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
㈠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句話正確嗎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公民、法人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㈡ 檔案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法律責任是指因違法行為而引起的應當承擔的義務。檔案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類。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檔案法規定的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的懲罰性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行政區域處罰兩種。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對於自己因違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或者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權利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依照刑法規定,犯罪主體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它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四十八條 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二)擅自提供、抄錄、復制、公布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三)買賣或者非法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四)篡改、損毀、偽造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五)將檔案出賣、贈送給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的;(六)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被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七)不按規定向社會開放、提供利用檔案的;(八)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採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或者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被責令限期整改而逾期未整改的;(九)發生檔案安全事故後,不採取搶救措施或者隱瞞不報、拒絕調查的;(十)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的。
㈢ 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所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
依據法律規定,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的法律責任,詳見下面第五十五到第六十二條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十五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第五十六條 行政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不使用罰款、沒收財物單據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門制發的罰款、沒收財物單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處罰,並有權予以檢舉。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對使用的非法單據予以收繳銷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七條 行政機關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自行收繳罰款的,財政部門違反本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向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或者拍賣款項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 行政機關將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財物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執法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收繳罰款據為己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九條 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條 行政機關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者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行政機關為牟取本單位私利,對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以行政處罰代替刑罰,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糾正;拒不糾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徇私舞弊、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 執法人員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㈣ 行政違法行為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規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是行政處罰,而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㈤ 只有違法的行只有違法的行政執法行為才可能承擔法律責任是否正確
只有違法的行,只有違法的行政。做飯。你再哭一層的法律真是會爭取在這種情版況下。你權要根據他你要根據他的具體行行為來決定的,因為他他是他這是違法之印,但是違法,最近新增的。呃,這個承擔法律責任是相當相當,這正。動葯的。
㈥ 行政案中行政機關行政行行為違法將受何法律責任
一般屬於行政責任,即對相關責任人或負責人給予行政處罰,如果情節後果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大,涉嫌違法犯罪,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㈦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句話對嗎
行政責任
(1)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行政責任是政府及其公務員因其公共權力地位和公職身份而對授權者、法律以及行政法規所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就是行政責任制。所以,行政責任制度是關於行政主體執行國家行政權力應該承擔的政治、法律和道義責任制度。
這才是他的含義 你那個不對
㈧ 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分別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