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
1. 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的區別,當出現事故時,他們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輕重如何
主要責任人和第一責任人意思差不多,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當出現事故時會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第一責任人是直接責任人的擋箭牌。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法律分析】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幹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從責任者的范圍看,這里的直接責任者,既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也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領導幹部。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所以,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直接責任者:使本次錯誤導致的直接人員。主要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主要負責人員。次要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間接或次要人員。管理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直接人員的直接管理人員。領導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直接人員的直接管理人員的管理者。出現事故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七條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2. 重大責任事故中主要責任和重要責任的區分……哪個更嚴重.
重大責任事故中的重要責任,指與事故發生有間接關系。從責任追究上看,主要責任的後果更嚴重。比如,主要責任可能追究刑事責任的話,重要責任不一定是刑事責任,更多的是行政處分。
法律分析
兩者都是過失犯罪,都以法定的嚴重後果作為構成犯罪的必備條件,但兩者具有明顯區別。1、犯罪主體不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屬於單位犯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是工廠、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屬於自然人犯罪。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一)本罪與一般安全事故的界限。兩者都實施了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的行為,區分兩者的關鍵就在於是否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則構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如果上述單位雖然違反了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則不構成犯罪處理,或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罰,或按有關建築合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界限。兩者都是過失犯罪,都以法定的嚴重後果作為構成犯罪的必備條件,但兩者具有明顯區別。(1)、犯罪主體不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屬於單位犯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屬於自然人犯罪。(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重大責任事故罪則表現為不服從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六十九條 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工程監理單位轉讓監理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3.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有什麼區別
刑事責任是觸犯刑法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相對較重的。區別於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4. 事故認定和責任認定有什麼區別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有的稱之為事故認定,有的稱之為責任認定,其本質是一樣的。而交通事故證明則是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證明。現實中,人們常常遇到的事故責任認定和民事賠償責任認定,也是二個不同的概念。
一、在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時;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條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分別送達當事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中的責任認定不等同於民事賠償責任認定。
1、主體不同
前者是由交警部門依行政職權確定,後者是人民法院依司法審判權確定。在民事賠償程序中,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只能作為認定民事責任的證據之一,而非確定民事責任當事人承擔責任大小的唯一標准。
2、責任認定所遵循的原則不同
認定交通事故責任遵循過錯原則,即無過錯就無責任,過錯小的為次要責任,過錯大的為主要責任,過錯相當的為同等責任,全部過錯的為全部責任。而認定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則遵循混合原則,即某些情況下遵循過錯原則,某些情況下遵循無過錯原則。
3、認定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使用,是當事人是否承擔行政、民事或刑事責任的依據之一。而民事賠償責任的認定產生的法律後果只能是確定當事人是否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4、承擔責任主體不同
交通事故責任的主體是當事人。而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主體,除直接參與的當事人外,還可能有車主、僱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保險公司等。
總之,對法院而言,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具有證據的效力,而不是進行損害賠償的當然依據。
5. 事故責任和賠償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責任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交通事故當事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及事故當事人在事故中原因力的大小所做的認定。而交通事故賠償責任是一種過失侵權的民事責任,是由於當事人的過失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據有關民事法律規定而要承擔經濟賠償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是承擔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基礎。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6. 事故的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是如何區別的
1、直接責任人是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人員,而主要責任人則是根據法律的特別規定對工程安全負主要責任的人,一般是領導,但是不參與工程或者事故的直接實施,可能由於他的監管不力導致事故發生,法律規定他們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就是主要責任人。
2、事故的直接責任人一般是自然人。而主要責任人則是指對該事故應當負法律責任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比如交通肇事中的車主,礦難事故中的公司等。
3、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而直接責任人一般是主要負責人的下級,是負責實施具體工作的人。
(6)事故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擴展閱讀:
主要負責人的具體表現形式很多,根據習慣,凡是在單位負主要責任的領導在法律上統稱為主要負責人。不過,如何理解主要負責人的涵義,只能從本單位的性質,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上來具體確定主要負責人。
例如:
1、建設部在《建築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核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說明
本規定所稱建築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指對本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人員,包括企業法定代表人、經理、企業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經理等。
2、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指對本單位生產經營負全面責任,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人員,具體指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廠長、經理、礦長投資人等
參考資料:主要負責人_網路
7. 論事故當事人責任和事故法律責任的區別
Groups of asci form fruiting bodies. Ascomycetes
8. 簡述交通事故責任和交通事故侵權責任的區別
不知道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是法律系學生答題用的? 課堂上文縐縐的話不會說,只能告訴你:交通事故中責任的本質就是一種違法侵權責任。違法侵權了,就要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
9. 交通事故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
是交通肇事罪是一定的.
重要的是知道他有沒有逃逸情節.
根據刑法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賠償責任主要要看事故責任的認定.
如果是主責.一般就是80%的賠償責任.
賠償范圍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