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股權變更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股權變更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1-29 19:41:17

① 公證文書送達股權轉讓通知有法律效力

您好!
是有法律效應的。
股權轉讓協議雙方簽字蓋章即可以生效,不以第三方簽字或見證為生效條件,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為生效條件。
重要的是在合同簽訂後及時通知公司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望採納,謝謝

② 股權轉讓協議是否要到公證處公正才有法律效力

不一定需要公證,但公證之後法律保障更好。

③ 私下轉讓股權,並公證,有法律效益嗎

轉讓股權,確保受讓人的利益,首次,應該對轉讓的股權進行盡職調查,看是否具有投資的必要性以及有無法律上的風險。其次,雙方簽訂轉讓協議,只要你們之間的協議是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就在你們之間產生效力。最後,簽訂協議後,及時進行公司股東變更登記,這樣才會從法律上成為公司的股東。

④ 股權轉讓授權委託書是不是一定要公證才有法律效力

對的,公證不是一般授權行為的必經程序.一般只要有真實有效的委託書就可以了.公證只是加強委託書的證明效力

⑤ 股權轉讓協議是否要到公證處公正才有法律效力

1、股權轉讓協議的生效不以進行公證為前提;
2、簽署協議前,應對目標公司進行法律、財務、業務等盡職調查;
3、應依照公司章程履行相應的表決程序,並獲得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並同意此次股權轉讓的書面文件。

⑥ 股權轉讓需要公證嗎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只要是經股東會決議認可並經其他股東放棄優先權後的合法轉讓,與第三方簽定的轉讓合同或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需要公證,但出現以下情況時,一般會採取公證方式來防範風險:

1、轉讓雙方對有關事項存疑時(如對轉讓比例、轉讓出資時限等);

2、當事人一方不能親自到場簽約委託他人代辦時;

3、雙方認為有必要公證時;

4、立據公證為其他用途時;

股權轉讓是新舊股東之間的股權交易行為,企業股東變更所依據的股權轉讓協議只要是合法有效的,就不會影響股東變更。公證不是必須程序。

股權轉讓協議進行公正,是對該協議法律效力的加強能夠直接證明所公證行為的合法性、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如果新舊股東因股權轉讓事項發生糾紛,經過公證的協議具有效力優先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三十三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⑦ 股權變更,必須要公正嗎

公證不是股權變更的必經程序。
1、股權轉讓完成後,目標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並新加入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需要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的姓名、住處、出資額等。
2、 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發生變動之日起30日內至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需要強調的是,變更登記的同時應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及修改後的公司章程。

⑧ 股權轉讓必須公證嗎

不需要公正,只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且轉讓行為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對轉讓人和受讓人之間就發生法律效力了,到工商機關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只是對外的公示效力

⑨ 股權變更需要做公證嗎

不能公證辦理股權變更。因為公證能提高股權變更的證明效力,而股權變更必須由雙方協商一致,並訂立書面協議,若為外部轉讓的,還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且其他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⑩ 股權轉讓協議是否要到公證處公正才有法律

股權轉讓協議不是要到公證處公證才有法律效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證會讓合同更具有證明力,但是不公證的合同仍然是有效的。未公證的合同仍然可以作為維權的依據。
【法律依據】
《公證法》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
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委託、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可以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六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委託他人辦理公證,但遺囑、生存、收養關系等應當由本人辦理公證的除外。

熱點內容
勞動法拖欠工資怎樣補償 發布:2025-09-06 07:10:27 瀏覽:44
延邊法院在哪 發布:2025-09-06 06:44:46 瀏覽:57
民法2018考研 發布:2025-09-06 06:16:56 瀏覽:506
丹陽市法律服務中心交通 發布:2025-09-06 06:16:03 瀏覽:423
恩施州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實施意見 發布:2025-09-06 06:00:30 瀏覽:163
簡述行政法規制定的原則 發布:2025-09-06 05:47:01 瀏覽:213
司法鑒定大理 發布:2025-09-06 05:08:22 瀏覽:14
黑龍江法官助理套 發布:2025-09-06 05:05:20 瀏覽:814
審計人員法律責任的成因 發布:2025-09-06 05:00:17 瀏覽:97
貸款公司逾期法律承認嗎 發布:2025-09-06 04:51:26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