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監事負法律責任

公司監事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9 19:31:15

⑴ 公司監事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及義務

一、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及義務: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法律依據:《公司法》第五十三條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⑵ 監事負法律責任嗎

監事需要負法律責任。監事是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中的監督部門司職人員,對公司經營負有一定義務,對自己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要承擔法律責任。
而且公司出現問題,要根據監事有無過錯確定其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比如,監事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⑶ 監事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監事需要對公司的人員在執行事務時進行監督,以及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監事的任期為三年,可以連選連任。有的公司可以不設立監事會。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五十三條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⑷ 公司監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監事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公司存在問題的,應當根據監事是否有過錯確定。監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監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若違反義務,則可能面臨起訴和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四條 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五十三條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一)檢查公司財務;(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⑸ 公司監事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公司監事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1、檢查公司的財務狀況,審核公司財務;
2、監督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並提出罷免的建議;
3、要求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對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予以糾正;
4、向股東大會提交有關提案;
5、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會議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列席並接受股東的質詢。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第一百四十八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1、挪用公司資金。
2、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3、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4、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⑹ 一個公司的監事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三條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1篇案例引用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⑺ 公司監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1.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

2.監事作為公司財產的監督管理者,應當為公司的利益,而不是為單個或者部分股東的利益,經營管理公司財產,監督公司財產的運營,保證公司財產的安全,實現公司的經濟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⑻ 公司監事要承擔什麼責任及義務

公司監事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規定在《公司法》第五十三條,監事可以檢查公司的財務信息;監督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其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對違法違規違章的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監事可以糾正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監事提議召開股東會會議,向股東會會議提出議案;監事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監事義務包括:1、公司監事不得違反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2、公司監事的忠實義務。如不得篡奪公司機會、競業禁止的義務、自我交易時的忠實義務、保密義務、催繳出資義務;3、堅實的勤勉義務。應謹慎、認真、勤勉地行使公司賦予的權利,以保證公司的商業行為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各項經濟政策的要求,商業活動不超過營業執照規定的業務范圍;應公平對待所有股東;及時了解公司業務經營管理狀況;應當對公司定期報告簽署書面確認意見;保證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實、准確、完整;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本章程規定的其他勤勉義務。4、監事的誠信義務。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五十三條規定: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一)檢查公司財務;(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⑼ 公司的監事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監事需要負法律責任。監事是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中的監督部門司職人員,對公司經營負有一定義務,對自己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要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公司出現問題,要根據監事有無過錯確定其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比如,監事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聯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⑽ 公司監事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什麼是公司監事?
監事,是公司中常設的監察機關的成員,又稱「監察人」,負責監察公司的財務情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執行情況,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規定的監察職責。在中國,由監事組成的監督機構稱為監事會,是公司必備的法定的監督機關。
監事通常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且不得兼任董事或經理。
2、公司監事的法律職責: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3、公司監事人的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做出了相應的介紹。從《公司法》中的規定來看,不管是董事會的成員還是監事會的成員,其實都是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只不過實際的職責不同,導致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不一樣的。

熱點內容
侵權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6 01:48:06 瀏覽:437
2015年公司法全文 發布:2025-05-26 01:40:26 瀏覽:416
房屋建築設施設備使用安全管理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26 01:38:01 瀏覽:771
世界海商法的發展 發布:2025-05-26 01:30:47 瀏覽:224
民法概念筆記 發布:2025-05-26 01:04:54 瀏覽:48
珠海勞動合同法孕假是多久 發布:2025-05-26 00:57:44 瀏覽:11
吐納法治病 發布:2025-05-26 00:55:55 瀏覽:324
教師職業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26 00:52:07 瀏覽:307
2009年4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答案 發布:2025-05-26 00:51:26 瀏覽:510
外來條例投票 發布:2025-05-26 00:50:37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