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當老闆的法律環境和責任

當老闆的法律環境和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8 20:12:10

① 權力、責任、義務三者之間的關系

法律規定公民享有一定的權利,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是相輔相成的。世界上沒有不享有權利的義務,也沒有不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可以放棄,而義務則必須履行。

1、領導者是具有職位和相應權力的人。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一定具有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職權是領導者從事管理活動的資格,領導者的職位越高,其權力越大。組織或團體必須賦予領導者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權力是法定的,與職位相關聯,它不因人而異,誰處在那個職位上,誰就具有那個職位的相應法定權力,職位越高,責任越大,權力也越大。
2、領導者的權力是有限的。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堅決反對脫離群眾、以權謀私。最終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體現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科學權力觀。

3、權力的行使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對於領導人而言,有權必有責,這是領導權力的本質性決定的。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要落實在明確責任和主動接受監督上面。任何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都具有一定的職位,都要運用和行使相應的權力,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權力和責任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一定的權力又總是和一定的責任相聯系的。

4、責任與權力的統一存在。責任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領導者被授予權力的同時,應該對組織或團體的命運負有相應的責任,對組織或團體的成員負有相應的義務。權力和責任應該同步消長,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比較而言,責任比權力更本質,權力只是盡到責任的手段,責任才是領導真正的象徵。 在現代法制社會,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職責、權力與責任是緊緊相連的。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就是行政職責,既不能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讓。同時,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實施行政管理,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不允許行政機關只行使權力而不承擔責任。無責任即無授權,權力與責任必須一致。

② 受領導指使違規違法行為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

第四十三條 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應當及時處理。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在案。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依照前款規定向本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有關負責人不及時處理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向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四十七條 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並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第五十六條
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第七十一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
第八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第八十一條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事故情況。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對事故情況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
第八十二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負責人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參與事故搶救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服從統一指揮,加強協同聯動,採取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並根據事故救援的需要採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次生災害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事故搶救過程中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第八十三條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及時、准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並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報告應當依法及時向社會公布。事故調查和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及時全面落實整改措施,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
第八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除了應當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並依法予以追究外,還應當查明對安全生產的有關事項負有審查批准和監督職責的行政部門的責任,對有失職、瀆職行為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八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依法調查處理。
第九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第九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第九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二)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
(三)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四)未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五)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未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投入使用的;
(六)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的。
第九十七條
未經依法批准,擅自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依照有關危險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未採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承包方、承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者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統一協調、管理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第一百零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的,該協議無效;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一百零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並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罰款;對逃匿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七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五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一千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一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拒不承擔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未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經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執行措施後,仍不能對受害人給予足額賠償的,應當繼續履行賠償義務;受害人發現責任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③ syb創業培訓是什麼

SYB培訓是大學裡面經常會開展的一種培訓,是大學生創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SYB是英語「START YOUR BUSINESS」的簡稱,中文意思就是「創辦你的企業」。

大學生經過SYB培訓以後,經過相應的考核,就可以獲得SYB證書,這個證書主要有以下作用:

SYB證書是參加SYB培訓的證明,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大學生創業的激情,給大學生帶來創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引領,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逐步養成創新創造、自主創業的創新思維,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

SYB培訓分上下兩部,共十步,這十步步步深入,環環相扣。

創業意識培訓:你可以知道是否適合創辦企業,辦什麼樣的企業。

第一步:創業素質的自我評估(我能創業嗎?)

第二步:建立一個好的企業構思。(辦個什麼企業呢?)

創業計劃培訓:根據你的企業構思分八步學習,形成創業計劃,制定創業行動計劃。

第三步:評估你的市場。(市場容納我的企業嗎?)(SWOT法,4P法)

第四步:企業的人員和組織。

第五步:選擇一種企業的法律形態。

第六步:當老闆的法律環境和你的責任。

第七步:預測啟動資金需求。(算算開企業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第八步:制定價格、制定銷售和成本計劃。

第九步:做創業計劃書,判斷你的企業能否生存。

第十步:開辦企業的管理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網路-SYB創業培訓

④ 名知我有病老婆離我而走去當老闆。她有法律責任嗎

看問題的嚴重程度。一般不太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但如果你病情嚴重,不能獨立生活,且急需他人照顧,身邊還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她有可能構成遺棄罪。
夫妻之間應互相具有照顧扶養的義務。
同時 根據刑法第261條,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大病符合以下情形:
(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
(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
並造成一定後果,則可能構成遺棄罪。

2、同時我國婚姻法也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所以大病時老婆出走,離婚時可以此作為抗辯點,維護自己利益,爭取更多的財產。

⑤ 企業之間資金拆借有什麼法律責任,當老闆的一定要防範

企業間資金拆借有什麼法律責任


⑥ 污染環境罪老闆和工人的責任

法律分析:如果僅僅是工人,是不會有牽連的,因為工人只是幹活,並不是企業的重大受益人,所以責任就沒有老闆個管理人員大,但在調查案情中,可能會被訊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六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對於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業主或者其他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百九十四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雜訊、光輻射、電磁輻射等有害物質。

⑦ 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分為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領導責任有何依據

事故責任劃分的依據是建立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了事故發生的原因,就可以根據原因找到這個原因造成的人,這個人(包括相關的各類人員)就是事故的責任人。

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GB6442—86) ,屬於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一是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二是人的不安全行為。

屬下列情況者為間接原因:

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築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

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範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事故責任分析的依據是: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在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一般情況下,凡因「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這個「不安全行為」的實施人,就是直接責任人,承擔直接責任;而「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事故,直接責任人就是造成「不安全狀態」的人;凡是因為上面所列的「間接原因」造成的事故,一律追究領導責任。

很多情況下,直接責任人不一定承擔主要責任。比如某工地一工人肩扛一根近3米長的鋼筋在工地行走時,碰到了工地架空電纜,並將電纜拉斷,引起現場另一名工人觸電。這起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就是扛鋼筋的工人,但主要責任人應該是設置架空線的人(違反了架空電纜高度要求)。同時,有關領導和有關人員顯然應該承擔教育、檢查不夠,管理混亂的責任。

另外,《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還要求,要「真查處各類事故,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不僅要追究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追究有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安全生產法》所稱的生產經營單位,是指從事生產活動或者經營活動的基本單元,既包括企業法人,也包括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經營單位、個人合夥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等其他生產經營主體;既包括合法的基本單元,也包括非法的基本單元。

《安全生產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所稱的生產經營活動,既包括合法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違法違規的生產經營活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發生的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7)當老闆的法律環境和責任擴展閱讀:

1.無證照或者證照不全的生產經營單位擅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發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於生產安全事故。

2.個人私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小作坊、小窩點、小坑口等),發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於生產安全事故。

3.個人非法進入已經關閉、廢棄的礦井進行採挖或者盜竊設備設施過程中發生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應按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報告。其中由公安機關作為刑事或者治安管理案件處理的,偵查結案後須有同級公安機關出具相關證明,可從生產安全事故中剔除。

認定程序:

地方政府和部門對事故定性存在疑義的,參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有關規定,按照下列程序認定:

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縣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認。

2.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省級人民政府確認。

3.重大事故:造成1 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省級人民政府初步認定,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確認。

4.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初步認定,報國務院確認。

5.已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事故,按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報告。偵查結案後認定屬於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的,憑公安機關出具的結案證明,按公共安全事件處理。

⑧ 老闆工廠遭人放火,14死,老闆最終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只有侵權和違約,侵權人不是工廠,所以工廠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的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當中一般都規定工廠一方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安全的生產工作環境,因為其沒有盡到安全防範的義務,使生產環境不安全,因此構成違約責任。工廠可以向侵權人進行追償。

注意上面說的是工廠,如果工廠是獨立法人,老闆對外承擔有限責任的,那麼老闆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否則老闆對工廠的責任承擔連帶責任。

⑨ 法律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

  1. 你可以要求公司與你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看,你可以要求單位與你簽訂無期限的勞動合同。


2. 如果單位不和你簽訂無期限的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3. 你可以與單位協商,也可以向勞動局投訴或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公司的做法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你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⑩ 認真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厲查處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案件強化經濟和誰責任

對發現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問題不按照規定查處應當追究誰的責任。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政府有關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責任:

(一)制定的規定或者採取的措施與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規相違背的;

(二)批准開發利用規劃或者進行項目審批(核准)違反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規的;

(三)執行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規不力,不按規定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或者在監督檢查中敷衍塞責的;

(四)對發現或者群眾舉報的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問題,不按規定查處的;

(五)不按規定報告、通報或者公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災害)事件信息的;

(六)對應當移送有關機關處理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的違紀違法案件線索不按規定移送的;

(七)其他應當追究責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政府有關工作部門領導成員責任的同時,對負有責任的有關機構領導人員追究相應責任。

(10)當老闆的法律環境和責任擴展閱讀:

五名黨政領導幹部將因未能保護環境而被追究責任

紹興城市的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的實施辦法將「追究生活」,作為一個原則,具體地說,科學和綠色發展需求,導致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那些負責是否已經轉移,工作輪換,晉升或退休,必須嚴格追究責任。

對涉嫌犯罪的責任人員,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統一組織召開紹興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破壞調查聯席會議。要從公開責任決定、加強監督等方面,開放公眾監督和舉報渠道,搭建環境損害曝光平台,推進環境公益訴訟。

建設藍天、綠地、碧水、美麗的紹興,是這個城市的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如何用鐵腕守護生態環境?近日,市印發了《紹興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破壞問責實施辦法》。首次從制度上對黨政幹部生態環境責任進行追究,建立黨政幹部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制度。

落實生態環境領域的各項改革規定,要由各級黨和政府領導負責。

因此,在實施措施中,「領導力」被列為主要的問責對象。有五類問責目標:

1、石志開發區區、縣(市)黨委、政府、管委會主要領導成員;

2、區、縣(市)黨委、政府、市開發區管委會領導成員;

3、市開發區區、縣(市)黨委和有關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四是鄉(街)黨政領導小組成員;五是黨委、黨委指定的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

《紹興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條例》(試行)配套「明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黨和政府的責任」、「一對責任」制度,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團隊成員,特別注意負責行業業務同時,根據相關要求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黨委的主要負責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生態和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和部門,應當承擔整體生態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責任。生態環境保護負責人負責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綜合監督和領導。

其他有關主管人員對經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有直接領導責任。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生產經營主管人員,應當以本單位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責任人員為主要負責人;其他有關人員對職責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有直接責任。

「問責以黨和政府領導為核心,旨在推進黨委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共同責任,落實權利和責任平等原則,實現問責目標全覆蓋。」業內人士認為。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房產繼承人 發布:2025-05-26 11:00:03 瀏覽:7
再審新證據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45:19 瀏覽:934
美國的法學 發布:2025-05-26 10:45:13 瀏覽:90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5-26 10:36:00 瀏覽:882
佛山市中立法律服務社 發布:2025-05-26 10:32:27 瀏覽:533
10年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26 10:25:50 瀏覽:96
勞動法是最沒用的法律 發布:2025-05-26 10:23:46 瀏覽:293
勞動法月200工時 發布:2025-05-26 10:17:58 瀏覽:386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
應當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01:29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