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醫生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

醫生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2-02-18 20:46:58

① 醫療事故醫生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醫療事故醫生一般不承擔責任,而由醫療機構承擔。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和責任承擔主體】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肇事後逃逸責任及受害人救濟】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或者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② 在醫療事故中醫生承擔什麼責任

依照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醫療事故中醫生一般不承擔責任,而應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③ 醫療事故後醫生承擔責任嗎

如果是受害者起訴時,醫生不承擔責任,醫生的診療行為屬於職務行為,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對外的責任由醫院承擔,醫院可以對責任人適當處罰。包括行政和經濟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④ 在醫療事故中醫生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對醫院進行賠償)、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首先,在民事責任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時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醫生無需承擔對患者的民事賠償責任,但可能會根據醫院相關規定或與醫院簽訂的合同受到一定的處分或者分攤一定比例的賠償金。第二,在行政責任上,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生個人可能受到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衛生行政部門也可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時,吊銷其執業證書。第三,刑事責任上,根據《刑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當醫生的行為構成醫療事故罪時,將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條 【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五條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⑤ 醫療事故相關醫生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衛生行政部門將會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還可、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五條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⑥ 醫療事故醫生承擔什麼責任

刑事責任,醫務人員由於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發生醫療事故後,承擔賠償責任的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明確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條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⑦ 醫療事故醫生要承擔哪些責任

醫療事故醫生要依法承擔下列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各項賠償項目在相關法律中已有詳細規定,可以對號入座。具體數額的確定,患方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確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確定。各項賠償項目確定後一次性支付,賠償結束後不得再反悔。

2、行政責任:對於發生醫療事故的人員,衛生行政部門或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 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⑧ 醫生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
2.行政責任,對於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
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⑨ 醫療事故醫生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生醫療事故後,醫生不僅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可能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死亡賠償金一般是按照受訴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可以按照20年來計算。但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就減少1年賠償。75周歲以上的,按照5年來計算。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熱點內容
司法思想匯報 發布:2025-05-26 11:06:37 瀏覽:286
新婚姻法房產繼承人 發布:2025-05-26 11:00:03 瀏覽:7
再審新證據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45:19 瀏覽:934
美國的法學 發布:2025-05-26 10:45:13 瀏覽:90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發布:2025-05-26 10:36:00 瀏覽:882
佛山市中立法律服務社 發布:2025-05-26 10:32:27 瀏覽:533
10年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26 10:25:50 瀏覽:96
勞動法是最沒用的法律 發布:2025-05-26 10:23:46 瀏覽:293
勞動法月200工時 發布:2025-05-26 10:17:58 瀏覽:386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