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健康檢查機構的法律責任

健康檢查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1 15:31:09

A.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保險來公司違反本辦源法第八條規定的,由中國保監會責令保險公司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中國保監會給予警告,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保險公司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三條有關規定的,由中國保監會責令保險公司停止銷售該產品,並對保險公司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對負有責任的精算責任人、法律責任人予以警告。
第四十六條 保險公司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可能危害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由中國保監會責令停止銷售該產品。
第四十七條 保險公司違反本辦法有關銷售管理規定的,由中國保監會給予警告,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警告、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 精算責任人違反本辦法有關精算規定的,由中國保監會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第四十九條 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辦理健康保險再保險業務的,由中國保監會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並對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B. 衛生健康部門的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領導一個地方的所有衛生的管理。

C. 健康證辦理有法律依據嗎

根據《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

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化妝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等專業生產,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幼托機構保育這五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

健康證的有效期是一年的,超過一年則失效,健康證的費用包括兩方面,一部分是體檢費用,一部分是理論知識培訓內容,還有10元錢的制卡費用,全國健康證的價格基本上應該是統一的。

D. (2/2)請問:醫療機構應擔什麼責任,法規依據是什麼

醫療機構應承擔未完全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責任
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一)未如實告知患者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二)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

(三)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四)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五)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

(六)未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的;

(七)未制定有關醫療事故防範和處理預案的;

(八)未在規定時間內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

(九)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的;

(十)未按照規定進行屍檢和保存、處理屍體的。

E. 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除了醫療機構要承擔醫療事故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
2、對發生醫療事故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3、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律師提示】
①在目前社會體制下,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罰往往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正由於醫療事故行政處罰的存在,也往往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手下留情"。患者不妨多加註意!
②並非發生醫療事故就一定構成醫療事故罪。
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醫療事故罪的評價標準是"嚴重不負責任",而非醫療事故本身。也就是說醫療事故罪只處罰"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的醫療事故行為;即使發生醫療事故,沒有達到"嚴重不負責任"的程度,則不構成醫療事故罪。
目前司法解釋沒有對何種行為屬於"嚴重不負責任"作出規定,患者追究醫療事故罪基本不可能。題主還想了解的更多一些的話,可以到專注醫療領域法律服務的好醫代'app里看下。

F. 職業健康體檢應由什麼承當

第五條 職業健康檢查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以下簡稱體檢機構)承擔。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應當客觀、真實,體檢機構對健康檢查結果承擔責任。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
發現職業禁忌或者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
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應當按照體檢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G. 第三方檢測機構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拿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舉例來說,《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專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屬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不實,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不實」是指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認證證明與檢驗、認證對象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不實,極有可能給被檢驗人和消費者造成損失,對此損失,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國家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和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是獨立於生產方和購買方之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企業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素質,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增大產品的銷售量。如果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實,會對企業的產品造成不良影響,乃至會造成損失,也會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對被認證企業和消費者的損失,作為第三方認證機構理所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或者證明不實,造成重大損失的,除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外,相關的行政機關可撤銷其檢驗資格、認證資格。

H. 健康體檢合同糾紛適用《侵權責任法》嗎

您好!
合同糾紛一般是追究違約責任,但若是涉及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也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熱點內容
對合同法49條的理解 發布:2025-05-25 03:45:18 瀏覽:292
見死不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25 03:28:13 瀏覽:369
刑事訴訟法重審程序 發布:2025-05-25 03:12:27 瀏覽:470
法律咨詢步驟 發布:2025-05-25 03:06:15 瀏覽:284
刑事訴訟法3條 發布:2025-05-25 03:03:58 瀏覽:469
哪些療法治療癲癇 發布:2025-05-25 03:02:19 瀏覽:707
美國移民律師 發布:2025-05-25 02:49:12 瀏覽:60
依法治國保證的是什麼 發布:2025-05-25 02:37:13 瀏覽:892
當婚姻遇上婚姻法 發布:2025-05-25 02:20:46 瀏覽:945
司法之都 發布:2025-05-25 02:17:1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