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沒有環評上新設備法律責任
㈠ 公司注冊時沒有做環評,現在環保局要罰款,合法嗎
合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第六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葯,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㈡ 企業有環評,可是環評設備與實際設備不符,怎麼辦
摘要 你環評備案的設備和你實際使用的設備如果不一樣的話,那你需要更改備案信息的
㈢ 公司每一個新設備都要進行環評嗎
不一定,設備重大的是要做的。
㈣ 我公司現在准備上新的產品,但是工藝、設備什麼的都沒有改變,請問環評的話還需要重新做嗎
需要做擴建項目環評
㈤ 如果公司不做環評會有什麼風險
出現問題會按問題大小進行罰款。
㈥ 環保部門未告知我廠需要辦理環評手續,現在以無環評為由要求工廠停產合法嗎
合法。
處罰後可以進行環評審批。
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一條之規定: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處罰: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未依法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擅自開工建設;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未經批准或者重新審核同意,擅自開工建設;
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未依法備案。
(6)公司沒有環評上新設備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企業環評辦理程序
1、先由環評機構預勘察企業現場,確定企業是否具有辦理環評條件。
2、確認企業的土地性質,建設用地可以立項辦理環評。
3、發改局立項,由第三方咨詢公司給做可行性研究報告,拿到可研報告後到臨清市發改局進行批復並在網上注冊進行立項。
4、立項完成後,由省級以上資質的會計所做資產評估,價格可自己洽談。
5、資產評估完成後,到市環保局執法大隊辦理未批先建和三同時詢問筆錄,出具企業手續,公章,立項報告,資產評估報告,以及法人身份證,上報環保局法宣科,等待罰款通知書下達後,繳納未批先建和三同時罰款。
現在罰款數額定在不低於6萬(僅限未批先建企業)。
6、繳納完罰款,在環保局環評科備案,由第三方做環評報告,根據環評報告的指導,上環保設備。
7、同時找第三方檢測公司,對設備進行試運行,出具檢測報告,費用可以自行洽談,如環保設備檢測合格,向市環保局打試運行報告,等環保局驗收。
㈦ 公司如果不做環評有什麼風險
可以拘留,判刑,罰款,責成恢復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第六十一條規定: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三條規定: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葯,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㈧ 新增設備未重新報批環評怎麼辦
新 改 擴 項目都應進行環評,但實際要根據你們變化的情況,主要是生產能力變化的百分比,和污染排放量增加的百分比。
㈨ 新環保法實施後以前的老企業沒有環評怎麼辦
應當按照地方各省人民政府劃定了一個時間節點,在節點以前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企業,免於處罰直接做報告,節點以後的就必須罰款後再完善手續。因為:
第一、已經存在的企業不能通過環評驗收,通常會要求進行整頓,整改不合格會考慮予以關停。
第二、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第三、第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該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
(9)公司沒有環評上新設備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接到試生產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組織或委託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並做出審查決定。
對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規定要求落實的,同意試生產申請;對環境保護設施或其他環境保護措施未按規定建成或落實的,不予同意,並說明理由。逾期未做出決定的,視為同意。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對試生產3個月確不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試生產的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延期驗收申請,說明延期驗收的理由及擬進行驗收的時間。
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方可繼續進行試生產。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核設施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
㈩ 沒有環評的老企業是責令整改還是直接關停
通常會要求進行整改,整改不合格會考慮予以關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
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有本條所列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10)公司沒有環評上新設備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