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就業預簽約具不具有法律效力

就業預簽約具不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2-19 02:57:29

Ⅰ 大學應屆畢業生與單位網上簽約是否有法律效力

網路協議國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是否具有效力,一般因應認為簽訂後還需簽訂書面協議。況且《勞動合同法》也明定要訂立書面合同。所以如果沒有書面協議,僅有電子協議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Ⅱ 簽訂勞動合同後,就業協議是否還具有法律效應

首先你應該明確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是兩種的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大學生和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前,雙方確定就業意向和權益的依據。後者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簽訂勞動合同時,一方的身份由原來的學生變成了勞動者。打個比方,前者好比是「出嫁協議」,後者好比是「夫妻協定」。
應該說,就業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就業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學生、用人單位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和違約,責任方應按照有關規定繳納違約金。就業協議一經雙方簽署生效,如果發生用人單位不錄用學生,或者學生不到用人單位就業等情況,違約責任方就要按照協議的約定支付違約金。
但是,盡管這份「出嫁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婚後」的生活如何安排,還須由「夫妻協定」進行約定。《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新的就業協議書也提醒簽約者注意:學生到用人單位報到後,雙方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就業協議約定條款,及時訂立勞動合同(聘用合同)並辦理有關錄用手續。勞動合同(聘用合同)訂立後,就業協議就自動終止了。
當然,也不是說原來的協議條款都不管用了。就業協議中的有關條款,包括合同期、服務期、試用期、福利待遇、工資等符合勞動法的內容,應當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依據。
總而言之,雖然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都可約定違約責任,但是兩者的適用范疇是不同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依據勞動法規和勞動合同,而不是就業協議。

其次,你需要了解新《勞動合同法》: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只有因專項培訓費用和專業技術培訓所約定的服務期以及競業限制這兩種情形可以設定違約金。且需要以書面形式約定。立法上對具體標准有限制,即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若用人單位索要培訓費,應該出示第三方開的培訓費用發票,賠償金應根據已經履行的服務期限按年遞減計算,企業內部培訓或沒有第三方發票的都不予認可。勞動者若認為違約金條款無效或對違約金數額有爭議,可與單位進行協商,向勞動行政部門檢舉、投訴,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向法院起訴等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勞動合同法》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在行使辭職權時,須履行法定程序,即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或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方可解除勞動合同,除協議中有約定服務期及競業限制條款外,無需支付任何違約金。否則,勞動者自動離職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無權享受經濟補償金;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看,你只需退還不超過10000元培訓費,其他均不需要交納違約金,但是,你辭職必須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並在遞交報告後工作滿三十日才能離開崗位,否則單位會依法要求你補償人事更替等原因上造成的損失,同時在你提交報告應該進行取證,避免單位否認已接收辭職報告,你可以要求簽收或者錄音等方式。三十日後,你有權要求單位辦理相關手續,單位如拒絕辦理,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投訴,進行仲裁等!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祝你順利!

Ⅲ 就業協議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簽訂的協議書,僅是學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之間達回成的答就業意向,內容上只規定了一些簡單的違約責任,一旦學生畢業離校後,學校將脫離三方關系,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應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協議則同時終止。建議你一拿到畢業證書,就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Ⅳ 大學生就業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有。
但這不是勞動合同,而是訂立勞動合同的預約。

違反這個預約也是有法律後果的。

Ⅳ 就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就業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應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後,須簽訂由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該協議書是轉遞畢業生檔案和戶口關系,辦理報到落戶手續的依據,學校憑畢業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派遣畢業生的檔案、戶口等關系。

法律依據:《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

第二十二條 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活動是落實畢業生就業計劃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方主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負責管理舉辦本部門、本地區的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活動,其它部門不得舉辦以畢業生就業為主的洽談會或招聘會。舉辦省級上述活動要報國家教委備案,跨省區、跨部門的有關活動須報國家教委審批。

第二十四條 經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後,畢業生、用人單位和高等學校應當簽訂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作為制定就業計劃和派遣的依據。未經學校同意,畢業生擅自簽定的協議無效。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報公告發票 發布:2025-08-22 10:45:19 瀏覽:246
嘉興秀州區法院 發布:2025-08-22 10:44:27 瀏覽:384
貫徹黨組工作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8-22 10:06:42 瀏覽:41
以下不屬於行政法范疇的法律是 發布:2025-08-22 10:06:40 瀏覽:830
商業匯票是在經濟法中的哪一章 發布:2025-08-22 09:33:26 瀏覽:199
石家莊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2 09:27:41 瀏覽:372
經濟法實用教程案例答案 發布:2025-08-22 09:27:40 瀏覽:235
面試讓交錢觸犯哪條勞動法 發布:2025-08-22 09:21:09 瀏覽:968
經濟法的歸責原則 發布:2025-08-22 09:16:49 瀏覽:987
北京平谷律師 發布:2025-08-22 09:14:49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