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協議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壹』 同居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同居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同居時簽訂的協議,這種協議在中國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
同居協議書中有關財產關系的約定,如不違背法律,應當認定有效。
第一,如果男女雙方在同居期間分手,那麼有關財產分割的約定只要不侵害他人權益、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應為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基於權利人對自己所有的財產具有完全處分權的原則,該財產約定應為有效; 第二,如果男女雙方在同居期間取得結婚登記,那麼同居協議中有關財產關系的約定可視為婚前財產協議。
『貳』 老年人同居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老年人重新建立婚姻關系的,也應依法進行婚姻登記手續。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而同居的,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同居協議書對婚姻關系的約定內容是無效的。但對財產和債務等依法進行的約定是有效的。
『叄』 同居協議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同居財產協議需要包括以下內容:1、協議雙方的姓名、住址、年齡、婚姻狀態、身份證;2、協議雙方對同居期間需要約定的事情進行的約定,如,同居期間財產的歸屬,解除同居關系時財產的分割,同居期間子女的撫養情況。3、協議時間,如該協議自簽訂時起兩年之內有效,或者至解除同居關系時有效。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條: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肆』 同居協議怎麼寫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1、當事人在訂立協議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2、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3、協議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伍』 男女簽同居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男女簽訂的同居協議,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沒有違反法律規定,沒有違反公序良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同居協議可以約定財產的歸屬和處理,但同居關系一般不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七條 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編通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適用本編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合同的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陸』 同居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不違法,主體合格,那就有法律效力。
『柒』 「解除同居關系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是夫妻關系,而且雙方簽訂的解除同居關系協議書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有效的。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同居關系,屬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同居關系協議書」公證與否都有法律效益,如果需要一種保證,在簽訂解除同居關系協議書後,還是需要去公證處進行公證。因為公證解除同居關系協議書,對財產分割是有確定性的。

(7)同居協議怎麼寫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效益:
法律效益是通過立法、執法、訴訟、守法過程中對法律權利資源的最優配置,除去各種成本耗費後,進而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化程度和量上的極大化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綜合效果。用公式表示為:法律效益=法律收益-法律成本。
法律分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內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法律本身之外的社會各項收益與成本之比(有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法律的內部效益是法律自身運轉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有立法效益、執法效益、司法效益、訴訟效益、守法效益等)。
『捌』 女方和男方的同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男女簽同居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還需要滿足如下條件:
1、男女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協議內容、形式等相關方面不違反法律規定或公序良俗;
3、協議能體現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4、其他條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四十三條
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玖』 同居協議結婚 毀約賠償 這樣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沒
這個協議本身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沒有直接具體的法條依據,只能說這個協議違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則和公序良俗的原則。
1、婚姻自由原則。舉個通常點的例子,如果一對男女已經訂婚了(訂婚本身可以看作是一個協議吧),但是在結婚的前一天,其中一方反悔了,也可以是看作是違反了這個協議,但是通常情況下,一方並不能要求另一方對這種毀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這只是一種道德的責任。因為法律保護婚姻自由,即使這種自由權利有時候可能會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行使。(以前有這么一個案例,雙方約定,如果男方考上研究生,女方就嫁給她,法官就是以這個協議違反婚姻自由原則為由,認定協議無效的)
2、公序良俗原則,是我國民法的項重要原則。即行為人的行為不應當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婚姻是這種人身關系的成立與否,不能附加金錢的條件。
所以,我認為這個協議本身並沒有法律效力,當然你就不能依協議請求賠償。
那麼關於所謂的分手費,法律並無明文規定當然不會受到法律保護。另一個問題,精神賠償,首先要說的是我國法律對待精神賠償的態度是謹慎的,在實際案件中使用精神賠償的很少,而且賠償數額也不多。相關的有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裡面有關於精神賠償的詳細規定,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網上搜搜就有。但是我認為你的情況在男方反悔後適用精神賠償是有爭議的,而且賠償的數額一定不會讓你滿意。你至多隻能以男方悔婚為由,認定男方侵害你的名譽權,要求一定的精神賠償,但是我個人認為賠償數額起不到懲罰他的作用……至於你由於墮胎產生的費用以及造成的身體健康的損害,由於墮胎與否你是有選擇權的,所以男方至多承擔部分責任,賠償的數額也只能是你所承擔的損失(醫療費啊誤工費啊之類的載入一起)的一部分,我覺得這個賠償遠不及你所遭受的損失!
最後,關於怎麼寫才能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前面我所提到的,因為你附加的這個結婚的條件是有違法律基本精神的,所以這個協議無論怎麼寫,都有違法律原則,不會具有法律效力。
最後補充一下,你們是法律上的同居關系,分手後的財產分配不會比照離婚後的夫妻共同共有財產的分配,而是更嚴苛一些,對女方是很不利的。例如,如果是夫妻,女方即使是家庭主婦沒有收入,但是在分割財產的時候,仍然按照共同共有處理,至少也是平分,但是同居關系就沒有這一說了。
孩子如果生下來,作為非婚生女享有同婚生子女平等的繼承權,呃,也就是說可以平等的繼承男方遺產,這個是題外話了……
反正,這個協議並不能保障你的權益,也很難說能夠讓男方負責,孩子是無辜的,怎麼決定還是看你自己了。
還是祝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