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運輸掛靠法律責任

運輸掛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26 02:08:10

Ⅰ 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分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版的解釋權》第三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以掛靠形式從事運輸經營活動的情形在現實中確實比較普遍。其主要特徵是,掛靠人為了滿足車輛運輸經營管理上的需要,將自己出資購買的機動車掛靠於某個具有運輸經營權的企業,由該企業為掛靠車主代辦各種法律手續,並以該企業的名義對外進行運輸經營。以掛靠形式進行運輸經營,在實踐中產生了較多的弊端,一是違反了《道路運輸條例》等行政法規的規定,使國家通過運輸經營許可證的形式加強安全管理、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的管理目的落空;二是以掛靠形式從事運輸經營的機動車,被掛靠企業有經營之名而無經營之實,疏於對駕駛人員的培訓、疏於對機動車運行安全的管理,極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隱患,對於其他道路交通參與人的人身財產權益造成了較大的風險。三是掛靠經營方式下,掛靠人的資力往往比較薄弱,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後,受害人難以得到及時、充分的賠償,權益難以得到保護,引發諸多社會矛盾。

Ⅱ 掛靠企業與實際營運人如何承擔交通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由個人出資購買車輛,掛靠在具有貨運或客運資質的運輸公司,從事營利性運輸行為的現象。比如長途客運。有的是運輸公司的車輛發包給個人運營,公司按年或按月收取承包費。還有是個人出資購買一輛大客車,掛靠在長途運輸公司名下,並按運輸公司的路線、班次、票價等要求,在給公司交納一定的管理費或掛靠費後,進行旅客運輸。如果是在掛靠的情況下出了交通事故該由誰賠償呢?
我們還是舉例說明:
張三自己出資購買一輛大客車,掛靠在某市長途客運公司名下,每月給公司交納一定數額的掛靠費後進行長途客運。某日張三超車時撞上向行駛的一輛小轎車,致轎車嚴重受損,司機李四8級傷殘,事故認定書認定張三負全部責任。李四該找誰索賠呢?
張三做為車輛的所有人和直接肇事者,應該賠償。一般來說,掛靠公司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都會和掛靠人簽定一份協議,除了約定按期交納掛靠費和要求掛靠人遵守公司各項管理規定以外,還會約定掛靠車輛在出現事故後,所有的賠償責任都由掛靠人承擔而與長途運輸公司無關。這時被掛靠的長途運輸公司該不該賠?
我們建議,做為受害人,在起訴時,為了盡可能的保障自身權益,應將肇事人和運輸公司一並做為被告。依「誰支配受益,誰承擔責任」這一原則,由於運輸公司收受了一定的掛靠費或管理費,那就要擔負起相應的管理責任,出了事故就足以說明未盡到合理的管理義務,理應賠償。當然,運輸公司或車輛所有人可以通過購買保險來轉嫁風險,但這是另外一個法律關系,在這里不做討論。雖然在法庭上運輸公司會拿出他和肇事人簽定的那個免責協議主張應免除自己的責任,但是,這份協議僅是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之間關於權利和義務的約定,此協議是約束不了第三人,也就是受害人的。如果法官判決由運輸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話,那運輸公司在賠償後,可以再依此協議,向掛靠人也就是張三追償。

Ⅲ 運輸公司無償掛靠,在交通事故中,是否還需承擔連帶責任。

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運輸掛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掛靠也要擔責任

韋某是一名貨車司機,其貨車掛靠在一家運輸公司。2014年4月,韋某搭載貨物行駛時,與梁某駕駛的小轎車發生碰撞,造成梁某受傷。事發後,梁某被送往醫院救治。後經交警部門認定,韋某和梁某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

梁某出院後,將韋某、某運輸公司以及保險公司一並告至魚峰區法院,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庭審時,運輸公司辯稱,雙方簽訂了《車輛加盟協議》,約定車輛所有權實際上歸韋某所有,在協議履行期間公司只享有車輛的調度權;

該車的使用人也是韋某,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由韋某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後認為,運輸公司與韋某之間屬於掛靠關系,公司應對韋某應付的賠償款1.6萬余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官說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案中,肇事車輛登記在掛靠公司名下,掛靠公司已收取車輛保管費,從該車輛的運營中取得了利益,應對車輛的安全行駛具有管理義務,在事故發生後應當與車輛所有人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Ⅳ 客車掛靠運輸公司屬於違法么

福州新聞網訊
閩清人林某凱買了輛客車,將車掛靠在福建華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閩清分公司運營。不料客車撞傷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子,那麼醫葯費該誰來「埋單」呢?

2007年12月30日,一輛客車在閩清123縣道撞上一輛摩托車,摩托車主謝某煙受傷,經鑒定為九級傷殘。經閩清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認定,客車駕駛員負全部責任。

華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閩清分公司認為,該客車是專線客運班車,車子是經營者林某凱出資購買的。根據我國目前運輸市場有關法規,登記在公司名下,公司提供營運資質,由林某凱自主經營進行旅客運輸。出了交通事故,應由林某凱賠償,公司負連帶責任。

閩清法院認為,林某凱是客車的實際經營人,且在本次事故中負全部責任,應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運輸公司作為被掛靠單位,負有監督和管理的義務,因此應承擔連帶責任。

法院於是判令林某凱賠償15多萬元,除去已支付的3萬多元,應一次性賠償謝某煙11萬多元。華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閩清分公司負連帶責任。

據了解,之前本報曾報道過類似案例(詳見6月15日A6版)。福建秉峰律師事務所陳建敏律師認為,現在許多運輸車輛都是掛靠運輸公司,運輸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費。

這幾年,法律對於掛靠車出車禍的解釋一直在變化,一般的判決是運輸公司要負連帶責任。但法律界認為要看公司所收管理費的數額,如果這個數額較大,權利和義務要對等,除了連帶責任外,運輸公司也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Ⅳ 貨車掛靠協議有法律效力

所謂車輛掛靠,是指個人出資購買車輛而掛靠在某客貨運輸企業,並以運輸名義進行客貨運輸經營,由掛靠單位提供適於營運的法律條件,並收取相應的管理費或有償服務費的經營方式。車輛掛靠經營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服務合同,即具有合法運輸經營權的經濟實體、企業法人給沒有取得合法經營權的個體運輸戶提供合法經營的身份和一定管理服務,並收取一定費用的合同,最高人民法院規定案由時將該類糾紛定性為「掛靠經營合同糾紛」。
對於此類合同的效力,目前尚沒有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從行政管理規定上看,雖然交通部已經多次下發文件擬本著「先易後難、分步實施」的原則對道路客運掛靠經營進行全面清理,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規、規章也明令禁止機動車輛掛靠經營,但對於貨運機動車輛的掛靠經營,目前尚沒有部門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的限制性規定,同時還有一些省市對機動車輛掛靠經營仍持鼓勵態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第52條規定了在合同領域可以確定合同無效的五種類型。有人認為,掛靠行為系通過違法途徑轉嫁交通運輸安全風險責任,給道路企業經營和社會的穩定產生嚴重影響,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4)(5)項規定,應當認定為無效合同。

Ⅵ 掛靠車輛責任

1.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被掛靠單位應對掛靠個人所造成的侵權事實負全部連帶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它是在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事實的條件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掛靠單位在客觀上沒有完成共同侵害行為,不構成共同侵權事實。因而,不能簡單機械地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
2.責成被掛靠單位負無限連帶賠償責任不符合《民法通則》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被掛靠單位沒有取得車輛經營權和利益分配權,它所享受的權利是收取管理費,所履行的義務是依據掛靠與被掛靠雙方約定的合同款項,例如,代辦養路費、保險費、代辦車輛報停、復駛手續等業務。事實上,二者是一種有償的服務關系。鑒此,被掛靠單位對於掛靠車輛造成的損害賠償,在收取管理費范圍內承擔有限連帶賠償責任,是較為合理的,這樣才不會違背立法精神。
3.從所有權的整體性上看,應區別對待被掛靠單位所負的連帶責任范圍。所謂的被掛靠單位它是建立在掛靠與被掛靠這層關繫上,它對掛靠車輛僅有形式上的所有權,而車輛控制和支配權仍掌握在掛靠個人手裡,掛靠個人享有車輛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二者相比較,被掛靠單位這種名義上的所有權是具有不完整性。因而,比照車輛發包人對承包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責成被掛靠單位承擔有限連帶賠償責任,是較為科學、合理的。
4.確定連帶責任范圍,應遵循相應過錯原則。掛靠個人是由於違反交通規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而被掛靠單位它沒有違反交通規則,但其對掛靠車輛未盡到管理、監督義務,對發生了交通事故,應依據相應過錯范圍責成被掛靠單位承擔有限連帶責任。在審判實踐中,如果不注意雙方過錯責任大小,必然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5.審判中,還應考慮到被掛靠的事實形成帶有很大行政命令性。近年來,由於個體運輸市場長期混亂,各級部門為了加強交通安全管理,督促有關規費的及時交納,採用行政干預手段,將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的個體車輛組織起來,走聯營聯運集約化經營道路。比如,汽車聯運公司,就是這個時期典型的被掛靠單位。因而,我們在追加被掛靠單位為共同訴訟主體同時,還必須考慮到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最終目的和企業生存與企業發展相對穩定性的因素,對聯運公司這樣新生單位從法律上加以保障,否則就會給企業增加經營風險系數,破壞企業經營機制。
在車輛掛靠中,還存在著掛靠個人私自將車輛轉賣他人,甚至幾經轉讓現象。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中,應追加轉賣中各個環節的當事人為共同訴訟主體,由最後環節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並責成前一環節當事人對後一環節當事人層層負連帶責任,被掛靠單位在收取管理費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以示車輛轉讓人對自己轉讓行為負責。這樣,可以充分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一定程度上也會遏制車輛非法轉讓行為的發生。
車主與雇員訴訟主體確定及其責任承擔問題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賠償案件時,常遇到機動車所有人僱傭的駕駛員在執行駕駛職務過程中造成他人財產和人身損害,公安部門認定駕駛員對交通事故負有責任的情況,人民法院在審理中,對車主和雇員訴訟主體確定及其賠償責任。

Ⅶ 運輸合同中造成貨物損失掛靠公司要承擔責任嗎

法律分析:不承擔。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條 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Ⅷ 拖欠運輸款項。掛靠公司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拖欠運輸款項,掛靠公司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生育假期 發布:2025-05-23 02:24:42 瀏覽:102
法與社會不再是寶貝 發布:2025-05-23 02:20:26 瀏覽:428
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的院校 發布:2025-05-23 02:00:57 瀏覽:774
新婚姻法認可度 發布:2025-05-23 01:40:33 瀏覽:322
合同的掃描件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01:40:26 瀏覽:437
法院法醫培養 發布:2025-05-23 01:38:04 瀏覽:290
刑事訴訟法練習題集百度雲 發布:2025-05-23 01:34:19 瀏覽:768
法院宣判後多久執行 發布:2025-05-23 01:34:11 瀏覽:397
蕪湖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5-23 01:19:02 瀏覽:380
勞動法有沒有企業必須同工同酬 發布:2025-05-23 01:18:24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