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偷電導致著火付法律責任

偷電導致著火付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8 16:27:36

『壹』 公司著火,現追究責任,火災屬於意外引發,追究責任的話,那些人會被處理

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是消防安全的負責人,消防隊救援是不收費的,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十六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二)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三)對建築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准確,存檔備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准;

(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六)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演練;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四十九條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撲救火災、應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單位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參加撲救外單位火災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等,由火災發生地的人民政府給予補償。

(1)偷電導致著火付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消防設施整改不到位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並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依法應當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消防設計審核的建設工程,未經依法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二)消防設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三)依法應當進行消防驗收的建設工程,未經消防驗收或者消防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四)建設工程投入使用後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五)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營業的。

建設單位未依照本法規定將消防設計文件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或者在竣工後未依照本法規定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貳』 由於自己抽煙原因火災影響他人財產損失負法律責任

抽煙造成火災的。根據性質不同,如失火或縱火的不同,構成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1、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導致火災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根據《消防法》第64條第2項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2、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導致火災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根據《刑法》第115條第2款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應追究失火罪,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民事責任。

火災,無論是失火還是縱火,行為人都要承擔民事侵權的責任。火災事故損害賠償的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對於火災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應當適用全部賠償原則。即財產損害賠償的數額以所造成的客觀損失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這種客觀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2、依據什麼標准來確定間接損失。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間接損失也要堅持對「可得利益」的賠償,這就需要對可得利益的准確確定。只要確定了是可得利益的損失,就應當賠償。可得利益的喪失,就是在正當情況下應當得到的財產利益由於火災事故而沒有得到。按照這樣的標准確定了的間接損失,就應當全部賠償。

2、財產賠償原則。對純粹的財產損失,應當予以財產的賠償。對於人身損害的賠償,也應當以財產的方式賠償。對於人身損害造成的精神損害,也還是要以財產的形式賠償。舍此沒有其他的賠償方式。

3、考慮當事人經濟狀況原則。

在賠償的時候,如果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確實有限,全部賠償實際損失可能會給當事人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難,那麼就可以對賠償的數額進行衡平,確定適當的賠償數額進行賠償,而不至於讓當事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以後,生活陷入極度的困境。法官應當根據當事人的實際經濟負擔能力,按照這一原則的主旨,確定對當事人賠償責任的減輕程度。

4、其他賠償原則。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還要適用過失相抵和損益相抵的原則。受害人在火災事故構成中有過失(即混合過錯)的情況下,應當實行過失相抵,即加害人只對自己過錯引起的(或者無過錯的情況下自己的行為引起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受害人自己過錯造成的損失,應當由受害人自己承擔。在火災事故責任中,需要建立多種分擔火災事故損失的制度。

三、保險救濟:

在火災事故責任中,僅僅依靠侵權行為法的調整,容易出現損失無法得到全部賠償的問題。如果對火災事故進行保險,發生火災後,保險人能夠迅速以保險基金組織賠償,以彌補侵權責任制度確定責任過程中的拖延和侵權責任人賠償能力有限的缺陷。通過分散危險,既能迅速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又避免了使侵權行為人因負擔巨額賠償而陷入窘迫狀態,更好的起到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叄』 偷電要負起哪些法律責任

偷電也是盜竊,如果數額較大也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數額較小,查清楚後應該補交。
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是偷電,應該對給用戶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並應該賠禮道歉。

『肆』 單位發生火災單位消防責任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單位發生火災,專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屬全職責或者違反單位消防安全制度的,應當負相關責任。
《消防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對有關單位有違反《消防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分別給予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警告、罰款、拘留的行政處罰;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罰款或者拘留。

『伍』 偷電漏電要負責法律責任嗎

偷電上要付法律責任的。一般情況下是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行政處罰,如果嚴重的話就涉嫌刑法上的盜竊罪了。建議不要偷電。

『陸』 造成森林火災,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1、根據《森林防火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第五十三條規定:造成森林火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除責令改正並罰款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可以責令責任人補種樹木。

(6)偷電導致著火付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森林火災會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1、燒毀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災,最直觀的危害是燒死或燒傷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積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長愛到嚴重影響。森林是生長周期較長的再生資源,遭受火災後,其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高強度大面積森林火災之後,森林很難恢復原貌,常常被低價林或灌叢取而代之。如果反復多次遭到火災危害,還會成為荒草地,甚至變成裸地。

2、燒毀林下植物資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還蘊藏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然而,森林火災能燒毀這些珍貴的野生植物,或者由於火干擾後,改變其生存環境,使其數量顯著減少,甚至使某些種類滅絕。

3、危害野生動物

森林是各種珍禽異獸的家園。森林遭受火災後,會破壞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有時甚至直接燒死、燒傷野生動物。由於火災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壞,我國不少野生動物種類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如野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鷺、黃腹角雉、台灣鷳等幾十種珍貴鳥獸已經滅絕。

4、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據測算,每公頃林地比無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頃森林的蓄水量相當於一座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因此,森林有「綠色水庫」之美稱。

當森林火災過後,森林的這種功能會顯著減弱,嚴重時甚至會消失。因此,嚴重的森林火災不僅能引起水土流失,還會引起山洪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5、使下遊河流水質下降

火燒後的黑色物質(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陽能,使得下遊河流水溫升高,千萬魚類容易染病。特別是喜歡在冷水中生存的魚類,火燒後常常大量死亡。

6、引起空氣污染

森林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另外,森林燃燒還會產生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質。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質的含量超過某一限度時都會造成空氣污染,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及野生動物的生存。

『柒』 如果自己家著火,連累了鄰居,要負法律責任嗎

主要要看起火的原因,如果是電業局的問題,你們同樣可以找電業局索賠,如果是家用電器問題,你們也可以找家用電器廠商索賠,前提是你無不當操作。

『捌』 因失誤造成山火要不要負法律責任的啊

因失誤造成山火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失火罪,指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一種以過失釀成火災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失火罪的情節輕重,最高法院沒有制定統一的標准,《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和立案標准》中規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應當立案,過火有林地面積為10公頃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傷5人以上的為重大案件;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的規定,如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和省公安廳聯合制定的於2007年2月1日起執行的《關於辦理失火和消防責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規定》中規定:
(一)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導致死亡3人以上;
2、重傷10人或者死亡、重傷10人以上;
3、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4、燒毀30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50萬元以上;
5、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防護林、特種用途林10公頃以上;
6、人員傷亡、燒毀戶、直接財產損失雖不足規定數額,但情節嚴重,使生產、教學、生活受到重大損害的。
(二)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之"情節較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導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
2、造成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3、燒毀15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25萬元以上;
4、過火有林地面積為2公頃以上。

『玖』 單位廠房發生火災,誰負主要負法律責任

你要搞清楚是火災還是火險。舉例!一設備自己起火,但是在火剛燃燒的時版候就有人把它滅了,這權叫火險。如果起火後沒能得到控制綿延了!就成了火災!
火險在消防法來說是沒有規定有責任!最多就給單位一個警告!加強消防完全學習!排除完全引患!是火災的話主管的負直接領導責任。你最多也就領導責任!2者差別很大的哦!引起火災的是直接責任人!!火災責任就這幾種!

『拾』 工廠起火的誰負法律責任急~

工廠起火誰負法律責任要看火災的大小,其次要看管理人是否履行了職責,分為三種情況:

1、工廠管理完善,不存在疏漏,火災完全是由某個人人為引起的,則廠長不負刑事和行政責任,但由於工人是在工廠內死亡,屬於工傷性質,廠長需做一些民事賠償。

2、火災是由於工廠疏於管理,安全生產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則廠長可能涉嫌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或者重大責任事故罪,工人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3、消防安全管理人如果履行職責不好,可能會負有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刑事責任大概會涉及到消防責任事故罪、瀆職罪、玩忽職守罪等。

(10)偷電導致著火付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簡稱「歸責」,它是指對違法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確認、歸結、緩減以及免除的活動。

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准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

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范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聯系原則。其含義包括: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

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有時這也是區分有責任與無責任的重要因素,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3、責任相稱原則。其含義包括:法律責任的性質與違法行為性質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應當與違法行為的危害或者損害相適應,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還應當與行為人主觀惡性相適應。

4、責任自負原則。其含義包括:違法行為人應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不能讓沒有違法行為的人承擔法律責任,即反對株連或變相株連;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證無責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縱。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房產繼承人 發布:2025-05-26 11:00:03 瀏覽:7
再審新證據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45:19 瀏覽:934
美國的法學 發布:2025-05-26 10:45:13 瀏覽:90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5-26 10:36:00 瀏覽:882
佛山市中立法律服務社 發布:2025-05-26 10:32:27 瀏覽:533
10年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26 10:25:50 瀏覽:96
勞動法是最沒用的法律 發布:2025-05-26 10:23:46 瀏覽:293
勞動法月200工時 發布:2025-05-26 10:17:58 瀏覽:386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
應當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01:29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