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辦理離職法律責任

辦理離職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0 16:52:50

❶ 勞動者擅自離職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如果勞動者擅自離職給公司帶來損失的話,要承擔賠償責任,一般根據實際損失承擔,主要有這些:
1、用人單位錄用勞動者的費用;
2、用人單位培訓勞動者的費用;
3、公司的直接損失;
4、合同約定的費用。
【法律依據】
《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通知》第四條
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❷ 使用期內擅自離職負什麼法律責任

描述的不是很清晰
簽訂合同和保密協議不代表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一般認為沒打招呼就離開崗位屬於曠工行為!

根據你的問題補充現補充如下:
如果有相關固定的話,依照合同和保密協議解決!

❸ 員工離職後多久內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員工從單位辭職後,如果是在一年之內,用人單位是可以繼續追究責任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❹ 員工不辦理離職手續要承擔什麼責任

若員工一直拖著不來辦理離職手續,公司就可以為員工規定一定時間,在期間內不來辦理手續,就自動視其為正式離職,停止為其繳納社保和發放工資等行為,或者可以直接申請訴訟。若用人單位存在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
法律分析
1、員工自動離職,不辦理離職手續,單位需要將離職信息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郵寄至員工住所,如無法送達到員工本人或無人簽收,可在報紙等公開平台上公示此員工已離職的消息。2、關於員工離職,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辦理離職手續,如果離職是由員工本人提出的,用人單位應當給其出具離職證明。離職證明與辦理離職手續不是一個概念,離職證明是為了證明員工與原用人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用於其第二次就業的時候,供新用人單位審查。有的員工離職,需要原用人單位出具離職證明,那麼用人單位有為其出具離職證明的義務。3、如果員工不辭而別,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曠工處理;對於超過規定的曠工時限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發通知書給員工,告知如果在指定時間內不辦理手續,將按自動離職處理。沒上班期間自然不需要發工資,不要為交保險,企業首先應該給員工發函,將離職一事說清楚。然後才能按照公司規定處理。1、離職人員辦理完離職手續後,統一在每月實際發薪日結清所有薪資。2、辭退和開除人員在辦理離職後的最近一次實際發薪日,結清所有薪資,如造成公司損失的,在薪資中扣除。由人力資源部填寫離職員工工資發放通知單,報給財務部,由財務部統一造冊發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❺ 離職後負的法律責任

按照法律先談下勞動者離職(即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1、提前內30天通知用人容單位;2、與用人單位指定交接人辦完全部工作交接手續,最好以書面交接方式辦理。3、重要崗位需完成審計。
你已離職,上述前提1就不說了,關鍵是在前提2和3,根據你描述,你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也未見你敘述交接過程,未見審計過程。可以把你的經理看做工作接收人和審計人,但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你發現遺留的工作存在因長期未對帳而形成的誤差的事實並沒有解決,離職後,部門也沒有形成對你工作情況的離職交接和審計報告,因此,作為會計人員,對你在職期間的工作還是存在隱患,你就不怕別人在你原來工作期間的單據和記賬憑證上做手腳??你作為會計工作者這些應該想到,起碼也應有個交接記錄呀。
至於你自己,根據你作為日審會計崗位,只要你按會計制度來完成了你的本職工作,就不存在負什麼法律責任。被人做手腳,也是有痕跡的。

❻ 離職後的責任

請輸入您的回答... 按照法律先談下勞動者離職(即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1、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2、與用人單位指定交接人辦完全部工作交接手續,最好以書面交接方式辦理。3、重要崗位需完成審計。你已離職,上述前提1就不說了,關鍵是在前提2和3,根據你描述,你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也未見你敘述交接過程,未見審計過程。可以把你的經理看做工作接收人和審計人,但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你發現遺留的工作存在因長期未對帳而形成的誤差的事實並沒有解決,離職後,部門也沒有形成對你工作情況的離職交接和審計報告,因此,作為會計人員,對你在職期間的工作還是存在隱患,你就不怕別人在你原來工作期間的單據和記賬憑證上做手腳??你作為會計工作者這些應該想到,起碼也應有個交接記錄呀。
至於你自己,根據你作為日審會計崗位,只要你按會計制度來完成了你的本職工作,就不存在負什麼法律責任。被人做手腳,也是有痕跡的。

❼ 自動離職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雖然已經提出離職,但是還沒有到最後工作日就不去上班,按照你原來的公司制度內,是可以按照曠容工給你處理,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就可以對你做除名處理,且會被扣相應的曠工款項,但是屬於你的工資,應在你辦理好離職手續,照常發放給你。

只要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對你做除名處理,您就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了。不存在什麼經濟賠償,只能扣除你無故曠工的款項。關於曠工的扣除標准 可以根據你們公司的制度才進行。

熱點內容
野味市場立法 發布:2025-08-25 09:48:47 瀏覽:296
120救護車手續不全復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5 09:40:39 瀏覽:222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 發布:2025-08-25 09:40:38 瀏覽:365
合同法對財產 發布:2025-08-25 09:31:36 瀏覽:93
人的道德做事 發布:2025-08-25 09:27:11 瀏覽:909
等於沒道德 發布:2025-08-25 09:26:36 瀏覽:798
醫院普法規劃 發布:2025-08-25 09:08:51 瀏覽:16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與學生和老師的愛 發布:2025-08-25 08:43:48 瀏覽:807
關於法和社會相互關系 發布:2025-08-25 08:26:57 瀏覽:555
社會與法空窗 發布:2025-08-25 08:05:46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