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定代表人章法律效力

法定代表人章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1-31 04:53:14

1. 公司資料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不具有法律效力。內部部門不是獨立的法人,不具備法人資格,對外簽署文件顯然是不可能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對外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公司公章。公司公章是公司處理內外部事務的印鑒,公司對外的正式信函、文件、報告使用公章,蓋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公章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掌,法定代表人如果把法定代表人章與公章一同使用就代表公司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 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企業法人開展業務的需要,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2. 最高法院公報:法定代表人的私章有法律效力嗎

私章的法律效率,這要看私章使用在什麼地方:
私章,是指在某一個單位版、部門備案的印權章,自己刻的印章,由於沒有經過備案,是沒有法律效率的。
如單位負責人在銀行備案的印章,它蓋在支票上,到了銀行,銀行與備案的印章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後,就可以承兌支票。
這就是個人印章在銀行的法律效果。
如果這個負責人,在單位的公告、文件上,蓋上自己的印章,這就沒有法律效果,因為,此個人印章,只能代表他個人,而不能代表組織。
蓋有這樣個人印章的公文、文件,就沒有法律效果。

3. 法人章和簽字有一樣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法人章和法人簽字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當事人或者公司章程有例外約定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4. 法定代表人章和簽名章有何區別

區別:

1、法人代表章的使用主體是單位,包括公司等法人主體以及非法人單位,在對外交往中都離不開印章。在銀行等單位留底的印鑒,與公司業務相關性密切。包括這個單位的支票上都要印這個章。

2、簽名章的使用主體是個人,也就是個人章,一般與公司業務無關。即在當事人的姓名或單位名上加蓋印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

3、另外就是法定代表人本人兩種章都可以擁有,用途不同而已。

(4)法定代表人章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人代表章

法人代表章是企業法定代表人的人名簽章。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里規定得相當明確,法人是一種組織,不是某一個人,不是某個單位的領導。法人代表章是以法人代表的名字篆刻的印章。

簽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第七條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

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

5. 授權委託書蓋法人簽名章有法律效力嗎

授權委託書蓋法人簽名章有法律效力,法律規定,簽字或蓋章有效。但在法定代表人簽字的情況下,如果發生糾紛,很難界定是個人意思表示 還是公司的意思表示。從目前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這樣的抗辯。因此最好是簽字加公章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人授權委託書」理論上法人代表簽字或者蓋公章都是有效的。但是有兩個問題,如果僅僅蓋公章,可能會出現未授權的蓋章,在公司無過錯的情況下,僅蓋章效力存在問題;如果僅僅法定代表人簽字,可能會出現難界定是個人意思表示還是公司的意思表示,使得出具授權委託書的公司以此為理由進行抗辯。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一些重要的文書,或者銀行這樣嚴謹的單位要求法定代表人簽字+蓋公章,二者聯署。從法理上講,授權委託書並非必須經法定代表人簽字,法定代表人簽字或蓋公章都可以;從實務上說,法定代表人+公章聯署比較保險。去銀行辦事按照銀行要求來就行了,一般銀行會預留印鑒,包括公章、財務專用章、法定代表人私章,公章+法定代表人私章沒問題。一般都簽字和蓋章,但是只簽字或者只蓋章的,法律也予以承認,只是要是有問題的時候對方可以辯稱章是偽造並不知情那時就會有點麻煩。最好讓簽字。如果是公司給個人授權,加蓋了公司的印章就可以,至於法定代表人簽字也好蓋章也好,都無所謂;若是公司沒蓋章,由法定代表人簽字的,也應該認為有效;即不蓋公章,也不簽字,而是加蓋法定代表人的私章(不是公司統一刻制、備案),那這個效力是有問題,關鍵是接受文書的一方一般不會接收這樣的文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第十一條 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當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六條 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爭議條款的含義。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相關條款、性質、目的以及誠信原則等予以解釋。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6. 法定代表人簽字與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法定代表人只要是代表法人單位洽談業務,其在民事合同上簽字的行為就與蓋具單位公章的行為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責任應由法人承擔法定代表人簽字的限制,但是並不是只要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都具有代表單位的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7. 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簽名,合同是否生效

法律分析:1、合同未經用人單位簽字或者蓋章無效。合同需要的是當事人雙方的簽字或蓋章,簽字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有一項即可。但是如果是法人,最好還是有法人章好一些。

2、單位只簽字不蓋章或者只蓋章不簽字的,只要這個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執行的是職務行為,也就是他是代表單位簽的字或蓋章單位章,而不是以他自己名義為自己的事情訂立的合同,那麼這個合同就是對單位生效的。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8. 法定代表人簽名與單位公章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涉及公司事務,要想形式完備的話,最好簽字和蓋章都要,不然就是形式欠缺,有法律風險。採納一下

9.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熱點內容
規章制度合同範本 發布:2025-09-05 23:08:34 瀏覽:768
對司法公正的理解 發布:2025-09-05 23:07:49 瀏覽:910
簡述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9-05 22:54:20 瀏覽:963
小學生法治名言 發布:2025-09-05 22:51:57 瀏覽:257
醫院葯局規章 發布:2025-09-05 22:45:03 瀏覽:921
最新勞動法工資演算法 發布:2025-09-05 22:33:28 瀏覽:936
罵中國會是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5 22:30:24 瀏覽:858
我國刑法訴訟 發布:2025-09-05 22:23:19 瀏覽:311
民法典正式實施後現行的 發布:2025-09-05 22:23:13 瀏覽:234
規章制度是嚴點好 發布:2025-09-05 22:22:06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