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明文規定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法律明文規定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2-10 06:15:28

A.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內容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是:侵權行為、損害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因果關系,侵權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在所不問。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要有法律的明文規定,法律沒有規定的一律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B. 什麼叫無過錯責任原則,舉個簡單例子

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過失責任原則。它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英美法稱之為「嚴格責任」。

1、構成要件:

a 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b 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和免責事由的法定性。沒有法律條款的明文規定,不能構成無過錯責任;同時,沒有法定的免責事由不能免責。

c 特殊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d 行為人不必過錯。是指責任的承擔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在認定責任時無需受害人對行為人具有過錯提供證據,行為人也無需對自己沒有過錯提供證據,即使提供出自己沒有過錯的證據也應承擔責任。

2、舉例:你買的電器漏電,因此而受傷。你去找生產商索賠,他雖然沒有過錯,但是會無條件賠你。

3、總之,無過錯責任原則一定要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適用,不能以法官意志為轉移,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尤其應當注意的是,要把無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正確區分開來,做到「罰當其責」。

C.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法規規定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的過錯是侵權責任的必備條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重申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法的基本歸責原則,它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只要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以過錯為要件的,過錯便是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要件。

注意: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原則上適用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其主觀上有無過錯,根據法律規定均應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幾種無過錯責任: 產品缺陷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高度危險責任、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D.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無過錯侵權的構成要件如下:
1、存在侵權行為。
2、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和免責事由的法定性。沒有法律條款的明文規定,不能構成無過錯責任。
3、特殊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不必過錯是指責任的承擔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E.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無過錯責任原則亦稱客觀責任原則、危險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它是民法歸責原則中的一個特殊原則。主要含義是指行為人造成他人損害的事實客觀存在,以及行為人的活動和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後果是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讓行為人對損害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F. 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來原則和無過錯責任源原則的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有無過錯不同,是否承擔責任不同。

1.過錯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的故意過錯,才能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2.無過錯責任則是指不管侵權行為人是否有主觀過錯,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中,基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PS:遵循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民事侵權案件有:

產品缺陷責任、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2.環境污染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

4.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

5.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G. 民法典根據法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侵權無過錯原則是指公民、法人即使在主觀上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責任的,也需承擔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H.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

法律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有:1、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3、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4、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5、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7、建築物倒塌致人損害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二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
野味市場立法 發布:2025-08-25 09:48:47 瀏覽:296
120救護車手續不全復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5 09:40:39 瀏覽:222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 發布:2025-08-25 09:40:38 瀏覽:365
合同法對財產 發布:2025-08-25 09:31:36 瀏覽:93
人的道德做事 發布:2025-08-25 09:27:11 瀏覽:909
等於沒道德 發布:2025-08-25 09:26:36 瀏覽:798
醫院普法規劃 發布:2025-08-25 09:08:51 瀏覽:16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與學生和老師的愛 發布:2025-08-25 08:43:48 瀏覽:807
關於法和社會相互關系 發布:2025-08-25 08:26:57 瀏覽:555
社會與法空窗 發布:2025-08-25 08:05:46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