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銷售代理法律責任
Ⅰ 工程機械三包責任不承擔售後服務怎麼辦
1.
如果在三包范圍時間內,屬於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廠家應該要承擔的,如果廠家不承擔,那麼可以走法律程序。
2.
如果不在三包時間范圍內,那麼請自行修理。
Ⅱ 做工程機械銷售的提成一般是怎麼算的,還有剛畢業去應聘代理商的銷售好還是去生產商的銷售好。
好公司的銷售提成都是按銷售額來算的,公司規定個銷售指標,你完成了就能拿到固定的提成,超額完成後的提成會更多,按利潤來算,你肯定吃虧了。另外,剛畢業,還是去生產商那裡做銷售好。現成的銷售渠道容易上手做。
Ⅲ 關於新工程機械的價格一年內掉價超過百分之30法律上允許嗎
說的關於新工程機械的價格,一年內掉價超過30%,法律上是不是允許這個必須查看法律才能知道?
Ⅳ 工程機械融資租賃中,出賣人(代理商)能對不按時償還租金的承租人(客戶)直接起訴嗎
不能,從合同法的角度,由於代理商並不是融資租賃合同的的出租人,客戶不按時償還租金侵犯的是融資租賃合同出租方的合法利益,法律規定出租方有權對承租方的違約行為提起訴訟,但是出賣人是沒有此項權利的。
Ⅳ 關於工程機械租賃(挖機)法律責任問題
這個挖掘機被燒責任應該有承租方承擔。1、雙方租賃成立。2.、在租賃期間(保管)造成火災。3、沒有證據能證明機械自燃。(雖不排除機械故障或人為引起火災,但無證據證明機械故障引起)
Ⅵ 我公司營業范圍包括工程機械的銷售,租賃.急!!! 謝謝
經營范圍內的都屬於主營業務。
Ⅶ 為什麼工程機械企業都是通過代理商銷售怎麼不直接賣給用戶,這樣不是可以節省很多中間費用么
不是所有工程機械企業都是通過代理商銷售,也可以廠家直接銷售。
只是廠家直接銷售和通過代理商銷售只能選其一,選了代理商銷售,就不能選擇廠家直接銷售。
Ⅷ 做工程機械銷售,公司小,代理的產品不好。才幹了幾個月打算辭職,合適嗎
我就是因為這樣才辭職的,我也是應屆別生,第一份工作同樣是銷售,我其實很熱愛銷售這個工作,但是因為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再加上我銷售的產品受國家的新發布的政策左右,我覺得前景不是很好,所以辭職,而且情況是和你差不多的,公司里有很多老員工也是帶了比較久工資依舊很低,銷售有時候考的是機遇,但是勤奮與專業知識很重要,我覺得如果你讓愛的話,就不怕沒有業績,當然後來我還是辭職了,做了三個月,但是我辭職的時候業績是我們部門最好的,我看不到未來,所以不想浪費,就算眼前的再好,也要及時丟掉,在這個期間,學習到的經驗是很寶貴的,希望你慎重選擇,為你以後的職場道路做好鋪墊。加油,年輕不怕失敗。
Ⅸ 工程機械銷售真的很難做嗎
難不難的真的不好講,國企的銷售主要(絕大多數)靠展會、靠走訪客戶、靠吃喝、靠無書面承諾的吹噓出來的的銷售業績。外資品牌的話,一般有區域經理、銷售代表、應用工程師等等職業和崗位,對專業的培訓需達到一定要求,而且要求能獨立接觸客戶,要求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多一點,所以相對要專業很多。這是我的觀察。
Ⅹ 分期付款購買工程機械方面的法律糾紛,買受人提了車光付了首付後再未付過款,出賣人將工程機械扣回,現
首先看合同約定,一般先補償賣方損失後,將差額部分退還,以下是法律條文和案例
在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雙方約定在分期付款期間車輛所有權歸售車人所有,買車人逾期付款,售車人是否有權將車收回,在回贖期內,買車人再次違約,售車人是否有權出售車輛折抵欠款。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
案件索引
(2012)包九原民初字第1014號民事判決書。
基本案情
原告包頭市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簡稱:某汽貿)。
法定代表人張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託代理人王某某、楊某某,內蒙古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某某,男,1971年5月16日出生,身份證號:略,漢族,現住鄂爾多斯市某區某村,個體運輸戶。
委託代理人王某某,內蒙古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鄂爾多斯市某工程機械施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某機械),住所地:鄂爾多斯市,組織機構代碼不詳。
法定代表人趙某某,該公司執行董事。
原告某汽貿訴稱,2011年3月13日原、被告簽訂了《分期付款買賣合同》,被告向原告購買7台自卸車,單價每台34.5萬元。協議簽訂後,原告將車交與被告,被告未能按期付款,現要求被告給付購車款142萬元及違約金592200元;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趙某某辯稱,被告分2次共買了13台車,逾期付款後,原告已經收回了12台車,包括這7台車。合同標的收回,合同自動終止,被告也不欠原告車款了,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某機械的答辯意見同上。
經審理查明,2011年3月13日,原告與被告趙某某簽訂了一份《分期付款買賣合同》,合同約定,被告趙某某向原告購買北方賓士自卸車7台,每台車款為34.5萬元,合計241.5萬元,每台車支付首付款4.5萬元,餘款210萬元分15個月付清,即分期付款期間為2011年3月13日至2012年6月13日,每月付款14萬元;逾期付款承擔日千分之一違約金;在被告未付清車款前,原告保留車輛的所有權;被告某機械進行了擔保。協議簽訂後,原告依約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被告趙某某於2011年6月24日、8月29日分2次向原告付款80萬元,包括7台車的首付款31.5萬元(4.5萬元×7台),尚欠161.5萬元車款未付,至2011年底,被告趙某某在分期付款期間付款數額應為126萬元,實際僅支付了48.5萬元。
被告趙某某逾期付款後,原告於2011年底將7台車收回。2012年4月2日,原告與被告趙某某簽訂了《還款約定書》,約定,被告趙某某將拖欠車款在2012年5月底前付清,如違約,自願將所購車輛由原告某汽貿收回。《還款約定書》簽訂後,被告趙某某將7台車開走,被告趙某某再次違約後,原告某汽貿將車於2012年6月中旬第2次收回。原告在等待被告趙某某付款無望的情況下,於2012年11月將7台車以每台11萬元的價格出售。出售後,原告訴至法院,提出了上述請求。
九原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所簽訂的《分期付款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有效。被告趙某某分2次向原告某汽貿付款80萬元,尚欠161.5萬元未付,在扣除7台車首付款31.5萬元後,剩餘的48.5萬元是被告趙某某分期付款中交納的購車款。在保留所有權買賣關系中,被告逾期付款,原告將車收回並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買受人在回贖期間內沒有按照承諾回贖標的物的,原告另行出賣標的物,也同樣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在本案中,原告在被告趙某某違反回贖期承諾付款的情況下將第2次收回的車輛以每台11萬元的價格出售,並不違反相關法律的規定。原告出售7台車的價款77萬元,應當折抵被告趙某某的購車款,即241.5萬元核減已付80萬元、賣車77萬元,被告趙某某應當拖欠原告車款84.5萬元;被告在分期付款中已逾期,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原告按照合同計算違約金數額超過了法律的相關規定,所以本院依法予以調整;被告某機械是擔保人,應當對被告趙某某的欠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被告對原告賣車價格有異議,可以另行進行訴訟。被告趙某某認為原告將車收回,買賣合同自動解除,不拖欠購車款的辯稱理由,該主張不符合《合同法》關於合同解除的相關規定,不予支持。
裁判結果
九原法院於2013年2月28日作出(2012)包九原民初字第1014號民事判決:一、被告趙某某給付原告某汽貿購車款84.5萬元;二、被告趙某某支付原告某汽貿違約金253500元(84.5萬元×30%);三、被告某機械對以上欠款承擔連帶清償擔保責任。四、駁回原告某汽貿的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一、本案爭議的焦點
原告第2次將車收回,是履行合同還是合同自動解除。被告趙某某第2次將車開走後,未在承諾期內履行義務,已構成違約,在車輛保留所有權的情況下,原告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有權收回保留所有權的車輛,原告將車收回應當視為被告趙某某在履行合同中承擔的違約責任的後果,而不是解除合同。
二、原告保留所有權是否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原告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在買受人未付清欠款前,保留了所有權,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三、買受人違約,出賣人是否有權將車收回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當事人規定所有權保留,在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前,買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出賣人造成損害的,出賣人主張取回標的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未按約定支付價款的;……」。被告趙某某在分期付款期間,未能按期支付價款,原告有權將車收回。
在第1次將車收回時,被告趙某某隻支付了80萬元車款,佔到總價款的3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買受人已經支付標的物總價款的75%以上,出賣人主張取回標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原告在收車時,被告趙某某所付車款尚未達到75%以上,原告收車時也並未違反此項規定。
四、回贖期內買受人再次違約,出賣人是否有權出賣標的物
被告趙某某違約後,原告將車收回,經過雙方協商,被告趙某某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付清拖欠的車款,雙方協商的「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付清拖欠的車款」,是原告給了其一定的回贖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出賣人取回標的物後,買受人在雙方約定的或者出賣人指定的回贖期間內,消除出賣人取回標的物的事由,主張取回標的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個「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付清拖欠的車款」的回贖期,消除了出賣人取回標的物的事由,原告正是得到被告趙某某的承諾後,將取回的車放走。
按照雙方的協商,原告允許被告趙某某在回贖期間將車取走,為的是盡快叫其營運,掙得運費支付拖欠的車款,被告趙某某將原告取回的車輛開走後,在約定的回贖期內,未按照承諾付清拖欠的貨款,再次違約,原告只得第2次將車取回,在等待一段時間後,被告趙某某仍然未履行義務,原告將取回的車出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買受人在回贖期間沒有回贖標的物的,出賣人可以另行出賣標的物」。
因此,贖回期內買受人再次違約,出賣人是有權出賣標的物。
五、出售價格是否必須與買受人協商
原告將取回的車出售,價格並未與被告趙某某協商,這是否合法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第三款:「出賣人另行出賣標的物的,出賣所得價款依次扣除取回和保管費用、再交易費用、利息、未清償的價金後仍有剩餘的,應返還原買受人;如有不足,出賣人要求原買受人清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原買受人有證據證明出賣人另行出賣的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除外」。可以看出,出售的價格是否需要協商,並無硬性的規定,原告出售取回的車輛,是可以的。
如果被告趙某某對出售的價格有異議,認為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可提起反訴,本案中被告趙某某未提反訴,但本院也為其保留了訴權,即「被告對原告賣車價格有異議,可以另行進行訴訟」。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原告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出售車輛而損害被告趙某某的利益。
六、判決最終數額的確定和調整承擔違約金的依據
原告起訴拖欠貨款數額並未核減出售車輛的價款,按照以上規定,出賣所得價款應當扣除未清償的價金,因此,原告應當扣除已付價款外,還應當扣除另行出售標的物所得價款,原告未予扣除,本院進行了糾正。
原告要求的違約金明顯過高,已超過了拖欠本金的70%,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可以認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本案已判決被告趙某某給付原告拖欠車款,原告造成的其他損失沒有證據證明超過30%,在此情況下對違約金進行了調整,判決違約金為拖欠本金的30%。
以上分析認為,該案認定的事實清楚,法院判決的每一項均有法律依據,判決後雙方均未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