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還會不會有法律責任
1. 貸款逾期未還,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貸款逾期產生的後果:
1、產生罰息
雖然每家銀行機構的政策相同,只要逾期,就會產生罰息,也就是在原先利息的基礎上加收一定比例的利息。
2、被列入失信,影響今後的貸款和購買不動產
逾期後,信用報告不可避免的會留下不良記錄。如果情節嚴重,不僅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還會影響到以後的不動產貸款。
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後,就會面臨一系列的「限制高消費」行為。除了大家經常聽說的不能乘坐飛機火車、不能住星際酒店,更會面臨購買不動產上的限制。
3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限制不動產交易懲戒措施的通知。根據通知,上述三部委共同對失信被執行人及失信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採取限制不動產交易的懲戒措施。
3、面臨訴訟問題
一般來說,逾期一定時間後,銀行會發出催收公告,若催收無效,銀行會對借款人起訴,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1)借款不還會不會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貸款逾期要承擔罰息的後果,目前,貸款罰息按銀行同期貸款的基準利率雙倍計算。
所以,逾期貸款利息計算規則如下:貸款利息*利率 *利率 罰息。其次,貸款逾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銀行會先進行催收,如果催收無果,會發律師函到法院起訴,如果一旦起訴法院會判決拍賣抵押物歸還銀行欠款。
違約人將承擔貸款本息、違約利息、訴訟法費及律師費等費用。最後,還會產生違約人在銀行的不良信用記錄,對以後的貸款、信用卡辦理等產生影響。
2. 借款人不還款應得有什麼法律後果
借貸人逾期不還款,銀行享有的權利是請求借貸人支付逾期還款的利息,並且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維權。如果銀行獲得勝訴判決,借貸人不履行生效判決書規定的義務的,銀行還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六百七十八條
借款人可以在還款期限屆滿前向貸款人申請展期;貸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3. 借錢不還犯法嗎
您好,良好的信用是您的寶貴財富,不管是銀行貸款還是信貸平台貸款,都盡可能不要逾期,否則會影響您的個人徵信,甚至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您急需資金周轉,推薦使用有錢花APP。有錢花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可提前還款,還款後恢復額度可循環借款。具有申請簡便、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靠譜利率低,大品牌值得信賴,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4. 如果借錢不還,法律會怎樣處理
如果借錢不還的話,那麼可以到法院起訴他的,到時候法院就會判他按時還款,如果還不還的話,就會凍結他的個人財產的。
5. 借款人不還款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借款人不還款要承擔違約責任。借款人不還款要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或者支付罰息。支付違約金,是當事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借款合同約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規定的義務時,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量的貨幣。這是對違約人的違約行為的經濟制裁,帶有懲罰性。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6. 借錢不還法律上會怎麼判
借錢不還法律的判決:人民法院需要依法判決,欠款被起訴敗訴的,是需要履行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內容的,如果不履行的,可能會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執行開始方式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