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定代表人的保證的法律效力
A. 法定代表人有沒有影響公司的法律效力
執行公司財產法定代表人沒有影響的。因為公司是企業法人,其享有獨立財產,獨立人格,可以為其債務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照法人的意志參與相應的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一百五十五條
公司以實物券方式發行公司債券的,必須在債券上載明公司名稱、債券票面金額、利率、償還期限等事項,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公司蓋章。
B.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簽訂保證合同是否有效
如果主合同無效,那麼保證合同無效,無論法定代表人是否有權;
如果主合同有效,法定代表人不是與債權人惡意串通訂立保證合同,且保證合同不存在其他無效情形,那麼僅僅是超越企業內部許可權訂立的保證合同具備效力。
C. 法律問題關於法人代表
這個只看你是否相信你這個親戚了,經常都有聽說法人代表負上法律責任,甚至坐牢的,你如果看法律上的,不如看看你這兩個月在公司觀察他們是否合法經營,也要猜想他為何要你做法人代表更加關鍵。建議你跟一些公司財務等的職員私下溝通一下公司是如何經營的,但當然你要保護你的消息來源!
D. 民法總則關於法定代表人的限制規定
根據《民法總則》
第五十九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規定, 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 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或者其他執行職務的行為, 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的章程或者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范圍的限制, 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 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 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4)關於法定代表人的保證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
《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
第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
(五)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經理,並對該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六)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七)個人負債數額較大,到期未清償的。
E. 關於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的問題!
法定代理人與公司是法定代理關系,是代理公司作行為;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所作的行為就是公司本身的行為;
授權代表,可以理解為一般代理人,即委託代理人。
你可以把前兩者看成法律規定,第三個是當事人協議產生。
F. 企業法定代表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公司法定代表人常見的民事責任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1]。
典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嚴重失職或與合同相對人串通簽訂、履行合同,損害本公司產生的賠償責任。
二、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2]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3]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4]
(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利用與其他單位的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的,損害公司的,應當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5]
(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的自有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6]
(六)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的,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7]
1、挪用公司資金;
2、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3、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4、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5、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6、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7、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G. 關於法人代表人的權利和義務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是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的義回務是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答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7)關於法定代表人的保證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這就是說,作為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
參考資料中國法院網:民法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