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酒醉盜竊負法律責任嗎

酒醉盜竊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2-10 00:06:44

『壹』 醉酒後強行私闖民宅砸門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屬於尋釁滋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可予以行政拘留五到十天,並處罰款。

『貳』 關於盜竊所負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如果在500元以下,不構成犯罪,可以治安處罰。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如果達到500元以上,就涉嫌犯罪,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罰金。

如果達到1萬元以上,涉嫌犯罪,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達到8萬元以上,涉嫌犯罪,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如果盜竊金融機構的財產或國家珍貴文物,還有可能死刑。

要了解更多關於盜竊罪的知識,你可以到中國刑事辯護網盜竊犯罪欄目查詢。

『叄』 酒醉盜竊怎樣量刑

您好,這樣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判刑的或者判緩刑,個人覺得應該不會判有期徒刑的。僅供參考!如果您滿意請採納。

『肆』 醉酒偷盜五千怎麼判刑

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然後你可以參考下以下資料。 發布部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一、盜竊數額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標准:
1000元以上不滿2500元的,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個月或單處罰金;2500元以上不滿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滿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盜竊數額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標准:
10000元以上不滿1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17000元以上不滿2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24000元以上不滿31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31000元以上不滿38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38000元以上不滿45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45000以上不滿52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52000元以上不滿6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
三、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無期徒刑的量刑標准:
60000元以上不滿78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78000元以上不滿96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96000元以上不滿11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114000元以上不滿132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132000元以上不滿15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150000元以上的處無期徒刑。
酒醉,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不能免責。

『伍』 醉酒犯罪是否違法

我國《刑法》第18條第4款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就從法律上明確規定了醉酒犯罪應負完全刑事責任。然而在近幾年的司法實踐中對醉酒犯罪的刑事責任能力有了新的說法。筆者在十幾年的司法實踐中就曾先後遇到三起因醉酒犯罪而被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案件。

案例一:1997年春,犯罪嫌疑人葛××酒後盜竊一台價值2000餘元的摩托車,經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鑒定,認為葛××屬急性酒精中毒,復雜性醉酒後犯罪,限制刑事責任能力。據此,甘井子區法院於同年7月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案例二:犯罪嫌疑人王××,1998年10月酒後在大連石化工程公司院內盜走一台價值千餘元的摩托車後被抓獲,經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公安機關以王××涉嫌盜竊犯罪移送起訴。1998年11月30日,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鑒定認為王××為急性酒精中毒,復雜性醉酒,無刑事責任能力,12月9日公安機關撤銷案件,同日將嫌疑人釋放。

案例三:犯罪嫌疑人陳××,1998年9月16日因欲將其母的房子賣掉遭拒絕而不滿,酒後將其母五間瓦房中的三間燒毀,損失價值達2300餘元。此案經批准移送起訴後,於1999年3月8日經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檢查鑒定,陳××系慢性酒精中毒精神病,無刑事責任能力,同年3月10日陳××被釋放。

醉酒犯罪究竟應否負法律責任?應負何種法律責任?筆者認為答案只有一個,即醉酒犯罪應負完全刑事責任。應該指出,這里所說的「醉酒」僅指因大量飲酒而導致的純粹醉酒,至於因飲酒而引發並發症導致精神疾病等則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筆者從醉酒的含義、特徵及醉酒後的責任界定等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看法。

一、醉酒的含義及特徵

醉酒即酒精中毒,從醫學角度講分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兩種。急性酒精中毒又分為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復雜性醉酒;慢性酒精中毒從發展過程看可分為無節制飲酒、中毒期和中毒並發症等階段。

生理性醉酒是指一次過量飲酒而出現的急性中毒,清醒後精神完全恢復正常,這種醉酒者往往不能從中吸取教訓,短時間便可重犯。這種人對自己的行為有充分的辨認能力,對醉酒行為後果也有充分的預見性。只要稍加努力,便可完全控制自己不出現醉酒。

病理性醉酒是很少發生的存在於極少數人中的特殊醉酒,是指原無醉酒史的人飲用了一般人不致於醉的少量酒後,而出現的深度的中毒現象,一般人能從醉酒中吸取教訓,終生不再飲酒,故不復發。該類醉酒者對於飲酒後的後果不能預見,醉酒時已經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從醫學角度講其性質屬於與嚴重的精神病相當的精神疾病。

復雜性醉酒是介於上述兩類醉酒之間的一種復雜現象,該類醉酒者對自己的行為的辯認和控制能力有所減弱又沒有達到完全喪失。

慢性酒精中毒者在開始無節制飲酒階段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而在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反復醉酒後,到了中毒期和並發症出現產生了肝、腎等內臟疾病甚至於精神疾病後,有可能對其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對減弱。

二、醉酒犯罪刑事責任能力的界定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所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能力,即行為人能夠認識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危害程度和刑事違法性,並在此基礎上以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向、實施時間、地點和程序,從而對自己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的能力。

根據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能力程度的不同,又可將刑事責任能力作不同的分類,對於能夠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反之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介於二者之間的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根據這種分類,結合前文所述醉酒類型,筆者認為生理性醉酒犯罪因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自然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而病理性醉酒犯罪是由於行為人飲酒引起精神病發作,對自己的行為無辨認和控制能力,這已經超出了醉酒的范圍,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除此之外,復雜性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犯罪就當負責任。因為1盡管復雜性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行為人對其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有所減弱,但並未完全喪失,況且這種減弱完全是行為人有意識造成的,是一種原因性過錯行為,可以說是行為人主觀上有罪過;2行為人稍加努(下轉第30頁)(上接第27頁)力完全可以杜絕這種醉酒行為的發生;3醉酒是一種惡習,違背社會公德。正是基於這幾點,我國1979年7月1日實施的第一部《刑法》就明確規定了醉酒犯罪必須負刑事責任。1997年10月實施的修改後的新《刑法》仍然將醉酒應負刑事責任列入法律條文之中。筆中先後查閱了近十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有關刑法方面的23個條例、補充規定和在各種民事、經濟、行政法律中「依照」「比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130多個條文,從來都沒有涉及醉酒犯罪問題。因此,在刑法沒有修改之前或有關醉酒犯罪的刑事責任能力的司法解釋出台前,對於醉酒的人減免刑事責任都有悖於現行刑法,有悖於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方針。現行法律無論是否「合理」,他都是人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人們只能讓自己的行為、認識去適應法律,以法律為坐標,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能讓法律去適應個人行為、認識。因此,在實踐中法醫學界提出的復雜性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負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觀點是錯誤的,與現行刑法精神相悖,不應認同。況且實踐中對醉酒鑒定矛盾百出,如案例一、二同為復雜性醉酒犯罪,一例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而被判緩刑,另一例則因無刑事責任能力被釋放。案例三中嫌疑人的犯罪動機、目的很明確,能夠控制和辨認自己的行為能力,卻被認定無刑事責任能力,做出這種鑒定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至於病理性醉酒因其屬於飲酒引發的精神病,不應負刑事責任。

三、病理性醉酒與其它類型醉酒的區別

既然病理性醉酒屬精神疾病,不負刑事責任能力,那麼實踐中應嚴格注意病理性醉酒犯罪與其他醉酒犯罪的區別。首先,病理性醉酒從表面看是一種醉酒狀態,實質上是屬於飲灑引發的精神病,屬精神病范疇,是一種病態反映;其它類型的醉酒僅僅是一種酒精中毒,而非病態反映,不會有本質的不同。其次,病理性醉酒多無行為能力,因此更談不上對自己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而其它類型醉酒,醉酒者在醉酒期間,不僅有行為能力,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或者僅僅相對減弱。另外,病理性醉酒在精神病發作期間無意識能力,而其它類型醉酒者,對自己的行為是有意識而為之,盡管酒醒後,可能對行為記憶不請或全無記憶,但這僅僅是一種事後記憶喪失,而不是行為或對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喪失。比如例二中的王××從廠內盜竊摩托車,騎到自己住處,途中遇到熟人,問及車的來歷,應答自如,而在案發後,對整個盜竊過程失去記憶,這僅僅是事後記憶喪失,其盜竊過程是有意識而為之,並不影響其盜竊罪的成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醉酒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實踐中應嚴格執行《刑法》第18條第4款之規定。至於病理性醉酒因其不屬醉酒范疇,而屬精神病范疇,對其刑事責任能力應做精神病鑒定,適用《刑法》第18條第1款之規定。

『陸』 盜竊罪怎追究法律責任

正常來說地域不同盜竊罪的立案標准也不同,基本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但5000元應該夠立案標准了。公安機關應當進行立案偵查。

『柒』 醉酒偷盜犯法嗎

刑法第264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也就是說,如果您父親所盜竊金額達到您父親所在省份的盜竊罪的刑事立案追訴標准,則就涉嫌盜竊罪,應追究刑事責任。反之,就只是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其次,無論是刑事處罰還是行政處罰,您父親都應對被害人的財產損失進行退賠。所謂退賠,即如果贓物還在,返還被害人;如找不到,則按照現值賠償。並不是所謂賠償2萬元的問題。派出所的做法是錯誤的。

『捌』 醉酒後盜竊機動車致人死亡如何量刑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醉酒後盜竊機動車致人死亡的,會構成盜竊罪和交通肇事罪,依據犯罪情節對犯罪分子處數罪並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行有期徒刑。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行完畢後,管制仍須執行。
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熱點內容
法院調查取證時間 發布:2025-08-25 18:45:09 瀏覽:723
環境道德的主要內容 發布:2025-08-25 18:27:38 瀏覽:523
法院會計工作 發布:2025-08-25 18:22:54 瀏覽:300
20年經濟法教材 發布:2025-08-25 18:21:24 瀏覽:746
金錢追求與道德追求不能統一 發布:2025-08-25 18:11:51 瀏覽:995
中國道德狀況 發布:2025-08-25 18:11:40 瀏覽:890
法治的logo 發布:2025-08-25 18:04:58 瀏覽:19
李惠律師 發布:2025-08-25 17:58:04 瀏覽:44
化妝品生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5 17:53:30 瀏覽:767
合同法387條 發布:2025-08-25 17:46:09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