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毀約的法律責任
㈠ 開發商逾期交房要承擔哪些法律違約責任
開發商與購房人在進行商品房預售買賣之前應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商品房開發商版應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將權預售商品房交付購房人,開發商逾期交房,應付違約責任。
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九條的規定,是對開發商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的規定。
開發商逾期交房,應當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約定了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即:按日承擔房款的萬分之一的責任承擔方式。根據合同法關於意思自治原則,既然明確約定了違約的責任承擔方式,那麼任何一方違約,直接按照合同的約定執行即可。如果雙方對違約責任承擔的方式沒有進行約定,那麼我們來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可以參照以下標准確定。
㈡ 開發商違約責任追究標准
開發商以下違約責任可以被追究:逾期交房超過一定期限的;房屋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標准、不能修復或經修復仍不能達到約定質量標準的;由於開發商的過錯不能依約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的;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設計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㈢ 買房是民生大事,遭遇開發商毀約時該怎樣維權
買房是民生大事,遭遇開發商毀約的時候,應該積極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維權,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房地產行業是非常的興盛的,有非常多的人奮斗,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個樓房,因此很多人買樓也是小心翼翼。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那些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的時間,一定要及時的告訴警察叔叔,讓警察叔叔來進行幫忙,另外一點我們必須要依法追究其違約或者侵權的責任,如果房子沒有蓋好的話,盡量的不要把錢交給他,可以等房子蓋完有房產證之後再購買,我們都知道房子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在買樓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也可以找一些專業的人士幫自己買,這樣也可以讓自己更加放心一些,我們也希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奮斗,能夠買得起一套樓房,也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幸福。
㈣ 開發商合同違約怎麼辦
開發商違約後,購房者要及時向當地的工商局反映情況,審查開發商是否在建樓初期辦理了房屋驗收備案證明及竣工驗收備案表等材料。因為某些開發商為了避免提交手續及承擔違約責任,會在工程竣工賺錢後,不管購房者的合法權益。購房者要先收集好開發商的違約證據,再去工商局反映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㈤ 哪些開發商違約責任可以被追究
開發商以下違約責任可以被追究: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設計的;開發商逾期交房超過一定期限的;開發商不能依約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開發商交付的房屋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的;開發商交付的房屋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標準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㈥ 簽了合同想毀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支付違約金,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6)開發商毀約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法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
㈦ 開發商違約怎麼處理
開發商違約時購房者可以選擇解除合同,由開發商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支付違約賠償金;購房者拒絕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可以根據房屋買賣合同內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該合同;開發商仍拒不履行的,購房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仲裁法》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