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的罰金
1. [法律]罰金與罰款的定義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行政處罰
一個刑事的附加刑
2. 法律上罰金標準是怎麼樣規定的
罰金的標准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3. 繳付罰金承擔的是民事責任還是刑事責任
簡單地說:
罰款:抄行政處罰的罰種之一,可單獨,也可與其他行政處罰合並使用;
罰金:刑事處罰的罰種之一,屬於附加刑的一種,可單獨或合並使用;
民事責任中沒有罰款,懲戒性質的支付或喪失某些財產權利一般以支付違約金、定金等方式進行。
所以,罰金屬於刑事責任。
4. 罰款和罰金,法律責任償付順序
刑事責任的罰金,是一種刑罰。民事責任是為了賠償損失,行政責任的罰金,是一種行政專處罰。民屬事賠償和刑事責任可能同時出現,但行政處罰一般不會再同時出現,行政處罰只解決觸犯行政管理條例,但不觸犯刑法的問題,觸犯了刑法,就不是行政處罰能替代的了。
5. 罰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罰金的法律規定:《刑法》第五十二條: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刑法》第五十三條: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如果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酌情減少或者免除。刑法對於罰金的規定,是刑法適合於犯罪量刑的,在刑罰修正案九罰金制度出台之後,對於罰金,在遭遇了不可抗力的因素之後,有是在繳納困難,可以延期、或者免除等的規定。罰金分期等制度既保證了罰金的收繳,也避免了被處以罰金的人會因為不能交納罰金的再次犯罪。
6. 法律規定單位犯罪如何判罰金
對於單位犯罪,是否對單位或者直接負責人員處以罰金,由法律明文規定,請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
7. 罰金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判處罰金的標准要依據犯罪情節,並綜合考慮犯罪分子繳納罰金的能力,依法判處罰金。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一千元。對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判處罰金,但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五百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8. 罰金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罰金是一種刑罰,根據犯罪人的犯罪情節來確定罰金數額,罪犯應當在判決生效後及時繳納,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二條 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9. 罰金是法律責任中的什麼處分
罰金是刑罰體系中的附加刑,屬於刑事責任,罰金和罰款是不一樣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