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特種設備租賃法律責任

特種設備租賃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5 23:07:44

1. 特種設備人員法律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特種設備人員包括安全監察人員、檢驗檢測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使用單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具體責任查閱《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版

2. 特種設備責任險 法律依據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版展權,制定本法。

第二條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特種設備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租賃合同中未約定特種設備出租,承租方使用了特種設備發生事故責任主體是誰

這要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才能決定。請向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報告處理。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4. 重慶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條件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實施許可和登記的;
(二)發現未經許可、批准、登記從事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或檢驗檢測活動不予取締或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發現特種設備生產、使用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發現重大違法行為或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向上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或接到報告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不立即處理的。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設計、租賃、安裝、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圖紙、文件、設備或產品,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製造、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有關規定處罰。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許可,從事壓力管道設計、安裝、檢驗檢測,場(廠)內機動車輛製造、改造、維修和檢驗檢測,鍋爐化學清洗服務的;
(二)鍋爐、氧艙、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高耗能特種設備的改造設計文件,未經特種設備法定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擅自用於改造的;
(三)未經許可,從事氣瓶充裝的;
(四)未經許可,從事房屋建築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機械改造、維修的;
(五)壓力管道安裝或鍋爐化學清洗過程,未經特種設備法定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進行監督檢驗即交付使用的。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停止使用:
(一)壓力管道、場(廠)內機動車輛使用者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後的規定期限內未辦理登記的;
(二)壓力管道安裝、場(廠)內機動車輛改造維修、化學清洗服務施工者,施工前未按有關規定告知即行施工的。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停止銷售、停止使用,並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銷售者銷售特種設備不符合規定條件的;
(二)銷售舊有特種設備時不具備有關書面證明材料的;
(三)安裝在公共場所的特種設備,使用者未在顯著位置張貼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的。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者對應當封存的特種設備未封存或封存後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停用,或重新啟用封存的特種設備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投入使用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封存或停止使用,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不具備使用條件將特種設備投入使用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使用期限,使用者未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監督下報廢特種設備,並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特種設備的租賃者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鍋爐使用者未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水(介)質處理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並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氣體銷售者使用未經檢驗、檢驗不合格、報廢或違反其他安全技術規范的氣瓶、罐車、罐式集裝箱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沒收氣瓶、罐車、罐式集裝箱,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電梯使用者未安裝電梯安全運行監控、應急呼救系統,並保證其有效使用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的特種設備或其主要部件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整改,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停止使用,並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電梯、壓力管道、場(廠)內機動車輛使用者未按規定期限提出定期檢驗申請的;
(二)電梯層門、電梯轎箱內操縱箱鑰匙、機房鑰匙或啟動鑰匙的管理、持有人未取得相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
第六十三條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暫停其核准項目的檢驗檢測工作:
(一)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超范圍或地區從事定期檢驗或監督檢驗工作的;
(二)跨地區從事檢驗檢測工作,事前未書面告知特種設備所在地的區縣(自治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
(三)不能按期完成核准范圍內的檢驗檢測工作時,未書面告知的。

5.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與《特種設備安全法》關於法律責任方面的罰款金額出現相悖的情況到底如何選擇

法的效力比條例高,適用法。

6. 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責任單位應當承坦什麼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法》強調了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首先要求生產單位生產出來的必須是安全的產品。為保障生產出安全的產品,特種設備安全法對特種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等單位規定了行政許可制度,生產單位開展生產活動前,必須具備法定條件、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相應的許可。在經營環節,法律禁止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在使用環節,法律要求所有的特種設備必須向監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方可使用,使用單位要落實崗位責任、對設備安全運行情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一旦發現設備出現故障,應當立即停止運行、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7. 請教下特種設備出租需要不需要簽訂獨立的安全協議,如果需要在哪個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

建議簽訂獨立的安全協議比較好,
至少也要在租賃協議的條款中約定安全管理的約定。
相關的法律條文可以參考《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

8. 特種設備出租方的責任及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二十八條特種設備出租單位不得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以及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和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

第二十九條 特種設備在出租期間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義務由特種設備出租單位承擔,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9. 特種設備法律責任有哪些

請看: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從事特種設備生產活動的,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製造的特種設備,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已經實施安裝、改造、修理的,責令恢復原狀或者責令限期由取得許可的單位重新安裝、改造、修理。
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鑒定,擅自用於製造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製造的特種設備,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進行型式試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出廠時,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隨附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製造、銷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七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未書面告知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即行施工的,或者在驗收後三十日內未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的製造、安裝、改造、重大修理以及鍋爐清洗過程,未經監督檢驗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電梯製造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校驗、調試的;
(二)對電梯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時,發現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電梯使用單位並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的。
第八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一)不再具備生產條件、生產許可證已經過期或者超出許可范圍生產的;
(二)明知特種設備存在同一性缺陷,未立即停止生產並召回的。
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生產、銷售、交付國家明令淘汰的特種設備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交付的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塗改、倒賣、出租、出借生產許可證的,責令停止生產,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經營的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
(二)銷售、出租國家明令淘汰、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或者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的特種設備的。
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銷售單位未建立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度,或者進口特種設備未履行提前告知義務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銷售、交付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使用特種設備未按照規定辦理使用登記的;
(二)未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或者安全技術檔案不符合規定要求,或者未依法設置使用登記標志、定期檢驗標志的;
(三)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或者未對其使用的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申報並接受檢驗的;
(五)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的;
(六)未制定特種設備事故應急專項預案的。
第八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使用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的;
(二)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未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繼續使用的;
(三)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未依法履行報廢義務,並辦理使用登記證書注銷手續的。
第八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充裝許可證:
(一)未按照規定實施充裝前後的檢查、記錄制度的;
(二)對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氣瓶進行充裝的。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活動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充裝的氣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八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配備具有相應資格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的;
(二)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檢測和作業的;
(三)未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的。
第八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
(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未進行試運行和例行安全檢查,未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的;
(三)未將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於易於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的。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本法規定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八十九條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主要負責人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主要負責人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
(一)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二)對特種設備事故遲報、謊報或者瞞報的。
第九十條 發生事故,對負有責任的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款。
第九十一條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職責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
(一)發生一般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履行崗位職責,違反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規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銷相關人員的資格。
第九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對機構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機構資質和有關人員的資格:
(一)未經核准或者超出核准范圍、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檢驗、檢測的;
(二)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檢測的;
(三)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的;
(四)發現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相關單位,並立即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的;
(五)泄露檢驗、檢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的;
(六)從事有關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活動的;
(七)推薦或者監制、監銷特種設備的;
(八)利用檢驗工作故意刁難相關單位的。
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同時在兩個以上檢驗、檢測機構中執業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資格。
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程序實施許可的;
(二)發現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或者檢驗、檢測活動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發現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不再具備本法規定的條件而不弔銷其許可證,或者發現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發現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不再具備本法規定的條件而不撤銷其核准,或者對其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的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發現違反本法規定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不立即處理的;
(六)發現重大違法行為或者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向上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或者接到報告的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不立即處理的;
(七)要求已經依照本法規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許可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重復取得許可,或者要求對已經依照本法規定在其他地方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重復進行檢驗的;
(八)推薦或者監制、監銷特種設備的;
(九)泄露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的;
(十)接到特種設備事故報告未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並按照規定上報的;
(十一)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十二)妨礙事故救援或者事故調查處理的;
(十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九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拒不接受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的特種設備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生產許可證,注銷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書。
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被依法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三年內,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不予受理其新的許可申請。
第九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 在租借無損檢測特種設備時,應規定特種設備承租人義務嗎

應規定特種設備承租人義務
2013-05-11 08:28:00 來源:人民網
本報訊 記者朱磊在分組審議特種設備安全法草案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馬傑建議,應增加規定特種設備承租人的責任和義務。
草案規定,特種設備在出租期間的維護保養和使用管理義務由出租人承擔,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馬傑表示,該條規定只提到了出租人的責任和義務,建議增加規定承租人的責任和義務。

個人認為也該如此,目前國家對特種設備事故的責任追究很嚴格,很多特種設備用戶就將特種設備外包給維護保養單位,採用租賃服務的方式生產從而逃避責任追究.由於特種設備維護保養單位處於乙方弱勢,從而默認事故買單.如果增加承租人義務/責任,可以防止責任逃避.

熱點內容
hr法律顧問ppt 發布:2025-08-23 11:14:51 瀏覽:192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 發布:2025-08-23 11:11:23 瀏覽:362
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 發布:2025-08-23 11:04:37 瀏覽:422
古代女人刑法大全 發布:2025-08-23 11:01:55 瀏覽:710
商法合同法案例 發布:2025-08-23 11:00:35 瀏覽:980
賠償款怎麼給法院 發布:2025-08-23 10:13:31 瀏覽:113
新婚姻法關於彩禮女方如何維權 發布:2025-08-23 10:00:00 瀏覽:851
法學的精神 發布:2025-08-23 09:37:11 瀏覽:794
勞動法對企業員工身份和退休年齡規定 發布:2025-08-23 09:32:08 瀏覽:191
勞動法中木工定義 發布:2025-08-23 09:08:54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