一方面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與宣傳,僅僅局限於在校園里,學生基本上無法將所學的法制知識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而教授學生法制教育的老師大多是帶班老師,這些老師自身對法制意識和教學方法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加之學生自身對法制教育與宣傳的排斥,使得法制教育與宣傳困難重重。
(三)社會法制教育的落後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對文化市場管理的放鬆,一些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層出不窮。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對未成年人的限制越來越小。社區法制教育與宣傳流於形式。一些學校不管、家庭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因自身文化水平低,無力為生,常被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組織其打架斗毆,偷搶奪拿,是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如何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
(一)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未成年人快樂成長的第一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是影響孩子最初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為此,父母要加強自身的法制思想觀念,努力完善自己人格,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權錢觀念的苦果。在平時生活中,對孩子要獎罰有度,培養孩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不要過於溺愛孩子,使其養成貪圖享受、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和以自己為核心,隨心所欲,從而在其幼小的心理埋下違法犯罪的禍根,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法制意識。多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使孩子積極樂觀的面向生活。
(二)加強學校法制教育與宣傳,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先從教育教學抓起,使其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公民權利的同時,要履行何種義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未成年人了解刑罰,以及其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從小樹立其克己守法的意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八條規定:「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學校可以定期向學生播放有關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視頻或者開展於此相關的講座,從而促進法制教育的宣傳。
其中,在法制教育與宣傳中,注意採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注重實例教學,以例說法,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能理解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重以生活中的實例,來教育未成年人。例如:李天一等人在楊女士喝醉的情形下,將其帶入酒店內,強行對其實施了強奸一案中,案犯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王某某(已成年)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力兩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張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此判決不僅是對犯罪分子的懲戒,也給所有未成年人上了一課。
(三)凈化社會環境,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加強社會法制建設,嚴格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同時,加強對文化產業的監控力度,解決查處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堅持不懈的進行「掃黃」,「打非」斗爭。於此同時加強社區普法活動的開展,積極宣傳法制。促進社會幫教機制的形成,對於家庭不管,學校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從而減少犯罪率。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
總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格局,有利於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普及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提高未成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做到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促進社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