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沒有責任從情義上
1. 只有法律責任沒有相應的處罰依據怎麼辦
《安全生產法》第六章法律責任中從條至95條共19條,主要規定了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驗、檢測的機構,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及有關人員、從業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
法律規范是一種行為規范,違反了這種行為規范,實施了違法行為,就要引起不利於行為人的法律後果。這種法律後果就是法律責任,它通常表現為違法者受到法律的相應制裁和處罰。法律責任一般具有以下特徵:(1)法律責任是以違法行為為前提的。行為人只有違反了法律規范,實施了違法行為,才能引起法律後果,承擔法律責任;法律責任也只能對實施了違法行為的人適用。(2)法律責任以法律制裁為必然結果。(3)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它只能由國家專門機關或者國家授權的機構,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對違法行為人實施,通過國家強制力迫使違法行為人接受不利於自己的法律後果,從而保證法律的執行。這種國家強制力來自於國家的行政權力和司法權力。
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
民事責任。所謂民事責任,亦即民事法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在我國的民事立法中,民事責任有兩種含義:(1)指主體行為的民事法律後果,包含民事義務。如《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2)指《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有以下特徵:(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民事義務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和公民、法人之間依法約定的義務,無論何種民事義務都具有法律約束力。違反義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2)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由於民事法律關系主要是財產法律關系,違反民事義務往往給對方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因此,民事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
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認定的,行為人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規義務的後果,並且這種違法行為沒有超過行政法律規范所確定的違法限度。(2)行政責任是國家行政機關依靠國家行政權力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
根據行政違法的程度、實施行政制裁的主體和制裁對象的不同,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大類:
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根據法律或者內部規章制度的規定,按照隸屬關系,對其所屬的工作人員犯有輕微違法失職行為尚不夠刑事處分的或者違反內部紀律的一種制裁。
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指特定的行政執法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不構成犯罪或者已構成犯罪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
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實施了刑事法律規范所禁止的行為(即犯罪行為)所必須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
刑事責任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責任,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追究,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承擔何種刑事責任也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決定。(2)刑事責任具有更強的強制性。(3)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具備犯罪主體;(2)具備犯罪主觀方面;(3)具備犯罪的客觀方面。(4)具備犯罪客體。
《安全生產法》第六章法律責任中第八十條至第九十三條對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和從業人員違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定的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作了嚴格的規定。其中包括: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考核合格的;生產經營單位未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或未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在建築工程中留下事故隱患,危及職工的人身安全與健康的;有些安全設施工程在建築工程施工期間或竣工後難於補漏,造成後補的安全設施可靠性差;因沒有經費,留下安全欠賬,致使建設工程不能交付使用,用國家或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等等。
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作了嚴格的規定,我們應當認真貫徹執行。一旦發生現有違反《安全生產法》規定的,行為人都將承擔法律責任。
2. 我要為知情不報負法律責任嗎
像你來所說的這種情況自,知情不報是不會構成違法的,只是從良心上過不去,說明你非常有慈悲心、非常善良。
建議想辦法幫助朋友改進這種情況,畢竟通過這種方式賺來的錢是不幹凈的。如果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和資金,不能盡快改變的話,減少一下對員工和老闆的損害也可以 呀!
3. 我在法律上有責任嗎
你有賠償責任,畢竟你親戚是在為你搬家工作,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賠償責任應當由你承擔。但你親戚如果有故意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 從法律角度上看:承擔責任「一切」和「任何」有啥區別
「一切」是指確定的所有;「任何」是一個泛指,包括了確定和不確定的責任。版因此在法律權上一定要用「一切」或「任何」的話,要用「一切」,而不能用泛指的「任何」。
但是,法律是需要很嚴謹的,即便是「一切」也不能用。承擔責任必須要明確有哪些責任,要承擔的就是這些責任,而不能用「一切」來代替。
5. 法律行為 情誼行為 戲謔行為的區別
法律行為、情誼行為、戲謔行為的區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否具有意思回表示。答
民事法律行為中,核心構成要素為「意思表示」。
情誼行為、戲謔行為的行為人沒有意思表示。
二、給付人是否受到法律拘束不同。
當事人在民事法律行為中受到相關法律拘束的意思。「表示意識」屬於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之一,而「表示意識」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拘束。
當事人在情誼行為、戲謔行為中則沒有這個意思。鑒於行為人在情誼行為、戲謔行為中並沒有受到法律拘束的意思,因而對於行為人而言,其在行為表述的過程中並不需要負擔其自身做出的任何情誼行為所導致的法律後果。
三、當事人是否具有締結法律關系不同。
法律行為當事人受法律規范約束,承擔權利義務。
情誼合同、戲謔行為義務人並不需要承擔較高的法律責任,也可以說其受到法律意義上的拘束程度並不高、
在相關的法律條款中,贈與人對於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均具有撤銷權,但是若是其贈予已經通過了公證,則其便喪失了撤銷權。這就表明,財產贈予的行為在經過公證後,能夠對贈與人所具有締結法律關系的意圖進行更為明確的表示。
6. 在法律上,沒有責任就是沒有責任,不會因為自願承擔而產生責任,這句話對嗎
對的,這是法律規定的有沒有必須履行義務的權利
7. 無過錯責任和推定過錯責任的免責事由分別是什麼 兩種責任從法律條文上好難區分啊,都是先說應該承擔責任
過錯推定是加害人本身存在過錯而推定他應該承擔責任,而無過錯責任是行為人不存在過錯而因為法律的規定也要承擔責任
8. 兄弟們在法律上有沒有義務一定要照顧一個沒有成家立業一的任何一個兄弟
沒有。法律上沒有這種義務。
只能說是處於兄弟情義會這么做。
9. 當情義與法律的沖突時要怎麼做
1)法律與情義的沖突在這一刻體現,當法律與情義碰撞,都會有一方收到傷害,令人遺憾的是,世界並沒有萬能法,情義與法律碰撞,被撞傷的往往是情義而非法律。
法律是必要的,法律不會要求每一件是具體怎麼做,但它會告訴你,你最起碼不能做什麼或者說事情應該是什麼樣的;同時法律又是冷酷不懂生活的,生活遠不止法律上的條條框框那麼簡單,生活是復雜的,每個人那個家庭每個階層面臨的問題是千差萬別的,用硬性的條框來嚴肅生活,必然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